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全唐诗 | 上页 下页 |
卷八百二十九 |
|
§1【春山行】贯休 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 好峰行恐尽,流水语相随。 黑壤生红黍,黄猿领白儿。 因思石桥月,曾与故人期。 §2【送谏官南迁】贯休 危行危言者,从天落海涯。 如斯为远客,始是好男儿。 瘴杂交州雨,犀揩马援碑。 不知千万里,谁复识辛毗。 §3【怀香炉峰道人】贯休 常思峰顶叟,石窟土为床。 日日先见日,烟霞多异香。 冥心同槁木,扫雪带微阳。 终必相寻去,斯人不可忘。 §4【观李翰林真二首】贯休 日角浮紫气,凛然尘外清。 虽称李太白,知是那星精。 御宴千钟饮,蕃书一笔成。 宜哉杜工部,不错道骑鲸。 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 屹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 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 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 §5【晚泊湘江作(一作晚泊湘江怀古)】贯休 烟浪漾秋色,高吟似有邻。 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 岸湿穿花远,风香祷庙频。 只应谀佞者,到此不伤神。 §6【淮上逢故人】贯休 故园离乱后,十载始逢君。 长恨南熏奏,寻常只自闻。 荒窗秋见岳,赤地夜生云。 莫叹谋身晚,中兴正用文。 §7【读《杜工部集》二首】贯休 造化拾无遗,唯应杜甫诗。 岂非玄域橐,夺得古人旗。 日月精华薄,山川气概卑。 古今吟不尽,惆怅不同时。 甫也道亦丧,孤身出蜀城。 彩毫终不撅,白雪更能轻。 命薄相如命,名齐李白名。 不知耒阳令,何以葬先生。 §8【题简禅师院】贯休 机忘室亦空,静与沃洲同。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 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9【读刘得仁、贾岛集二首】贯休 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 且有诸峰在,何将一第吁。 句还如菡萏,谁复赠襜褕。 想得重泉下,依前与众殊。 役思曾冲尹,多言阻国亲。 桂枝何所直,陋巷不胜贫。 马病唯汤雪,门荒劣有人。 伊余吟亦苦,为尔一眉嚬。 §10【天台老僧】贯休 独住无人处,松龛岳色侵。 僧中九十腊,云外一生心。 白发垂不剃,青眸笑转深。 犹能指孤月,为我暂开襟。 §11【经费隐君旧宅】贯休 巉岩玉九株,秀湿掩苍梧。 祥瑞久不出,羲轩消得无。 雨和高瀑浊,烧熁大槠枯。 到此思归去,迢迢隔五湖。 §12【秋末怀旧山】贯休 昔住匡庐北,无人知姓名。 侵云收谷粟,引蚁上柑橙。 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独行。 谁能将白发,共向此中生。 §13【春过鄱阳湖】贯休 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 吴山兼鸟没,楚色入衣寒。 过此愁人处,始知行路难。 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 §14【寄僧野和尚】贯休 鸟外更谁亲,诸峰即四邻。 白头寒枕石,青衲烂无尘。 橡栗堆行径,猿猴绕定身。 傥然重结社,愿作扫坛人。 §15【寄冯使君】贯休 端居碧云暮,好鸟啼红芳。 满郭桃李熟,卷帘风雨香。 清吟绣段句,默念芙蓉章。 未得归山去,频升谢守堂。 §16【寄紫阁隐者】贯休 积翠藏一叟,常思未得游。 不知在岩下,为复在峰头。 苔上枯藤笐,泉淋破石楼。 伊余更何事,不学此翁休。 §17【寄天台道友】贯休 大是清虚地,高吟到日晡。 水声金磬乱,云片玉盘粗。 仙有遗踪在,人还得意无。 石碑文不直,壁画色多枯。 冷立千年鹤,闲烧六一炉。 松枝垂似物,山势秀难图。 紫府程非远,清溪径不迂。 馨香柏上露,皎洁水中珠。 贤圣无他术,圆融只在吾。 寄言桐柏子,珍重保之乎。 §18【旅中怀孙路】贯休 暮尘微雨收,蝉急楚乡秋。 一片月出海,几家人上楼。 砌香残果落,汀草宿烟浮。 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头。 §19【贻世】贯休 至理不误物,悠悠自不明。 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 苦惑神仙䜝,难收日月精。 捕风兼系影,信矣不须争。 §20【览李秀才卷】贯休 香沐整山衣,开君一轴诗。 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 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 因嗟和氏泪,不是等闲垂。 §21【怀方干、张为】贯休 冥搜入仙窟,半夜水堂前。 吾道只如此,古人多亦然。 萤沈荒坞雾,月苦绿梧蝉。 因忆垂纶者,沧浪何处边。 §22【四皓图】贯休 何人图四皓,如语话唠唠。 双鬓雪相似,是谁年最高。 溪苔连豹褥,仙酒污云袍。 想得忘秦日,伊余亦合逃。 §23【怀白阁道侣】贯休 寒思白阁层,石屋两三僧。 斜雪扫不尽,饥猿唤得应。 香然一字火,磬过数潭冰。 终必相寻去,孤怀久不胜。 §24【读孟郊集】贯休 东野子何之,诗人始见诗。 清刳霜雪髓,吟动鬼神司。 举世言多媚,无人师此师。 因知吾道后,冷淡亦如斯。 §25【怀四明亮公】贯休 孤峰含紫烟,师住此安禅。 不下便不下,如斯太可怜。 坐侵天井黑,吟久海霞蔫。 岂觉尘埃里,干戈已十年。 §26【秋过钱塘江】贯休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 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 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27【上俞许二判官】贯休 近抛蓑笠者,急善遇休明。 未省亲宗伯,焉能识正声。 病容经夏在,岳梦入秋并。 无限林中意,今逢许郭倾。 §28【怀刘得仁】贯休 诗名动帝畿,身谢亦因诗。 白日只如哭,皇天得不知。 旅坟孤足岳,羸仆泣如儿。 多少求名者,闻之泪尽垂。 §29【归故林后寄二三知己】贯休 昨别楚江边,逡巡早数年。 诗虽清到后,人更瘦于前。 岸翠连乔岳,汀沙入坏田。 何时重一见,谈笑有茶烟。 §30【春寄西山陈陶】贯休 搔首复搔首,孤怀草萋萋。 春光已满目,君在西山西。 堑水成文去,庭柯擎翠低。 所思不可见,黄鸟花中啼。 §31【秋末江行】贯休 四顾木落尽,扁舟增所思。 云冲远烧出,帆转大荒迟。 天际霜雪作,水边蒿艾衰。 断猿不堪听,一听亦同悲。 §32【送人归新罗】贯休 昨夜西风起,送君归故乡。 积愁穷地角,见日上扶桑。 蜃气生初霁,潮痕匝乱荒。 从兹头各白,魂梦一相望。 §33【思匡山贾匡(一作寒夜思庐山贾生)】贯休 山兄诗癖甚,寒夜更何为。 觅句唯顽坐,严霜打不知。 石膏粘木屐,崖蜜落冰池。 近见禅僧说,生涯胜往时。 §34【偶作】贯休 十载独扃扉,唯为二雅诗。 道孤终不杂,头白更何疑。 句冷杉松与,霜严鼓角知。 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 §35【赠方干】贯休 盛名与高隐,合近谢敷村。 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 垂纶侵海介,拾句历云根。 白日升天路,如君别有门。 §36【渔父】贯休 一叶一竿竹,眉须雪欲零。 陆应无祖业,香必是伊腥。 儿亦名鱼鹧,歌称我洞庭。 回头深自愧,旧业近沧溟。 §37【题友人山居】贯休 卜居邻坞寺,魂梦又相关。 鹤本如云白,君初似我闲。 月明僧渡水,木落火连山。 从此天台约,来兹未得还。 §38【寄宋使君】贯休 寺倚乌龙腹,窗中见碧棱。 空廊人画祖,古殿鹤窥灯。 风吼深松雪,炉寒一鼎冰。 唯应谢内史,知此道心澄。 §39【怀武夷红石子二首】贯休 常思红石子,独自住山椒。 窗外猩猩语,炉中姹姹娇。 乳香诸洞滴,地秀众峰朝。 曾见奇人说,烟霞恨太遥。 弋者终何慕,高吟坐绿鳌。 烧侵姜芋窖,僧与水云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猎箭牢。 何时一相见,清话擘蟠桃。 §40【送人征蛮】贯休 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 亦知磨一剑,不独定诸蛮。 树尽低铜柱,潮常沸火山。 名须麟阁上,好去及瓜还。 §41【怀周朴、张为】贯休 二子无消息,多应各自耕。 巴江思杜甫,漳水忆刘桢。 白发应全白,生涯作么生。 寄书多不达,空念重行行。 §42【寄令狐郎中】贯休 雨打繁暑尽,放怀步微凉。 绿苔狂似人,入我白玉堂。 堑鸟眠堪画,庭柽夜益香。 唯应蕊宫子,时到虎溪傍。 §43【鄱阳道中作】贯休 鄱阳古岸边,无一树无蝉。 路转他山大,砧驱乡思偏。 湖平帆尽落,天淡月初圆。 何事尧云下,干戈满许田。 §44【归故林别知己】贯休 别离无古今,柳色向人深。 万里长江水,平生不印心。 远书容北雁,赠别谢南金。 愧勉青云志,余怀非陆沈。 §45【送僧游天台】贯休 囊空心亦空,城郭去腾腾。 眼作么是眼,僧谁识此僧。 歇隈红树久,笑看白云崩。 已有天台约,深秋必共登。 §46【咏竹根珓子】贯休 出处惭林薮,才微幸一阳。 不缘怀片善,岂得近馨香。 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 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 §47【砚瓦】贯休 浅薄虽顽朴,其如近笔端。 低心蒙润久,入匣更身安。 应念研磨苦,无为瓦砾看。 傥然仁不弃,还可比琅玕。 §48【水壶子】贯休 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 一从亲几案,常恐近儿童。 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 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 §49【笔】贯休 莫讶书绅苦,功成在一毫。 自从蒙管录,便觉用心劳。 手点时难弃,身闲架亦高。 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风骚。 §50【棋】贯休 棋信无声乐,偏宜境寂寥。 著高图暗合,势王气弥骄。 人事掀天尽,光阴动地销。 因知韦氏论,不独为吴朝。 §51【夜对雪作寄友生】贯休 皓彩中宵合,开门失所踪。 何年今夜意,共子在孤峰。 气射灯花落,光侵壁罅浓。 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钟。 §52【题惠琮律师院】贯休 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馀。 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 猿拨孤云破,钟撞众木疏。 社坛踪迹在,重结复何如。 §53【寄清泠山道人】贯休 常忆清泠子,深云种早禾。 万缘虽不涉,一句子如何。 踪迹诸峰匝,衣裳老虱多。 江头无事也,终必到烟萝。 §54【秋尽途中作】贯休 行行芳草歇,潭岛叶纷纷。 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 残阳曜极野,黑水浸空坟。 那得无乡思,前程入楚云。 §55【秋居寄王相公三首】贯休 禅林蝉□落,地燥可生苔。 好句慵收拾,清风作么来。 饼唯餐喜悦,社已得宗雷。 还似山中日,柴门更不开。 松声高似瀑,药熟色如花。 谁道全无病,时犹不在家。 山童舂菽粉,园叟送银瓜。 谁访孙弘阁,谈玄到日斜。 气与非常合,常人争得知。 直须穷到底,始是出家儿。 阁雀衔红粟,邻僧背古碑。 只应王与谢,时有沃州期。 §56【读《玄宗幸蜀记》】贯休 宋璟姚崇死,中庸遂变移。 如何游万里,只为一胡儿。 泣溻乾坤色,飘零日月旗。 火从龙阙起,泪向马嵬垂。 始忆张丞相,全师郭子仪。 百官皆剽劫,九庙尽崩隳。 尘扑银轮暗,雷奔栈阁危。 幸臣方赐死,野老不胜悲。 及溜飘沦日,行宫寂寞时。 人心虽未厌,天意亦难知。 圣两归丹禁,承乾动四夷。 因知纳谏诤,始是太平基。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