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纪昀 > 庚辰集 | 上页 下页
学然后知不足


  ※赵青藜

  《礼·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郑玄注:“学则睹己行之所短,教则见己道之所未达。”按:此句郑注本以德行言,然赋此题者,皆相沿以学问为说。

  圣德徇齐擅,披图丙夜余。
  况兹为学者,其敢不勤欤?
  解识囊无底,方知竹是虚。
  汲非资短绠,行必用闲舆。
  亦有同燕烛,宁无愧鲁鱼。
  穷源惊月窟,学海望溟墟。
  鼮鼠文多昧,雌蜺辨易疏。
  文章思报国,更读十年书。

  起四句压题得法,以文笔为诗,亦极自然。“燕烛”二句,题中正意。“鼮鼠”二句乃自谦,以起末二句,此似复非复。“燕烛”句开,“鲁鱼”句合,言虽或暗合,终多疏舛也。

  “鼮鼠”“雌蜺”,皆所谓但知其一未知其二者。用事细切之极,如此乃是不足,非不学也。

  徇齐〓《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裴骃《集解》:“徐广曰:‘墨子曰:年逾十五,则聪明心虑无不徇通矣。’骃案:‘徇,疾;齐,速也。言圣德幼而疾速也。’”司马贞《索隐》:“斯文未明(是)。”今按:徇、齐,皆德也。《书》曰:“聪明齐圣。”《左传》曰:“子虽齐圣。”齐,谓圣德齐肃(也)。又按:《孔子家语》及《大戴礼》并作“睿齐”,一本作“慧齐”。睿、慧,皆智也。太史公采《大戴记》而为此纪,今彼文无作“徇”者。《史记》旧本亦有作“浚齐”。盖古字假借“徇”为“浚”,浚,深也,义亦并通。《尔雅》“齐”“速”,俱训为疾。《尚书大传》曰:“多闻而齐给。”郑注云:“齐,疾也。”今裴氏注云“徇”,亦训“疾”,未见所出。或当读“徇”为“迅”。“迅”,《尔雅》与“齐”俱训“疾”,则“迅”“浚”虽异字而音同。又《尔雅》曰:“宣,徇,遍也。浚,通也。”是“遍”之于“通”义亦相近。言黄帝幼而才智周遍,且辩给也。故墨子亦云:“年逾五十,则聪明心虑无不徇通矣。”俗本作“十五”,非是。

  披图〓江淹《伤友人赋》:“披图兮照籍。”按,《穆天子传》:“己未,天子大朝于黄之山,乃披图视典。”“披图”字出于此,而为义不同。

  丙夜〓《周礼·秋官·司寤氏》:“掌夜时。”郑玄注:“夜时,谓夜晚早,若今甲乙至戊。”《颜氏家训·书证》篇:“‘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陆倕《新漏刻铭》,李善注:“卫宏《汉旧仪》曰:‘昼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黄门持五夜: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

  囊无底〓黄庭坚《送王郎》诗:“书囊无底谈未了。”

  竹是虚〓白居易《池上竹下作》:“竹解心虚即我师。”

  短绠〓《荀子·荣辱》篇:“短绠不可以汲深井,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杨倞注:“绠,索也。”

  闲舆〓《易·上经·大畜卦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陆德明《经典释文》:“曰,音越。刘云:曰,犹言也。郑:人实反,云日习车徒。闲,如字,阂也,马郑云习。”李鼎祚《周易集解》:“虞翻曰:‘坎为闲习,坤为车舆;乾人在上,震为警卫。讲武闲兵,故曰日闲舆卫也。’”

  燕烛〓《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传》:“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鲁鱼〓《抱朴子·内篇·遐览第十九》:“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鲁成鱼,虚成虎。’”

  穷源〓梁武帝《会三教》诗:“穷源无二圣。”

  月窟〓见前《西王母献益地图》诗。

  学海〓扬子《法言·学行》篇:“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而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司马光注:“百川,亦海之类而小,故曰学海。百川动而不息,故至于海。丘陵止而不进,故不至于山。学者亦犹是矣。”

  溟墟〓《列子·汤问》篇:“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按,《庄子》:“北溟有鱼。”《释文》训为北海,引嵇康曰:“言其冥冥无涯也。”则“溟”即“海”之别名,以牵于声病而易之。

  鼮鼠〓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岂直鼮鼠有必对之辩。”李善注,挚虞《三辅决录注》曰:“窦攸举孝廉为郎,世祖大会灵台,得鼠如豹文,荧荧光泽。世祖异之,以问群臣,莫能知者。攸对曰:‘鼮鼠也。’诏问何以知之,攸对曰:‘见《尔雅》。’诏案秘书,如攸言。”《尔雅·释兽》:“豹文鼮鼠。”郭璞注:“鼠文彩如豹者。汉武帝时得此鼠,孝廉郎终军知之,赐绢百匹。”《唐书·卢若虚传》:“时有获异鼠者,豹首虎臆,大如拳。职方辛怡谏谓之‘鼮鼠’而赋之。若虚曰:‘非也。此许慎所谓“鼮鼠豹文而形小”。’一座皆惊。”

  雌蜺〓《梁书·王筠传》:“约制《郊居赋》,构思积时,犹未都毕,乃要筠示其草。筠读至‘雌霓连蜷’,约抚掌欣抃曰:‘仆尝恐人呼为霓。’”原注:上霓字五激反,下霓字五鸡反。黄公绍《古今韵会·平声上》:“《学林》曰:范文忠公镇召试学士院,用彩霓作平声。考试者判《郊居赋》,霓,五结反。范为失韵。当时学者为之愤郁。司马文正公曰:‘约赋但取声律便美,非霓不可读平声也。’”《锦绣万花谷前集·辨证类》按:“‘霓’字虽有两音,然文士用‘倪’音多,而‘啮’音少。若专用‘雌霓’,则当音‘啮’;若泛用‘霓’字,则‘倪’‘啮’可通用。杜甫《石龛》诗:‘驱车石龛下,仲冬见虹霓。’于‘迷’字韵押。又《滕王亭子》诗云:‘尚思歌吹入,千骑把霓旌。’凡此以‘霓’作平声押,何伤?”按:“此辩甚明。然云‘雌霓’定音‘啮’则不然,‘雌霓’未始不可读平也。当云:用沈约事则读‘啮’;泛用‘雌霓’,则平仄皆可读。”

  文章 报国〓柳宗元《献平淮夷雅表》:“思报国恩,独惟文章。”

  十年书〓《南史·沈庆之传》:“攸之,字仲达,庆之从父兄子也。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事多所记忆。尝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悔不十年读书。’”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