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纪昀 > 庚辰集 | 上页 下页
角黍


  ※赵大经

  巧制因重午,嘉名益食单。
  味原殊粔籹,形不类牢丸。
  青箬频缠束,黄粱足控抟。
  开铛菱刺水,解箨玉堆盘。
  脂液凝偏滑,觚棱腻欲刓。
  何须夸益智,且复劝加餐。
  蒲叶觞同醉,榴花影共看。
  湘累成往事,漫忆楚云端。

  题最琐屑,刻镂处巧不伤雅;从始作说至就食,亦极有次序。一结尤得体。

  重午〓《宋史·刘温叟传》:“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氈扇。”按:九月九日为重九,三月三日为重三,则五月五日宜称重五。为正相沿作重午,非也。月建午日,未必逢午,何重之有?李济翁《资暇录》曰:“端午者,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今人多书‘午’字,其意无取。”

  食单〓王志坚《表异录·人事部七》:“何曾有安平公食单。”陶宗仪《说郛·九十五·郑望之膳夫录》:“韦仆射巨源,有烧尾宴食单。”陶穀《清异录·饮食门》:“韦巨源拜尚书令,上烧尾食,其家故书中尚有食帐。今择奇异者略记。”按:食帐,即食单,皆俗语也。所列凡五十八品,第二十五为赐绯含香粽子。

  粔籹〓《楚词·招魂》:“粔籹蜜饵,有餦餭些。”王逸注:“粔,音巨。籹,音女。言以蜜和米面,熬煎作粔籹,捣黍作饵,又有美饧,众味甘美也。”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第八十二》:“膏环,一名粔籹。用秫稻米屑,水蜜溲之,强泽如汤饼面。手搦圈,可长八寸许。屈令两头相就,膏油煮之。”杨慎《升庵外集》:“山林供曰,《楚词》此句自是三品。‘粔籹’乃蜜面之干者,十月间炉饼也。蜜饵乃蜜面少润者,七夕蜜食也。餦餭,乃寒食寒具也。”按:三说不同,未详孰是。

  牢丸〓束皙《饼赋》:“其可以通冬达夏,终岁常施。四时从用,无所不宜。惟牢丸乎?尔乃重罗之面,尘飞雪白。胶黏筋䵑,溔液柔泽。肉则羊膀豕胁,脂肤相半。脔如蝇首,珠连砾散。姜枝葱本,萃缕切判。辛桂挫末,椒兰是伴。和盐漉豉,揽和胶乱。于是火盛汤涌,猛气蒸作。攘衣振掌,握搦拊抟。面弥离于指端,手萦回而交错。纷纷驳驳,星纷雹落。笼无遗肉,饼无留面。姝媮别敕,薄而不绽。嶲嶲和和,䑋色外见。柔如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飞散而远遍。”按:《历代赋汇》载此赋不完,且多讹字,此从宋祝穆《事文类聚》本。王志坚《表异录》曰:“束皙《饼赋》,有‘牢丸’之目,盖食具名也。《酉阳杂俎》‘有笼上牢丸,汤中牢丸’,即今之汤饼也。东坡诗用为‘牢九具’,误。”方以智《通雅》曰:“所谓笼上牢丸,乃馒头、扁食之类。汤中牢丸,乃今元宵、汤丸或水饺饵之类。”

  青箬〓李时珍《本草纲目·隰草部》:“箬生南方平泽,其根与茎皆似小竹,其节箨与叶皆似芦荻,而叶之面青背淡,柔而韧。新旧相代,四时常青。南人取叶作笠,及裹茶盐、包米粽。”

  黄粱〓《礼·曲礼下》:“粱曰芗萁。”孔颖达疏:“粱,谓白粱、黄粱也。”《楚辞·招魂》:“稻粢穱麦,挐黄粱些。”

  控抟〓贾谊《鵩鸟赋》:“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李善注:“孟康曰:‘控,引也。抟,持也。’”

  开铛〓丁庆《集韵·平声四》:“铛,楚耕切,釜属,通作□。”

  解箨〓鲍照《采桑》诗:“晚篁初解箨。”

  觚棱〓班固《西都赋》:“设璧门之凤阙,上觚棱而栖金爵。”李善注:“《汉书音义》,应劭曰:觚,八觚有隅者也,音孤。《说文》曰:棱,柧也。柧与觚同棱,落登切。”史游《急就篇》,颜师古注:“觚者,学书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盖简属也。孔子叹觚,即此之谓。觚形或六面或八面,皆可书。觚者,棱也,以有棱角,故谓之觚。”

  益智〓见四卷《角黍》诗。

  加餐〓蔡邕《尚书诘状自陈表》:“惟陛下加餐,为百姓自爱。”杜甫《垂老别》:“还闻劝加餐。”

  蒲叶 榴花〓并见四卷《角黍》诗。

  湘累〓《前汉书·扬雄传上》:“因江潭而往记兮,钦吊楚之湘累。”注:李奇曰:“诸不以罪死曰‘累’。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累’也。”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诗:“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