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纪昀 > 李商隐诗说 | 上页 下页
杏花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
  异乡今暂赏,脉脉岂无恩?
  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
  为含无限意,遂到不胜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
  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
  终应催竹叶,先拟咏《桃根》。
  莫学啼成血,从教梦寄魂。
  吴王采香径,失路入烟村。

  何以不取《杏花》也?

  曰:通首以杏花寄感,然无一字切杏,即改题作桃李亦得。“援少”二句亦是秋意非春意,皆是病痛。“镜拂”以下气格不甚大方,亦不免强弩之末,独前半笔力浑脱,小可观耳。

  问:无一字切题是一病矣,然则咏物必故实点缀及刻画形似乎?

  曰:不然。故实不废也。必以故实为工,则“盘中磊落笛中哀”,罗隐之咏梅矣。刻画亦不废也。必以刻画为工,则“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石延年之咏梅矣。此诗在不合作长律耳。小诗以空笔取神者,如“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在绝句可也;“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在八句之律亦可也。长篇能通身如是乎?不为故实刻画,则必落空矣,咏物者不可不知。

  问:“仙子”二句恐是俗格?

  曰:二句若是赞杏花则俗,与下二句相连,写沦落之感则不俗。言各有当,未可以一例概之,看诗亦须通篇合看耳。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