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纪昀 > 庚辰集 | 上页 下页 |
凿壁偷光 |
|
※金甡 葛洪《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邻壁宁堪凿,余光幸可偷。 研经穷暮景,举烛费前筹。 既诎焚膏力,聊为钻穴谋。 自他常有耀,于我更何求? 映雪愁难得,囊萤乏久收。 藩篱诚得间,径窦岂同羞? 别具传薪理,真无过隙忧。 专精资巧取,佳话解颐不? 原评曰:起用反正开合点题。三、四句原题展局,以下逐句承接,圆转如珠,更无用古之迹。“映雪”四句,逼拶甚紧,气脉却宽。“别具”二句,词意隽妙。结还出处,隐秀。 “映雪”四句,一气相生,法自唐杜荀鹤《御沟新柳》诗后四句来。无名氏《寿星见》诗后四句,亦是此法。 余光〓《史记·樗里子甘茂传》:“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岑参《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诗:“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 研经〓《后汉书·儒林传》:“何休,字邵公,任城樊人也。休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 暮景〓隋《朝日歌·諴夏》:“嵫山沉暮景。” 举烛〓见一卷《学然后知不足》诗。 前筹〓《史记·留侯世家》:“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裴骃《集解》:“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或曰前世汤武著明之事,以筹度今时之不若也。’”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暮齿借前筹。” 焚膏〓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有耀〓《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孔颖达疏:“言光在此处,远照于他物,从他物之上而有明耀者也。” 映雪〓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李善注:“《孙氏世录》曰: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囊萤〓《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藩篱〓《尔雅·释言》:“樊,藩也。”郭璞注:“谓藩篱。” 径窦〓《家语·致思》篇:“季羔为卫之士师,刖人之足。俄而,卫有蒯聩之乱,季羔逃之,走郭门,刖者守门焉。谓季羔曰:‘于彼有缺。’季羔曰:‘君子不踰。’又曰:‘于彼有窦。’季羔曰:‘君子不隧。’”按:《说苑》载此事,亦云有缺有窦。惟朱子《小学·稽古》篇曰:“卫辄之难出而门闭。或曰:‘此有径。’子羔曰:‘吾闻之,君子不径。’曰:‘此有窦。’子羔曰:‘吾闻之,君子不窦。’未详所本。” 传薪〓《庄子·内篇·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吕惠卿注:“火之所托者薪,而火非薪。其为薪也,虽穷于指,而火传不知其尽。何则?火之在此,薪犹彼薪也,其传岂有尽哉!” 过隙〓《庄子·外篇·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陆德明《经典释文》:“白驹,或云日也。郤,去逆反,本亦作‘隙’。隙,孔也。”《汉书·魏豹田儋韩王信传》:“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注:师古曰:“言其速疾也。白驹谓日景也;隙,壁际也。”程大昌《演繁露》:“刘孝标《答刘绍书》曰:‘隙驷不留。’李善注:《墨子》曰:‘人之生乎地上,无几何也。譬犹驷之过隙。’二世谓赵高曰:‘人生居世间,譬如骋六骥过决隙也。’则豹所引者,不以白驹为日景。”按:《论衡》谓“日行犹骐骥”,以白驹为日景义或取此。旧说相传,当有所受,未可遽非。 解颐〓《汉书·匡张孔马传》:“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佣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语《诗》,解人颐。’”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也。”按:《西京杂记》以“鼎”为“匡衡”小名,师古力诋其伪。然刘孝标《与宋元思书》,已以“匡鼎之说诗”对“谷云之雕篆”。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