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远书城 > 笔记杂录 > 太平广记 | 上页 下页 |
| 唐太宗 |
|
|
|
唐太宗留心雅正,励精文教。及命太常卿祖孝孙正宫商,起居郎吕才习音韵,协律郎张文收考律吕。平其散滥,为之折衷。作降神乐,为九功舞,天下靡然向风矣。初孝孙以梁陈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而作大唐雅乐。以十二律,各顺其月,旋相为宫。按《礼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诗序》云,“太平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故制十二和之乐,合三十曲八十四调。祭环丘以黄钟为宫,方泽以大吕为宫,宗庙以太簇为宫。五郊迎享,则随月用律为宫。初,隋但用黄钟一宫,唯扣七钟。余五虚悬而不扣。及孝孙造旋宫之法,扣钟皆遍,无复虚悬矣。时张文收善音律,以萧吉乐谱未甚详悉,取历代沿革,截竹为十二律吹之,备尽旋宫之义。太宗又召文收于太常,令与孝孙参定雅乐。太乐古钟十二,俗号哑钟,莫能通者。文收吹律调之,声乃畅彻。知音乐者咸伏其妙,授协律郎。及孝孙卒,文收始复彩三礼,更加厘革,而乐教大备矣。 【出《谭宾录》】 又 润州曾得玉磬十二以献。张率更叩其一曰:“晋某岁所造也。是岁闰月,造磬者法月数,当有十三个,缺其一,宜如黄钟东九尺掘。必得焉。”求之,如言所得。 【出《国史异纂》】 又 贞观中,景云见,河水清。张率更制为《景云河清歌》,名曰燕乐,今元会第一奏是也。 【出《国史异纂》】 又 太宗之平刘武周,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作秦王破阵乐之曲。后编乐府云。 又 《破阵乐》,被甲持戟,以象战事。《庆善乐》,长袖曳屣,以象文德。郑公见奏《破阵乐》,则俯而不视;《庆善乐》,则玩之不厌。 【出《国史异纂》】 |
| 梦远书城(my285.pro)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