梦远书城 > 庾信 > 庾子山集 | 上页 下页 |
卷十四 碑 |
|
▼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弘神道碑 公讳弘,字广略,原州长城县人也,本姓田氏。虞宾在位,基于揖让之风;凤皇于飞,绍于亲贤之国。论其继世之功,则狄城有庙;序其移家之治,则长陵有碑。况复高庙上书,小车而对汉王;聊城祭乌,长岳而驱燕将。 公以胎教之月,岁德在寅;载诞之辰,星精出昴。是以月中生树,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戏。而受书黄石,意在王者之图;挥剑白猿,心存霸国之用。魏永安中,任子都督,翻原州城,受陇西王节度。于时洛邑乱离,当途危逼。礼乐征伐,不出于天子;举贤诛暴,实在于强臣。太祖文皇帝始创霸功,初勤王室,秣马搜乘,誓众太原。公伏剑辕门,麄谋当世。随何远至,实释汉帝之忧;许攸夜来,即定曹王之业。永熙中,初迎魏武帝入关,封鹑阴县开国子,邑五百户。太祖以自着铁甲赐公,云:“天下若定,还将此甲示寡人。”白水良剑,罢朝而赠陈宠;青骊善马,军回而赐李忠。并经舆服,足为连类。 大统三年,转帅都督,进爵为公。十四年,授使持节、都督原州诸军事、原州刺史。仙人重返,更入桂阳之城;龙种复归,还寻白沙之路。公此衣锦,乡里荣之。侍从太祖,战河桥,复弘农,解华山围,平沙苑阵,必有元勋,常蒙别赏。太祖在同州,文武并集,号令云:“人人如纥,于弘尽心,天下岂不早定。”即授阵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前魏元年,转骠骑大将军、开府。祈连犹远,即受冠军之沙;幕未开,元置长平之府。梁信州刺史萧韶、宁州刺史谯淹等,犹处永安,称兵渔阳。公受命中,军流下瀬,遂得朝发白帝,暮宿江陵。猿啸不惊,鸡鸣即西平反羌,本有渔阳之勇;凤州叛氐,又习仇池之气。公推锋直上,白刃交前,万死一决,凶徒多溃。身被一百余箭,伤肉破骨者九,疮焉被十槊。露布里上,朝廷壮焉。 葛屦纠纠,魏有去旧之歌;零露瀼瀼,周受维新之命。乃进爵封雁门郡公,食邑通前二千七百户。保定元年,授使持节、都督岷州诸军事、岷州刺史。陇头流水,延望秦关;川上峨眉,犹通蜀道。公不发私书,不燃官烛,兽则相负渡江,虫则相衔出境。四年,拜大将军,余官如故。卫青受诏,未入玉门之关;窦宪当官,犹在燕山之下。公之此授,差无惭德。浑王叛换,梗我西疆,岩羌首窜,藩篱携贰。公受服于社,偏师远袭,扬旍龙涸,系马甘松。二十五王靡旗乱辙,七十六栅鹑奔雉窜。既蒙用命之赏,乃奉旋师之乐。 天和二年,被使南征。带甲百万,轴轳千里。江源水起,海若乘流。船官之城,登巢悬爨。吴兵习流,长驱战舰。风灰箭火,倏忽凌城。公以白羽麾军,朱丝度水,七十余日,始得解衣。朝廷以晋克夏阳,先通灭虢之政;秦开武遂,始问吞韩之谋。是以驰传追公,以为仁寿城主。齐将段孝先、斛律明月出军定陇,以为宜阳之援。公背洛水而面熊山,阵中军而疏行首。乘机一战,宜阳衔璧。增封五百户,进柱国大将军,司勋之册也。建德元年拜大司空,二年迁少保。姬朝三列,少保为前;炎正五官,冬官为北。频烦宠命,是谓贤能。 三年,授使持节、都督襄、郢、昌、丰、唐、蔡六州诸军事、襄州刺史。江汉之间,不惊鸡犬;樊襄之下,更多冠盖。既而三湘辽远,时遭鵩入;五溪卑湿,或见鸢飞。旧疾增加,薨于州镇。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旧臣;出平乐之官,实思贤傅。有诏赠某官,礼也。即以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归葬于原州高平之镇山。属国玄甲,轻车介士,一依霍骠骑之礼,卫将军之葬。呜呼盛哉! 公入仕四十五年,身经一百六战。通中陷刃,疾甚曹参;刮骨傅药,事多关羽。而风神果勇,仪表沉雄。事亲无隐无犯,学不专经,略观书籍;兵无师古,自得纵横。青乌甲乙之占,白马星辰之变,九宫推步,三门伏起,天弧射法,太乙营图,并皆成诵在心,若指诸掌。虏青犊之兵,甚有秘计;烧乌巢之米,本无遗策。西零贼退,屈指可知;南郡兵回,挿标而待。常愿执金鼓而问吴王,横琱戈而返齐地,有志不就,忠贞死焉。世子恭等,孝惟纯深,居丧过礼。对其苫寝,则梓树寒生;闻其悲泣,则巢禽夜下。呜呼哀哉!乃为铭曰: 天齐水合,日观山连。兵强东楚,地远开燕。 五卿咸正,三王并贤。灵龙更起,燧象还燃。 自天之德,乃祖乃父。维岳降神,生申及甫。 北门梁栋,西州云雨。勇詟燕城,名题汉柱。 公始青衿,风神世载。猛兽不惊,家禽能对。 剑学千门,书观六代。有竭忠贞,无违敬爱。 乃数军实,乃握兵谋。浇沙成疉,聚石成图。 风云顺逆,营阵孤虚。灵雨钲鸣,爟火飞狐。 淮阴受册,车骑登坛。公为上将,有此同官。 下江烧楚,上地吞韩。推功玉案,定策珠盘。 天有三阶,公承其命。国有六卿,公从其政。 台曜偕辉,槐庭重暎。匡赞七德,谟猷八柄。 腹满精神,心开明镜。伏波受脤,楼船推毂。 东道未从,南征不复。饮丹有井,浇泉无菊。 功存柳林,身在樠木。移苪及葬,提柩山行。 刍灵陇水,哀挽长城。山如北邙,树以东平。 松门石起,碑字金生。渺渺山河,茕茕胤子。 泣血徒步,奔波千里。孝水先枯,悲云即起。 世数存殁,哀荣终始。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 公讳永,字永宾,东燕辽东郡石城县零泉里人也。本姓段。昔者昌意陵居,初分若水之姓;其叔出奔,始有京城之族。西河居士,蕃魏而却秦;北岳将军,威胡而奉晋。其后居于北代,则先封辽水,备乎史籍,可略而言。祖援,镇西将军冯翊太守。父儒,平东将军持节恒燕朔三州诸军事恒州刺史。 公年裁弱冠,即值乱离,驱驰关塞之间,早有纵横之志。军阵方圆,无劳聚米;山川形势,不待披图。魏正光五年入仕,解褐殿中将军。孝昌三年,加龙骧将军。永平二年,授平东将军都督。中埏建义,勋谋是先,蒙赏仓泉县开国男,食邑一百户。其年淮淝侵轶,南鄙征公,兵受脤偏师,一月三捷。昔张辽奄至,〔有阙文〕。沃阳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进爵为候。 永熙元年,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左光禄。魏武帝特诏入仕阁内大都督。马武小心,侍萧王于卧内;典韦忠壮,陪魏后于宫中。于时贼帅元伯,破掠城市,西自潼、函,东绵巩、洛,京畿大都督请马七千。公曰:此贼无他策,寻为鸟散。止请五百骑,应手生擒。朝廷赏其谋策,百姓喜其除害。既而丧乱弘多,生民版荡,乘舆西幸,宗社北迁。公妙识玄象,深知历数,乃与昆弟谋为自全,斩西中城主,送首关内,蒙赏平昌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 大统元年,授使持节、都督、北徐州刺史。平窦军,复弘农,战沙苑、河桥,公并预元城,身当锋首,谟猷应变,备在司勋。增邑八百户,通前合二千户。进爵为沃阳县开国公,授南汾州诸军事、南汾州刺史。十四年,增邑三百户,转大都督。其年,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十六年,授骠骑大将军、开府,加侍中。寻授恒州诸军事、恒州刺史,又迁云州刺史。 昔轩丘分族,异姓者十四人;酆邑建候,宗盟者四十国。太祖文帝席卷关河,三分天下。颍川从我,并有乡里之亲;新丰故人,非无布衣之旧。更立九十九姓,还存三十六国,旧胄还姓尔绵。增邑一千,进爵为广州城郡开国公。寻授文州诸军事、文州刺史。国家以玉门西拒,久劳亭鄣;阳关北牧,多事风尘。武成二年,有诏进公都督瓜州诸军事、瓜州刺史。是以名驰梓岭,声振榆关,无雷畏威,负霜怀惠。 保定三年,还朝,授工部大夫,寻迁车司马。夏官司武,待白露而治兵;冬官考工,纪玄云而授职。四年,增邑三百户,通前合三千九百户。其年,授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治左八军总管军事。落食,朝登上将,暮会小卒,事涉交接,观舋而返。天和二年,以本官领小司寇。三度有星名天岳,八卦有坎,象刑书。公繁不秋茶,严无夏日。民知约法,未肯以狱吏为尊;吏识刑名,无敢以死灰相惧。又任左厢第三军总管,仍被敕将兵马北道教习。韩信入关,即申军令;陈农受诏,仍校兵书。岂若六郡良家,五营骑士,悬知正正之旗,遥识亭亭之气,蒙犯霜霭,旗鼓驱驰。俄而遘疾疹至大渐。五年六月十六日,薨于贺葛城,春秋六十有八。 将军死绥,三军行哭。都护丧还,缘边追祭。九月二十三日,灵柩至于京师。皇帝临丧,百寮赴吊。诏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贺拔轨监护丧事,又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纥豆陵亮册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同华宜敷册五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恭公。其年十一月五日,葬于京城南高阳原高司里。夫人赫连氏,兖州刺史悦之女,年十四,适尔绵氏。册拜鲁城县君,迁清阴郡君,又迁广城国夫人。肃恭令淑,仪范贤才,四德有耀,三星增辉,三公夫人,见于斯矣。建德元年十二月亡,春秋五十有八。二年正月,归于高司之茔,刘荆州之墓,合葬于襄水之阳,卫将军之陵,同穴于庐山之下。呜呼哀哉!世子岌,使持节仪同大将军、领兵部大夫。纯孝事亲,忠贞事国,礼义自立,声名有焉。铭曰: 轩台受氏,若水降居,西城仲胤,北陆寘余。 山川雄烈,风俗扶疏。昔我关塞,沿袭干戈。 时遭拔本,世值横波。北封代郡,东据辽河。 地未平一,天犹荐瘥。我公重光,继文踵武。 总牧三蕃,兼治六辅。雅俗观风,都亭待雨。 不逢问吏,无闇桴鼓。公以载世,挺此令闻。 孝有三德,忠惟一君。马陵释患,聊城解纷。 兵防满月,战避迎云。长松都尉,细柳将军。 既牧淮海,且蕃恒代,高壁负关,长亭穿塞。 舋鼓司盟,□□□□。吏不能欺,兵无敢背。 玉关遗矩,汾海留爱。 大将受册,公升其坛,六卿咸事,公贰其官。 夷陵烧楚,上党分韩,营军参合,校战皋兰。 年深厉起,福祸灾生,上台裂岳,次将星倾。 赤地悲泪,白虎哀鸣。悬弓灵幕,系马塞垧。 烟凝不动,泉冻无声。天子怆然,追于赠谥。 礼官赐册,陪陵受地。印绶日策,衣衾日襚。 玄窆就列,黄肠在位。自此何世,从斯几春。 树为枥社,陵成谷神。讵知云阁,名在功臣。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 昔者轩丘命氏,初分兄弟之姓;若木降居,始建诸候之国。自是以官为族,因地为宗,水派枝分,其可知矣。 公讳慈,字元达,本姓张,清河东武城人也。仕于周,张仲为孝友;谋于晋,张彦为贤臣。韩有开地,则五世强国;赵有孟谈,则三卿不战。祖庆,少习边将,凭伏智勇。虽复五车行简,不取博士之名;一卷兵书,即以将军自许。角端在手,必无齐鲁之侵;莲花挿腰,甚得蛟龙之气。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霸城开国伯,赠河州刺史。父璨,公子公孙,有镃基于天下;良弓良冶,有世业于家风。书则百家可知,剑则千人可敌。三槐以鼐鼎象物,知其神奸;五等以桓珪斾瑞,守其宫室。君以才望,兼而有之。终于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武定县开国公,赠河州刺史。 惟公秉山岳之灵,受星辰之气。年在髫发,甫就胜衣。竹马来迎,已知名于郭伋;羊车在道,即见赏于王澄。岂直童子明经,书生说卦而已。至如禅河清论,秋水高谈,故以辨折龟林,声驰鹿野。 国家官族,君为首姓。起家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袭封为公,邑合一千六百户。弱冠登朝,传呼甚宠。汉魏台鼎,故无此比;中朝方伯,罕有其年。大冢宰任总机衡,是勤王略,惜君忠壮,委以瓜牙镇左厢,亲信出梁州防主。华阳西极,汉水东流,巴濮既宁,沉黎即静。保定四年,王师北伐,以君骁勇,被召将兵。师下宜阳,身登函谷,将烧白马之城,以覆乌巢之垒。既而中途甚雨,未获围原,军师闻丧,不成侵宋。 柱国赵王,今上之第九弟也。文则河间上书,武则任城置阵。作镇岷丘,扬旍锦水,白虎之俗难安,黄龙之盟不定。以君智略,入佐中权。 天和元年,授使持节、大都督、治柱国、总府司录,仍转司马,余官封如故。相如西喻,镂石于灵山;武候南征,浮船于泸水。方之今日,彼独何人?九品课工,为上之下。四年入朝,归事宰旅,即受载师大夫,将命齐国。寻盟出境,即用和邻之仪;入国闻丧,仍从会葬之礼。“可使南面”,此之谓乎!寻以本官入治军正。至如渭水兵书,存心为志;轩丘阵法,聚石成围。既得师不疲劳,兵无怨讟,入陪中禁,更领仪同。邸客城池,门阑户籍,咸资巡警,并用司存。帝城近臣,宫室密戚,如逢司隶,似畏都官。既而孤城郑妪,不相其年;巴水深翁,不医其疾。春秋三十有三,奄捐官舍。 吕子明之疾甚,叹轸吴王;阮文瑜之长逝,悲深魏主。有诏赠某官,礼也。以建德四年三月日归葬于河州苑川郡之禁山。 公六郡良家,西河鼎族,地壮金行,人雄塞气。兵书七卷,河水浮来;射法三篇,天弧夜下。锋旗不息,刁斗恒惊,犹得马上读书,军中习礼。太史子仪善于谋策,诸葛公休长于抚驭。四代仪同三司,七世河州刺史,钟鼎成烈,冠盖连阴,谓生为贵臣,死为贵神者也。但以游魂久客,反葬途远,道阻山长,妻孤子幼,哀声满野,愁气连云。况复松槚飘飖,方临武威之戍;丘陵回远,直对临洮之城。马援亡于武溪,尸柩返于魏里;梁鸿死于会计,妻子归于平陵。呜呼哀哉!岖崎远矣!昔者繁昌祠前,即有黄金之碣;德阳墓下,犹传青石之碑。是谓勒功,乃为铭曰: 七叶佐汉,五世相韩,忠臣入仕,孝友当官。 青城仙洞,黄石祠坛,台堪走马,书足回鸾。 武定风飙,霜城严肃,并驰双传,俱分两竹。 重世刺举,连镳衮服。草靡青丘,风驰赤谷。 世不乏贤,挺兹上嗣。孝有三德,忠无二志。 剑足身挺,书堪面试。旍节既秉,高蝉且珥。 龟转印函,蛇盘绶笥。左右将军,前后常侍。 继踵五候,因循三事。旍旃九坂,舻舳双流。 还驱木马,更引金牛。江波锦落,火井星浮。 蹲酒望帝,安歌蜀候。受脤河阳,偏师洛浦。 置阵成皋,连旗广武。朝兵减灶,夜营多鼓。 箭起六麋,锋摧九虎。倏忽人世,俄然今古。 祟发两星,医惊二竖。游魂通梦,言返旧茔。 紫泥赐丹,黄肠赠行。途登石纽,路入金城。 寒关树直,秋塞云平。剑埋合柱,书藏凿楹。 武候为庙,栾公为社。云盖低临,电裳纷下。 碑枕金龟,松横石马。永矣身世,留名华夏。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铭 ﹛胡案:一作辛威。普屯为赐姓。﹜ 公讳威,字某,河南洛阳人也。旧姓辛,陇西人。基若水之源,纂商丘之胄。邑于大亳,实定其居;封于小辛,乃成其姓。是以三川被发,辛有得见事之机;八卦占爻,辛廖有知人之鍳。佐治以东都上将,魏帝解衣;武贤以西国功臣,汉王推毂。 祖大汗,武川太守;考生,河州四面总管、大都督。陇右贵臣,河西鼎族,公候踵武,岳牧连镳,并得声振长榆,名雄高柳。 公秉灵山岳,诞载星辰,结发嶷然,龆年成德。澄波万顷,建标千仞。锋颖既高,光芒已远。青衿学剑,既为人主所称;童子论兵,即佐中军之策。永熙元年入仕,蒙授直荡都督。 大祖文皇帝雪旧君之耻,连西伯之功,始裂鸿沟,初登函谷。公擢衣沐发,杖剑辕门,撤洗足而相迎,下宾阶而顾问。自此即居帐内,仍为直寝,授宁远将军、羽林监、白土县开国伯,邑五百户。大统元年,从迎大驾,进爵为候,增邑三百户,加冠军将军、散骑常侍,转大都督。公善于用兵,长于抚御。自攻洛阳,定弘农,战河桥,平沙苑,冒刃冲锋,前无横阵。况以弦木六钧,函犀七属,门多悬胄,箭必中鞍,山积器械,谷量牛马,军吏计功,司勋赏策,授使持节、银青光禄大夫,进爵为公,增邑八百户。昔者受律赤符,韩信当千里;治兵白帝,张飞拟万人。皆此于今日,公之谓也。 五年,授使持节、都督杨州诸军事、杨州刺史。浮于江海,达于淮泗,筱荡既敷,瑶琨即序。十三年,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仍赐姓普屯,即为官族。入陪武帐,出总戎韬,置府于阳关,张旃于瀚海。故得上书于汉,即用同宗;争长于周,还无异姓。十六年,授鄜州诸军事、鄜州刺史。公颖烦两牧,风政神明,虎去西河,枭移东郡。河湄瑞气,特表廉平;鄜祀神光,遍明正直。 及乎魏终天禄,周受惟新,明命已迁,彝伦或革。周元年,改授大将军、抱罕郡开国公,增邑一千户。军中受诏,非论北伐之功;大将登坛,无待东归之策。置阵太平,开阴晋之道;连兵广武,纳荣阳之城。校战丹山,移营白壁,莫不勇冠三军,名凌五将。保定四年,授宁州总管。掌其北门,既为郑国所委;捍其西鄙,无惧秦亭之逼。是以筑平纲之城,卫人拱手;戍荥波之泽,梁氏寒心。朝廷与公有内外之亲,令公从戚里之贵,乃以魏文帝女为公夫人。遂得长门之左,别开公主之园;濯龙之傍,便有王姬之馆。五年,被征入京,拜少司马。期于司武,以公为魏綘;佐于中军,以公为荀首。岂直谓之鹑火,称之缙云而已哉!其年,被使领兵出西凉州,奉迎突厥皇后。纪志繻求卿为君,逆,称族而行,尊君命也。 天和元年,授柱国,拜大司寇。楚之柱国,方之南火;轩之司寇,譬以西云。总授于公,能官人也。建德二年,授少傅。四年,授河州总管、都督七州诸军事,即为河州大中正。公之桑梓,本于此地,再为连率,频仍衣锦。襄城龙种,更反池台;桂阳仙人,还归乡里。故老亲宾,酣歌相庆,安车驷马,天下荣之。 宣政元年,授上柱国,更加少傅。配于上相,即陪玄扈之图;居于京师,实有圯桥之策。改封宿国公,食邑并前五千五百户。射鸿旧圃,舞鹤余城,既浮酸枣之河,聊对淇园之竹。来朝建章,则天子降席;出游戚里,则郡公下阶。是以行满天地,名闻四海。方当光辅五军,参谋七政,天厉弗戒,薨于所居,春秋六十有九。 柳庄告殡,倾社稷之臣;郑侨云亡,得诸候之礼。诏赠某官,谥某公,礼也。以今开皇元年七月某日,反葬于河州金城郡之苑川乡。山行陇底,地入塞原,望积石以缘河,临崆峒而下坂。玄甲黄肠,崎岖亭鄣,及云奠彻,方劳榆沈。若夫树反壤也,封夏屋焉,终须颍川之碑,乃见华阴之碣。世子仪同永达,孝性有闻,居丧得礼,嗟海变而田成,惧山飞而地绝,勒石墓田,仍铭云尔。 少典之孙,玄王之子。虹贯于月,金承于水。 降及于周,公侯复始。风俗气候,山川表里。 河连积石,山带崆峒。秦亭北上,汉使西通。 金行气壮,地势人雄。棱棱高节,凛凛疏风。 祖考藩屏,浊河清渭。两地谟明,双流光贲。 水无别色,云无异气。为吏为民,惟怀惟畏。 公之嗣世,实秉英灵。降神中岳,回文列星。 鸾翔凤顾,珠角山庭。臣深义本,子极天经。 洛城战阵,河桥旗鼓。箭饮石梁,剑燃铜树。 并丽六麋,俱抽双虎。玉门开郡,阳关置府。 再为上台,两为少傅。模范帝师,经纶国步。 允袭峻德,钦明审谕。不吝车茵,谁言温树。 天道茫昧,年龄倏忽。上将星开,功臣鼎没。 九原陵阜,山河甲卒。地险龟林,营危马窟。 西州永别,北阙长辞。山张虚盖,野祭空帷。 陵原地迥,松路风悲。铭于碣石,勒以贞龟。 ▼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 昔在殷书懋赏,周礼议勋,诸候计功,大夫称伐。惟师尙父,昆吾载宝鼎之铭;王命尸臣,栒邑传琱戈之赐。故知太上立德,明试以功,存有显爵之荣,殁有大名之贵。昊天不吊,其惟楚国公乎!可以旌德景钟,勒勋彝器,式昭盛美,载扬洪烈者焉。 公讳宁,字永安,昌黎徒河人也。都尉总六县之卿,名山称五岳之佐。燕太祖文皇帝慕容皝,以当世英雄,奄有河朔,赵之南境,且建王城;冀之北土,仍为兴国。公既皝之苗裔,家世燕陲。 高祖侍中、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太保、录尚书、北地王。慕容超之世,蕃屏王室,详之燕录,可得称焉。曾祖尚书府君,因魏室之难,改姓豆卢,仍为官族。祖仕魏文成皇帝。考早亡。朝廷以庸勋攸属,恩深追远,保定三年,有诏赠柱国将军、少师、涪陵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 公禀气中和,降祥川岳。岐嶷表羁贯之年,通礼称绮纨之岁。夙著奇节,幼表大成。兄弟分果,备知推让;宾客解铃,曾无吝色。永安元年,太宰元天无穆,魏室满辅,握兵淮右,抗权江南。公时任别将,便从征伐。自是长城峡石,必先行阵;秦南陇西,毎当矢石。权降乘胜,莫不前驱。策勋行赏,常居第一。 永熙元年,补子都督,并加鼓节军仪,除桑乾太守,转补都督。其年,以魏王西幸,奉迎大驾,赐封河阳县开国伯,增邑三百户。俄迁大中大夫,改伯为候,增邑合九百户,仍授使持节、都督显州诸军事、显州刺史。四年,迁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其年秋,河桥之役,先登破阵,迁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五年,沙苑之功,加封,合前二千户。俄授敷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外深推毂,内侍集书。十五年,授右卫将军。十六年,授大将军。后魏元年,重授敷州刺史,公以先经刺举,固辞不就。三年,改封武阳郡开国公,除尚书仆射。职惟赞奏,任居封掌,分左右之俦,兼典举之选。属以江南阻兵,渚官边敌,军机警急,锋镝纵横。公奉命星言,元戎启路,总秦人之鋭士,兼荆户之广卒,水龙竞双刀之势,步奇陈四分之威。夷陵既烧,黔中方定,旋军反斾,解甲休兵。其后凤州内叛,成都外绝,公又总督众军,搜乘即盗,兵不血刃,并皆擒获,迁其酋豪,纳其降附。 皇朝受终,文祖革命,神宗选贤与能,改弦创制,爰降册书,授公柱国,增邑四千户。二年,授同州刺吏。衿带关辅,唇齿秦、晋,编户殷积,邸閤储峙,藩篱是任,亲贤勿居。公建旟作牧,褰帷行部,六条斯举,百城咸劝。三年,授公大司寇,又以功勋庸特著,册封楚国公,食邑一万户。盖因破候方仁等于荆陕,即其地而封焉。逖纠王慝,弛张刑政,式遏寇虐,于是御之以宽猛;柔远能迩,然后平之以冲和。舜任咎陶,不仁者远;晋举随会,群盗皆奔。 保定四年,授岐州诸军事、岐州刺史。沉痼弥留,保定五年三月四日,薨于私第,春秋六十有二。诏赠某官,谥某公,礼也。十月庚申,葬于洪渎之川。驰綍毁宗,客车专道,玄甲被属国之兵,介士陈轻车之骑。克善令终,生荣死感。呜呼哀哉! 经德秉哲,体道居贞,履贵思冲,居盈念损。澄波千顷,不能变其清浊;高墙百仞,无以测其污隆。立身行己,居安如坠,亡躬殉义,视崄若夷。至于将略应变,出奇设伏,太一风角之占,常从星辰之候,艛船战阵之录,强弩驰射之书,莫不动会机神,发符雷电。梯冲所向,地靡百楼之城;长戟所临,野关三门之阵。是以斩将搴旗,四十三战;尊官厚禄,三十七年。武彰“七德”之义,謌诵九功之业,迹纪庸器之文,行昭易名之典。昔臧文既殁,穆叔称其立言;郑侨云亡,宣尼泣其遗爱。德阳青石之墓,千年未平;板板江白虎之碑,百代无毁。敢因斯义,乃作铭曰: 辽水之东,冀州之北,既日都尉,兼称属国。 敛气余勇,雄边遗则。孝实天经,忠为令德。 冠冕世禄,羽仪祚胤。俗被燕丹,风惭英蔺。 劬劳役行,辛苦行阵,勇过溺骏,气踰瓦震。 王国克生,思皇多士,温温恭人,谦谦君子。 拥旄仗节,出蕃入仕,□□五朝,建旟千里。 时逢改特,名载策勋。淮阴召拜,昭阳破军。 职司刑政,狱愼深文。沈羊不饮,萑盗无闻。 巴庸薄伐,江汉专征。军总六校,兵兼七营。 运长击短,后实先声。增垒威敌,减灶潜兵。 钟鸣夜漏,晞露朝阳。邑里萧索,宅帷荒凉。 丰碑下柩,题凑迁丧,宫临樗里,台倾孟尝。 卜兆戒期,远辰告筮,德遗身后,名昭殁世。 馆舍长捐,泉扃永闭。晏婴悼齐,柳庄悲卫。 风秋北原,日没川逝。葬田旧顷,客土新封。 泪堕片石,剑挂孤松。清徽令范,千载余踪。 ▼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 ﹛胡案:又作郑常。宇文为赐姓。﹜ 唐朝以元凯并进,十有六人;周室以昭穆先封,十有五国。发源纂胃,叶派枝分,开国承家,珠联璧合。是用克明峻德,思皇多士,盛德有后,公其裕哉! 公讳常,字子元,豫州荥阳人也。周宣中兴,然后树贤建戚;郑武有国,然后保姓受氏。荆、衡之赋千乘,莫敢加兵;虢会之封十城,翻为献邑。况复郊门致骑,先迎内史之宾;南官旦朝,独识尚书之履。 祖思庆,建威将军、山阳太守。建威取曹仁之号,可以定名;山阳有王畅之贤,足观风俗。考顼。银青、金紫,方于温羡、傅祗;镇南、征东,比于刘弘、荀顗。报功之册,则槐路是仪;赠行之典,则荆河惟牧。 公弱龄早慧,幼志夙成,立必正方,言无剿说。青衿智勇,即埋云梦之蛇;童子仁心,已爱中牟之雉。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荥;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出忠入孝,事尽于心;修身立名,理穷于性。 大统三年,起义华阳,先登广武,浮潜逾沔,入渭乱河,蒙授永安县开国男、辅国将军。自尔长从太祖,入为帐内都督。河桥接战,秋水则三月不流;洛城挥锋,金墉则一月路断。西京不宾,羌戎侵轶,城如飞鸟,地有伏龙。公以金仆裁抽,灵鉟暂举,蜂目已奔,狼心遂革。迁平东将军、帅都督。十五年,袭父封魏昌县开国伯,傅大都督。魏后二年,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黄权受诏,嘉其入魏之功;窦宪当官,赏其平戎之策。公之此授,勋庸著矣。进爵广饶县开国公,邑五百户。 保定三年,授都罗州诸军事、罗州刺史,仍领金州兵马,应接上庸。公于文谷路,溪涧峥嵘,岩崖豁崄,山穷水断,马束桥飞。中垺既开,双城即欵。往者申息尽掩,江黄无援。涔阳极浦,亟犯风尘;夏首西浮,频遭锋镝。公以伏波受赈,楼船誓众,入横江之阵,进下濑之兵。越客文身,湛卢终去;吴人长鬛,艅艎遂远。 建德四年,授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公孙敖下光禄之塞,诸葛诞勒九都之山,公之处焉,差无惭德。四方杂俗,天下殊风,以君廉能,使为观察。驰传拥节,扬旍持斧。既乘骢马,仍被绣衣,群盗累足,贵戚敛手。乡亭留宿,幸无归忌之疑;公车奏事,宁有反支之日?是使阳球司隶,无所申威;鲍恢都官,因人成事。 高祖武皇帝以仲春誓众,甲子济河。公仗剑六军,披图入阵。譬彼张辽,前锋而报魏主;方之耿弇,先战而待萧王。及乎九州逌同,四隩既宅,遂得功参勇爵,名入司勋,授上开府,增邑五百户。加以举功行赏,推恩分邑,兼乘而反,光乎谯郡之城,载宝而归,照于临漳之水。即日赐姓宇文,与国同族。娄敬上书于鹿辂,项伯舞剑于鸿门,公之此荣,足为连类。以公绩著屯险,诚贯风霜,其年,授使持节、督东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宣政元年,授都督南兖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作牧济河,风行于雷泽;建旟海岱,化被于淮、沂。襜帷入境,贪残者解印;冕旒从政,仁义者郊迎。岂直白石开渠,青盐换粟,祥云入境,行云随轩而已哉。在任遘疾,薨于方镇。百姓嵩监御斯牧,贤能刺史荀中郎连率。此则中兴方伯,英声茂实,公之有焉。诏赠某官,谥某公,礼也。以大象二年十一月十日,归葬于荥阳之某山旧墓。 九原凄怆,赵文子其何言?驷马悲鸣,滕成公其已远。若夫勒鼎刊碑,铭功颂德,陈其令范,必在生前。嗟乎!此之树碑,异乎洙泗之水;此之勒石,异乎燕然之山。呜呼哀哉!乃为《铭》曰: 高阳之子,少典之孙,苍林远遘,若水遥源。 公侯复始,钟鼎逾繁,承基纂胄,建国开藩。 我壮我武,既公既候。缁衣出郑,卿士归周。 鱼陵北上,荥泽东流,河移酸枣,雨粟陈留。 祖守南邦,考镇东部。两龟为印,双蛇结绶。 日察阴阳,星占长柳。是曰世载,其名不朽。 事亲之道,孝以立身;事君之道,忠以立仁。 今君嗣德,一此君亲。如松之茂,如竹之筠。 功参荆棘,职立兵戈。北临青岭,南通白波。 直云横塞,长星渡河。陈开沙断,师移灶多。 举功行赏,封疆受位。宫室镂珪,山河分地。 决胜千里,谋深计秘。建武功成,名连星次。 建旟济漯,拥节龟蒙。既蚕桑土,实抚梧桐。 野无异器,河无别风,吴亭楚障,莫敢弯弓。 倏忽身世,俄然松槚。路转铜鱼,山回石马。 武候之庙,栾公之社,望此高碑,凄然泪下。 ▼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 君讳永恩,字某,昌黎徒何人。本姓慕容,燕文明帝皝之后也。朝鲜微子之封,孤竹伯夷之国。汉有四城,秦为一候。其先保姓受氏,初在柳城之功;开国承家,始静辽阳之乱。自天市星妖,连津兵覆,尚书府君改姓“豆卢”,筮仕于魏。 祖代,左右将军、魏文皇帝直寝。父长,少以雄略知名,不幸早世。周朝以公兄弟佐命,义存追远,保定二年,有诏赠柱国大将军、涪陵郡公。是知春雨润木,自叶流根;西伯行仁,推存及殁。 公以山岳精灵,星辰秀异,气侔钟鼎,声感风云。观于秦兵,尚称童子;对于楚战,犹在青衿。太祖文皇帝乘时拨乱,奄有霸业,颍州从我旧爱,无望春陵。故人相知,惟有普泰二年,开西建义,授殄寇将军,奉迎大驾,赐封新兴县伯,邑五百户。开新安之乡,还移杨仆之关;解弘农之围,更入刘昆之郡。援桴并辔,并预前驱。 大统三年,有沙苑之战。四年,河桥之役,介胄蚁虱,戎马生郊。公应变愈长,风飙更勇,隐若敌国,强人意。授龙骧将军、中散大夫。八年,授直寝、右亲信都督。寻转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十六年,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魏元年,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邓骘以汉朝亲戚,始授中台;黄权以魏国功臣,初登上将。公频烦宠授,朝野为荣。三年,都督成州诸军事、成州刺史。寻加侍中。外总连帅,振威百城;内参常伯,荣高八舍。于时陇坻黠羌,时穿上谷;榆中群贼,或聚渔阳。公卷甲星驰,长驱干骑。回洛凶徒,望风草靡;瓜州豪杰,束手归军。 后魏元年,改封龙支县候。三年,朝廷使大将安政公随突厥、吐蕃、浑归国,河、鄯二州属当路首,公领骑八千,以为戎防。南通丹粟,西望白兰,关塞无虞,公之勋也。 周元年,授都督鄯州诸军事、鄯州刺史。其年,改封沃野县公,增邑千户。二年,授陇右总管府长史。武成元年,都督利、涉汶三州诸军事、利州刺史。五年,兵破文州阳阵蛮,仍平泸水。 以保定元年将兵破巴州恒獌獠。渡泸五月,葛亮有深入之兵;长坂九回,王遵有忠臣之路。霜雹不惊,水草无乏,天幸将军,斯之谓矣。其年授司会。八法斯掌,九赋是均,事总岁成,功参日要。三年还,授陇右总管府长史。公屡弼英审,频相大府。北海入朝,仰以对问;东平谒帝,因而定礼。遂使马首怀燕,不无乐毅;蕃臣拟汉,或多田叔。 兄楚国公以参和挹让,庄赞乐推,建国开都,奄荒南服,求以先封武阳郡三千户益公沃野之封。朝廷以兄弟相让,不无前史,推恩分邑,有诏计焉增邑,并前合四千七百户。既而六气相犯,五声相触,灵寿不终,游魂且变,薨于官舍,春秋五十八。诏赠少保、幽、冀、定、相等五州诸军事、幽州刺史,谥曰敬公,礼也。天和元年二月六日,葬于咸阳洪渎。州大夫墓树以柏,诸候坟高于雉。呜呼哀哉! 公资忠履孝,藴义怀仁。直干百寻,澄波千顷。留心职事,爱玩图籍。官曹案牍,未尝烦委;戎马交驰,不妨余裕。兄弟公候,国朝亲戚。宜春有汤沐之盛,濯龙无流水之机。渭南千畆之竹,尚惧盈满;咸阳二顷之田,常思止足。立身则十世可有,遗子则一经而已。刺史贾逵之碑,既生金粟;将军卫青之墓,方留石麟。乃为铭曰: 朝鲜建国,孤竹为君,地称高柳,山名密云。 辽阳赵裂,武遂秦分,宝珪世胄,雕弋旧勋。 名称宾实,言谓身文,挺此含璋,降兹岐岳。 有犯无隐,王道正直。唯爱唯敬,永成悦色。 枕籍礼闱,留连学植。策参帷帐,功披荆棘。 韩阵挥戈,齐城凭轼,豹策乃建,龙韬同启。 校战岐阳,申威陇坻,城垒画地,山林聚米。 上马谕书,临戎习礼。贾复开营,廉公屈礼。 从容传会,占对造请,用此廉平,终兹宽猛。 绿林兵息,潢池盗静。名振赤山,威高青岭。 玄兽浮河,飞螟出境。灾气出陇,毒水侵泾。 朝倾地镇,夜落台星。石坛承祀,丰碑颂灵。 渭城前柏,昌陵下庭,须知地市,为读山铭。 ▼温汤碑 咸池浴日,先应绿甲之图;砥柱浮天,始受玄夷之命。仁则涤荡埃氛,义则激扬清浊,勇则负山余力,弱则鸿毛不胜。仲春则榆荚同流,三月则桃花共下。其色变者,流为五云之浆;其味美者,结为三危之露。烟青于铜浦,色白于铅溪。非神鼎而长沸,异龙池而独涌。洒胃湔肠,兴羸起瘠。秦皇余石,仍为雍齿之阶;汉武旧陶,即用鱼鳞之瓦。山间涌水,寔表忠诚;室内江流,弥彰纯孝。岂若醴泉消疾,闻乎建武之朝;神水蠲痾,在乎咸康之世。嵩山三仙之馆,不孤擅于天池;百丈之泉,岂独高于莲井?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