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纪昀 > 庚辰集 | 上页 下页
曲江观涛


  ※裘麟

  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李善注:“《汉书》:‘广陵国属吴也。’”《浙江通志·山川一》:“钱塘江,万历《钱塘县志》:‘在县东南,本名浙江。’又名曲江。枚乘《七发》曰:‘观涛于广陵之曲江。’今名钱塘江,其源发黟县,曲折而东以入于海。潮水昼夜再上,奔腾冲激,声撼地轴。”

  一线海门遥,灵胥涌怒潮。
  势从龛赭束,声到富春消。
  素练排空曳,明珠涌地跳。
  乾坤共轩豁,风雨似飘萧。
  两岸声频激,群山势欲摇。
  西来吞晓日,东望荡层霄。
  槖籥机相鼓,晨昏候最调。
  今逢翠华幸,海若自来朝。

  起四句清出“曲江”题上二字,方不落空;中间写潮壮阔,结到“观”字,亦完密。

  一线海门〓并见三卷《门对浙江潮》诗。

  灵胥〓左思《吴都赋》:“槁工楫师,选自闽禺。习御长风,狎玩灵胥。”刘逵注:“灵胥,伍子胥神也。昔吴王杀子胥,沉其尸于江,后为神。江海之间莫不尊畏子胥。将济者,皆敬祠其灵,以为性命。”

  怒潮〓王充《论衡·书虚》篇:“儒书言,吴王夫差杀伍子胥,煮之于镬,乃以鸱夷橐投之于江。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今时会稽、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

  龛赭〓姚宽《西溪丛语》:“或问曰:‘四海潮来皆有渐,惟浙江涛至,则亘如山岳,奋如雷霆,水岸横飞,雪崖傍射,澎腾奔激。吁,可畏也!其涨怒之理,可得闻乎?’曰:‘或云夹岸有山,南曰龛,北曰赭。二山相对,谓之海门;岸狭势逼,涌而为涛耳。’”

  富春〓《后汉书·严光传》:“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章怀太子注:“今杭州富阳县也。本汉富春县,避晋简文帝郑太后讳,改曰富阳。”杨万里《甲午出知漳州晚发船龙山暮宿桐庐诗·第一首》:“海潮也怯桐江净,不遣涛头过富春。”

  乾坤 风雨〓并见三卷《门对浙江潮》诗。

  层霄〓见二卷《白云无心》诗。

  槖籥〓《老子·第六章》:“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王弼注:“槖,排槖也;籥,乐籥也。槖籥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可穷屈,动而不可竭尽。”

  晨昏〓赵彦卫《云麓漫抄》:“江海之有潮,辰刻不移,昔人尝论之。《山海经》则以为海鳅出入穴之度;浮屠书以为神龙之变化;窦叔蒙《海峤志》以为水随月之盈亏;卢肇《海潮赋》以为日出于海,冲击而成;王充《论衡》以为水者地之血脉,随气进退;独徐明叔、傅墨卿《高丽录》云:‘天包水,水承地,而一元之气升降于太空之中。地乘水力以自峙,且与元气升降互为抑扬。而人不觉,亦犹坐于船中者,不知船之自运也。方其气升而地浮,则海水溢上而为潮;及其气降而地沉,则海水缩下而为汐。计日十二辰:由子至巳,其气为阳,而阳之气又自有升降,以运乎昼;由午至亥,其气为阴,而阴之气又自有升降,以运乎夜。一昼夜合阴阳之气,再升再降,故一日之间,潮汐皆再焉。’”

  翠华〓见二卷《金柅》诗。

  海若〓《庄子·外篇·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陆德明《经典释文》:“司马云:‘若,海神。’”《楚词·远游》:“令海若舞冯夷。”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