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全唐诗 | 上页 下页 |
卷五十九 |
|
§1【日】李峤 旦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 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 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 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 §2【月】李峤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 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 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3【星】李峤 蜀郡灵槎转,丰城宝剑新。 将军临北塞,天子入西秦。 未作三台辅,宁为五老臣。 今宵颍川曲,谁识聚贤人。 §4【风】李峤 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 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 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5【云】李峤 英英大梁国,郁郁秘书台。 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 官名光邃古,盖影耿轻埃。 飞感高歌发,威加四海回。 §6【烟】李峤 瑞气凌青閤,空濛上翠微。 迥浮双阙路,遥拂九仙衣。 桑柘迎寒色,松篁暗晚晖。 还当紫霄上,时接彩鸾飞。 §7【露】李峤 滴沥明花苑,葳蕤泫竹丛。 玉垂丹棘上,珠湛绿荷中。 夜警千年鹤,朝零七月风。 愿凝仙掌内,长奉未央宫。 §8【雾】李峤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9【雨】李峤 西北云肤起,东南雨足来。 灵童出海见,神女向台回。 斜影风前合,圆文水上开。 十旬无破块,九土信康哉。 §10【雪】李峤 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11【山】李峤 地镇标神秀,峨峨上翠氛。 泉飞一道带,峰出半天云。 古壁丹青色,新花绮绣纹。 已开封禅所,希谒圣明君。 §12【石】李峤 宗子维城固,将军饮羽威。 岩花鉴里发,云叶锦中飞。 入宋星初陨,过湘燕早归。 倘因持补极,宁复想支机。 §13【原】李峤 王粲销忧日,江淹起恨年。 带川遥绮错,分隰迥阡眠。 □□横周甸,莓苔阙晋田。 方知急难响,长在脊令篇。 §14【野】李峤 凤出秦郊迥,鹑飞楚塞空。 苍梧云影去,涿鹿雾光通。 草暗少原绿,花明入蜀红。 谁言版筑士,犹处傅岩中。 §15【田】李峤 贡禹怀书日,张衡作赋辰。 杏花开凤轸,菖叶布龙鳞。 瑞麦两岐秀,嘉禾同颖新。 宁知帝王力,击壤自安贫。 §16【道】李峤 铜驼分巩洛,剑阁低临邛。 紫徼三千里,青楼十二重。 玉关尘似雪,金穴马如龙。 今日中衢上,尧尊更可逢。 §17【海】李峤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 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楼写春云色,珠含明月辉。 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 §18【江】李峤 日夕三江望,灵潮万里回。 霞津锦浪动,月浦练花开。 湍似黄牛去,涛从白马来。 英灵已杰出,谁识卿云才。 §19【河】李峤 源出昆仑中,长波接汉空。 桃花来马颊,竹箭入龙宫。 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 若披兰叶检,□□□□□。 §20【洛】李峤 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 花明丹凤浦,日映玉鸡津。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 §21【城】李峤 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 飞云霭层阙,白日丽南隅。 独下仙人凤,群惊御史乌。 何辞一万里,边徼捍匈奴。 §22【门】李峤 奕奕彤闱下,煌煌紫禁隈。 阿房万户列,阊阖九重开。 疏广遗荣去,于公待驷来。 讵知金马侧,方朔有奇才。 §23【市】李峤 闤闠开三市,旗亭起百寻。 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 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24【井】李峤 玉甃谈仙客,铜台赏魏君。 蜀都宵映火,杞国旦生云。 向日莲花净,含风李树薰。 已开千里国,还聚五星文。 §25【宅】李峤 寂寞蓬蒿径,喧喧湫隘庐。 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孟母迁邻罢,将军辞第初。 谁怜草玄处,独对一床书。 §26【池】李峤 彩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 诗情对明月,云曲拂流霞。 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 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 §27【楼】李峤 百尺重城际,千寻大道隈。 汉宫井干起,吴国落星开。 笛怨绿珠去,箫随弄玉来。 销忧聊暇日,谁识仲宣才。 §28【桥】李峤 乌鹊填应满,黄公去不归。 势疑虹始见,形似雁初飞。 妙应七星制,高分半月辉。 秦王空构石,仙岛远难依。 §29【经】李峤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 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30【史】李峤 马记天官设,班图地里新。 善谈方亹亹,青简见彬彬。 方朔初闻汉,荆轲昔向秦。 正辞堪载笔,终冀作良臣。 §31【诗】李峤 都尉仙凫远,梁王驷马来。 扇中纨素制,机上锦纹回。 天子三章传,陈王七步才。 缁衣久擅美,祖德信悠哉。 §32【赋】李峤 布义孙卿子,登高楚屈平。 铜台初下笔,乐观正飞缨。 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 造端长体物,无复大夫名。 §33【书】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34【檄】李峤 羽檄本宣明,由来□木声。 联翩至汉国,迢递入燕营。 毛义持书去,张仪韫璧行。 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 §35【纸】李峤 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 云飞锦绮落,花发缥红披。 舒卷随幽显,廉方合轨仪。 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36【笔】李峤 握管门庭侧,含毫山水隈。 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 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 何当遇良史,左右振奇才。 §37【砚】李峤 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 光随锦文发,形带石岩圆。 积润循毫里,开池小学前。 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 §38【墨】李峤 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 绕画蝇初落,含滋绶更深。 悲丝光易染,叠素彩还沉。 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 §39【剑】李峤 我有昆吾剑,求趋夫子庭。 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 锷上芙蓉动,匣中霜雪明。 倚天持报国,画地取雄名。 §40【刀】李峤 列辟鸣鸾至,惟良佩犊旋。 带环疑写月,引鉴似含泉。 入梦华梁上,含锋彩笔前。 莫惊开百炼,特拟定三边。 §41【箭】李峤 汉甸初收羽,燕城忽解围。 影随流水急,光带落星飞。 夏列三成范,尧沉九日辉。 断蛟云梦泽,希为识忘归。 §42【弹】李峤 侠客持苏合,佳游满帝乡。 避丸深可诮,求炙遂难忘。 金迸疑星落,珠沉似月光。 谁知少孺子,将此见吴王。 §43【弩】李峤 挺质本轩皇,申威振远方。 机张惊雉雊,玉彩耀星芒。 高鸟行应尽,清猿坐见伤。 苏秦六百步,持此说韩王。 §44【旗】李峤 桂影承宵月,虹辉接曙云。 纵横齐八阵,舒卷引三军。 日薄蛟龙影,风翻鸟隼文。 谁知怀勇志,蟠地几缤纷。 §45【旌】李峤 告善康庄侧,求贤市肆中。 拥麾分彩雉,持节曳丹虹。 影丽天山雪,光摇朔塞风。 方知美周政,抗旆赋车攻。 §46【戈】李峤 富父舂喉日,殷辛漂杵年。 晓霜含白刃,落影驻雕鋋。 夕摈金门侧,朝提玉塞前。 愿随龙影度,横□阵云边。 §47【鼓】李峤 舜日谐鼗响,尧年韵士声。 向楼疑吹击,震谷似雷惊。 仙鹤排门起,灵鼍带水鸣。 乐云行已奏,礼曰冀相成。 §48【弓】李峤 桃文称辟恶,桑质表初生。 宛转雕鞬际,依稀半月明。 遥弯落雁影,虚引怯猿声。 徒切乌号思,攀龙遂不成。 §49【琴】李峤 名士竹林隈,鸣琴宝匣开。 风前中散至,月下步兵来。 淮海多为室,梁岷旧作台。 子期如可听,山水响馀哀。 §50【瑟】李峤 伏羲初制法,素女昔传名。 流水嘉鱼跃,丛台舞凤惊。 嘉宾饮未极,君子娱俱并。 倘入丘之户,应知由也情。 §51【琵琶】李峤 朱丝闻岱谷,铄质本多端。 半月分弦出,丛花拂面安。 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 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 §52【筝】李峤 蒙恬芳轨设,游楚妙弹开。 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53【钟(一作宋之问诗)】李峤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 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欲知常待扣,金簴有馀清。 §54【箫】李峤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 参差横凤翼,搜索动人心。 □□□□□,□□□□□。 □□□□□,□□□□□。 §55【笛(一作宋之问诗)】李峤 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 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 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 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56【笙】李峤 悬匏曲沃上,孤筱汶阳隈。 形写歌鸾翼,声随舞凤哀。 欢娱分北里,纯孝即南陔。 今日虞音奏,跄跄鸟兽来。 §57【歌】李峤 汉帝临汾水,周仙去洛滨。 郢中吟白雪,梁上绕飞尘。 响发行云驻,声随子夜新。 愿君听扣角,当自识贤臣。 §58【舞】李峤 妙伎游金谷,佳人满石城。 霞衣席上转,花岫雪前明。 仪凤谐清曲,回鸾应雅声。 非君一顾重,谁赏素腰轻。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