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萧绎 > 金楼子 | 上页 下页
提要


  臣等谨案:

  金楼子六卷,梁孝元皇帝撰。《梁书》本纪称帝“博总群书,著述词章,多行于世”。其在藩时,尝自号金楼子,因以名书。《隋书·经籍志》、《唐书》、《宋史·艺文志》俱载其目,为二十卷。晁公武《读书志》谓其书十五篇,是宋代尚无阙佚。至宋濂《诸子辨》、胡应麟《九流绪论》所列子部,皆不及是书,知明初渐已湮没,明季遂竟散亡。故马骕撰《绎史》,征采最博,亦自谓未见传本,仅从他书摭录数条也。今检《永乐大典》各韵,尚颇载其遗文。核其所据,乃元至正间刊本,勘验序目,均为完备。惟所列仅十四篇,与晁公武十五篇之数不合。其《二南五霸》一篇,与《说蕃》篇文多复见,或传刻者乱其目而反佚其本篇欤?

  又《永乐大典》诠次无法,割裂破碎,有非一篇而误合者,有割缀别卷而本篇反遗之者。其篇端序述亦惟戒子、后妃、捷对、志怪四篇尚存,余皆脱逸。然中间兴王、戒子、聚书、说蕃、立言、著书、捷对、志怪八篇皆首尾完整,其他文虽搀乱,而幸其标目分明,尚可排比成帙。谨详加裒缀,参考互订,厘为六卷。其书于古今闻见事迹,治忽贞邪,咸为苞载,附以议论,劝戒兼资,盖亦杂家之流。而当时周秦异书未尽亡佚,其所征引,如“许由之父名耳”,“兄弟七人,十九而隐”,“成汤凡有七号”之类,皆史外轶闻,他书未见。又立言、聚书、著书诸篇,自表其撰述之勤,所纪典藉源流,亦可补诸书所未备。惟永明以后,艳语盛行,此书亦文格绮靡,不出彼时风气。其故为古奥,如纪始安王遥光一节,句读难施,又成变体。至于自称“五百年运,余何敢让”,俨然上比孔子,尤为不经。是则瑕瑜不掩,固不必曲为讳尔。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