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庾信 > 庾子山集 | 上页 下页
普屯威神道碑铭


  ﹛胡案:一作辛威。普屯为赐姓。﹜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铭

  公讳威,字某,河南洛阳人也。旧姓辛,陇西人。基若水之源,纂商丘之胄。邑于大亳,实定其居;封于小辛,乃成其姓。是以三川被发,辛有得见事之机;八卦占爻,辛廖有知人之鍳。佐治以东都上将,魏帝解衣;武贤以西国功臣,汉王推毂。

  祖大汗,武川太守;考生,河州四面总管、大都督。陇右贵臣,河西鼎族,公候踵武,岳牧连镳,并得声振长榆,名雄高柳。

  公秉灵山岳,诞载星辰,结发嶷然,龆年成德。澄波万顷,建标千仞。锋颖既高,光芒已远。青衿学剑,既为人主所称;童子论兵,即佐中军之策。永熙元年入仕,蒙授直荡都督。

  大祖文皇帝雪旧君之耻,连西伯之功,始裂鸿沟,初登函谷。公擢衣沐发,杖剑辕门,撤洗足而相迎,下宾阶而顾问。自此即居帐内,仍为直寝,授宁远将军、羽林监、白土县开国伯,邑五百户。大统元年,从迎大驾,进爵为候,增邑三百户,加冠军将军、散骑常侍,转大都督。公善于用兵,长于抚御。自攻洛阳,定弘农,战河桥,平沙苑,冒刃冲锋,前无横阵。况以弦木六钧,函犀七属,门多悬胄,箭必中鞍,山积器械,谷量牛马,军吏计功,司勋赏策,授使持节、银青光禄大夫,进爵为公,增邑八百户。昔者受律赤符,韩信当千里;治兵白帝,张飞拟万人。皆此于今日,公之谓也。

  五年,授使持节、都督杨州诸军事、杨州刺史。浮于江海,达于淮泗,筱荡既敷,瑶琨即序。十三年,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仍赐姓普屯,即为官族。入陪武帐,出总戎韬,置府于阳关,张旃于瀚海。故得上书于汉,即用同宗;争长于周,还无异姓。十六年,授鄜州诸军事、鄜州刺史。公颖烦两牧,风政神明,虎去西河,枭移东郡。河湄瑞气,特表廉平;鄜祀神光,遍明正直。

  及乎魏终天禄,周受惟新,明命已迁,彝伦或革。周元年,改授大将军、抱罕郡开国公,增邑一千户。军中受诏,非论北伐之功;大将登坛,无待东归之策。置阵太平,开阴晋之道;连兵广武,纳荣阳之城。校战丹山,移营白壁,莫不勇冠三军,名凌五将。保定四年,授宁州总管。掌其北门,既为郑国所委;捍其西鄙,无惧秦亭之逼。是以筑平纲之城,卫人拱手;戍荥波之泽,梁氏寒心。朝廷与公有内外之亲,令公从戚里之贵,乃以魏文帝女为公夫人。遂得长门之左,别开公主之园;濯龙之傍,便有王姬之馆。五年,被征入京,拜少司马。期于司武,以公为魏綘;佐于中军,以公为荀首。岂直谓之鹑火,称之缙云而已哉!其年,被使领兵出西凉州,奉迎突厥皇后。纪志繻求卿为君,逆,称族而行,尊君命也。

  天和元年,授柱国,拜大司寇。楚之柱国,方之南火;轩之司寇,譬以西云。总授于公,能官人也。建德二年,授少傅。四年,授河州总管、都督七州诸军事,即为河州大中正。公之桑梓,本于此地,再为连率,频仍衣锦。襄城龙种,更反池台;桂阳仙人,还归乡里。故老亲宾,酣歌相庆,安车驷马,天下荣之。

  宣政元年,授上柱国,更加少傅。配于上相,即陪玄扈之图;居于京师,实有圯桥之策。改封宿国公,食邑并前五千五百户。射鸿旧圃,舞鹤余城,既浮酸枣之河,聊对淇园之竹。来朝建章,则天子降席;出游戚里,则郡公下阶。是以行满天地,名闻四海。方当光辅五军,参谋七政,天厉弗戒,薨于所居,春秋六十有九。

  柳庄告殡,倾社稷之臣;郑侨云亡,得诸候之礼。诏赠某官,谥某公,礼也。以今开皇元年七月某日,反葬于河州金城郡之苑川乡。山行陇底,地入塞原,望积石以缘河,临崆峒而下坂。玄甲黄肠,崎岖亭鄣,及云奠彻,方劳榆沈。若夫树反壤也,封夏屋焉,终须颍川之碑,乃见华阴之碣。世子仪同永达,孝性有闻,居丧得礼,嗟海变而田成,惧山飞而地绝,勒石墓田,仍铭云尔。

  少典之孙,玄王之子。虹贯于月,金承于水。
  降及于周,公侯复始。风俗气候,山川表里。
  河连积石,山带崆峒。秦亭北上,汉使西通。
  金行气壮,地势人雄。棱棱高节,凛凛疏风。
  祖考藩屏,浊河清渭。两地谟明,双流光贲。
  水无别色,云无异气。为吏为民,惟怀惟畏。
  公之嗣世,实秉英灵。降神中岳,回文列星。
  鸾翔凤顾,珠角山庭。臣深义本,子极天经。
  洛城战阵,河桥旗鼓。箭饮石梁,剑燃铜树。
  并丽六麋,俱抽双虎。玉门开郡,阳关置府。
  再为上台,两为少傅。模范帝师,经纶国步。
  允袭峻德,钦明审谕。不吝车茵,谁言温树。
  天道茫昧,年龄倏忽。上将星开,功臣鼎没。
  九原陵阜,山河甲卒。地险龟林,营危马窟。
  西州永别,北阙长辞。山张虚盖,野祭空帷。
  陵原地迥,松路风悲。铭于碣石,勒以贞龟。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