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徐陵 > 徐孝穆集笺注 | 上页 下页
劝进梁元帝表


  〔《梁书》:大宝二年五月,湘东王绎命王僧辩等东击侯景。十月,太宗崩,侯景僭位。其明年二月,王僧辩平侯景,奉表劝进。答曰:“淮海长鲸,虽云授首;襄阳短狐,未全革面。太平玉烛,尔乃议之。”五月,司空南平王恪等复劝进,湘东王犹不受。八月,兼散骑常侍、聘魏使徐陵于邺奉表劝进。九月,四方征镇王公卿士复劝称尊号,犹谦让未许,表三上,乃从之。十一月丙子,即皇帝位于江陵,诏改太清六年为承圣元年。〕

  臣闻封唐有圣,还承帝喾之家。〔帝王世纪帝喾崩挚于兄弟最长得登帝位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后政微弱而唐侯德盛乃造唐而致禅〕

  居代维贤,终纂高皇之祚。〔汉书诸吕既诛诸大臣谋曰代王高帝子最长仁孝宽厚乃迎立之〕

  无为称于革舄,〔汉书东方朔曰孝文皇帝身衣弋绨之衣履革舄〕

  至治表于垂衣。〔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而拨乱反正,非间前古。〔汉高帝纪群臣曰帝拨乱世反之正〕

  至如金行重,作〔晋五行志董养曰白者金色国之行也中兴书有晋金行奄君四海〕

  源出东莞。〔晋书元帝父琅邪恭玉觐祖琅邪武王仙武帝践祚封东莞郡王〕

  炎运犹兴,〔汉高帝赞汉承尧运协于火德〕

  枝分南顿。〔后汉光武纪南顿令钦生光武〕

  岂得掩显姓于轩辕,〔帝王世纪黄帝二十四子得姓者十四人皇甫谧曰黄帝居轩辕之邱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非才子于颛顼。〔在传颛顼氏有不才子天下之人谓之梼杌〕

  莫不因时多难,〔左传司马侯曰或多难以固其国〕

  俱继神宗者也。〔书大禹谟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

  伏惟陛下出震等于勋华,鸣谦同于旦奭。握图〔一作“褒”〕秉钺,〔《春秋合诚图》:“黄帝游玄扈洛水上,凤皇衔图置帝前,帝再拜受图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胡渭生曰:“孝经援神契:‘舜龙颜重瞳,大口,手握褒’。宋均注:‘手中有褒字’。”〕

  将在御天。〔《易》:“时乘六龙以御天。”〕

  玉胜珠衡,〔《春秋命历序》:“神农戴玉理。”宋均曰:“玉理,玉英、玉胜也。”《孝经·援神契》:“伏羲天日山准、日角而连珠衡。”注:“衡中有骨,表如连珠,象玉衡星。”汉书音义:“眉上曰衡。”徐树本曰:“海录碎事:‘颜渊山庭日角,曾子珠衡犀角’。”〕

  先彰元后。〔《书》:“元后作民父母。”〕

  神祗所命,非惟大室之祥。〔《左传》:楚共王无冢适,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乃与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压纽。〕

  图牒斯归,何止尧门之瑞。〔班固《典引》:应图合牒,穷祥极瑞。汉书:李倢仔居钧弋宫,生昭帝,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昔闻尧十四月而生,今钧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南史》:元帝讳绎,武帝第七子也。帝梦眇目僧执香炉,称托生王宫。及生帝,举室中非常香,有紫胞之异。封湘东王,镇江陵。 任臣曰:《梁书》:“元帝背生黑子,巫媪见曰:‘此大贵兆,当不可言’。”〕

  若夫大孝,圣人之心;《中庸》,君子之德。〔见《中庸》〕

  固以作训生民,贻风多士。一日二日,研览万几,允文允武,包罗群艺。〔见《书》〕

  拟兹三大,〔《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宾是四门。〔《舜典》:“宾于四门。”〕

  历试诸难,〔《书序》:“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

  咸熙庶绩。〔见《书》。〕

  斯无间而称也,〔《论语》:“禹,吾无间然矣。”《南史》:“累迁镇西将军、都督、荆州刺史,机务烦多,军书羽檄,文章诏诰,点毫便就,殆不游手。”〕

  自无妄为象。〔《系辞》:“无妄灾也。”〕

  钟祸上京,枭獍虔刘。〔《晋书》:崔懿之谓靳准曰:“汝心如枭獍,必为国患。”《左传》:吕相绝秦曰:“虔刘我边垂。”〕

  宗社荡坠,铜头铁额,兴暴皇年。〔《鱼龙河图》:“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威震天下。”〕

  封豨修虵,行灾中国。〔《左传》:申包胥曰:“吴为封豖长蛇,以荐食上国。”〕

  灵星所宅,〔《汉·郊祀志》:“三星为泰乙鏠旗,命曰灵旗,为兵祷,太史奉以指所伐国。”〕

  下武其兴。〔《诗》:“下武维周。”〕

  望紫极而行号,〔《尔雅》:“北极谓之北辰。”《春秋合诚图》:“北辰,其星五,在紫微中。” 渭生曰:《汉书》:“李寻曰:‘紫宫极枢,通位帝纪’。”刘琨《劝进表》:“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

  瞻丹陵而殒恸。〔帝王世纪尧母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南史东魏高欢卒侯景与高澄不协奉表以河南十三州降梁遂据寿阳作乱攻陷台城〕

  家冤将报,天赐黄鸟之旗。〔《墨子》:“天锡武王黄鸟之旗。”〕

  国害宜诛,神奉玄狐之箓。〔《黄帝出军决》:“帝伐蚩尤,乃睡,梦西王母遣道人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南史》:“王僧辩讨侯景,次于天雷。军人杜棱梦雷池君、周、何二神,乘朱航,陈甲仗,称下讨侯景。”〕

  克李轶于河津,〔《后汉书》:“冯异为孟津将军,军河上,以拒朱鲔、李轶等。初,轶与光武首结谋约,及更始立,反共陷伯升,欲降不自安,乃与异通书,光武故宣露之。鲔怒,杀轶。”〕

  征陶谦于海岱。〔《魏志》:曹操父嵩,避难在琅邪,操迎之。嵩辎重百余两,陶谦别将守阴平,掩袭嵩于华费间,杀之。操引兵击谦,攻拔十余城,皆屠之。南史:武帝为景所制,忧愤成疾,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又立简文帝,寻使彭儁进上囊而弑之。〕

  滕公拥树,雄气方严。〔《汉书》:“夏侯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项羽大破汉军,汉王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蹳两儿弃之。婴常收载行,面雍树驰,卒得脱。”〕

  张绣交兵,风神弥勇。〔《魏志》:“张绣与曹操战,杀操长子昂,操中流矢,败走。”《南史》:“世子方等讨河东王誉,军败,死之。”〕

  忠诚贯于日月,〔渭生曰:《战国策》:“唐雎曰:‘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此皆有志之士,怀怒未发,休祲见于天’。”〕

  孝义感于冰霜。〔冰霜,用王祥、邹衍事。〕

  如雷如霆,〔见《诗》。〕

  非貔非虎。〔《牧誓》:“尚桓桓,如虎如貔。”〕

  前驱効命,〔《诗》:“为王前驱。”〕

  元恶斯歼。〔《胤征》:“歼厥渠魁。”〕

  既挂胆于西州,〔《世说》:姜维死时见剖,胆大如斗。〕

  方燃脐于东市。〔《后汉书》:董卓筑坞于郿,号“万岁坞。”及诛,暴尸于市。守吏为大炷,置脐中燃之,光明达曙。〕

  蚩尤三冢,宁谓严诛。〔《云笈七签·轩辕本纪》:“所杀蚩尤,身首异处,帝闵之,令葬其首冢于寿张,其肩膂冢在山阳,其髀冢在巨鹿。”〕

  王莽千剸,非云明罚。〔《汉·王莽传》:“莽在渐台,商人杜吴杀莽,校尉公宾就斩首,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之,传首诣宛。”陈沂震曰:“《礼记》:‘公侯有罪则歼剸’”〕

  青羌赤狄,〔《英雄记》:“董卓说校尉贾龙击刘焉,焉出青羌与战。”《通鉴注》:“青羌,羌之一种。”《汉书》:“晋文公攘戎狄,居西河圁、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

  同畀豺狼。〔《诗》:“投畀豺虎。”〕

  胡服夷言,〔《赵世家》:“武灵王胡服骑射。”《左传》:“卫侯辄归效夷言。”〕

  咸为京观。〔《左传》:楚子曰:“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于是乎有京观。”《南史》:王僧辩入据建康,侯景奔吴,羊侃子鹍杀景,送尸建康,传首江陵,暴尸于市,民争食之,并骨皆尽。〕

  邦畿济济,还见隆平;宗祀愔愔,方承多福。〔《诗》:“邦畿千里。”又:“济济多士。”班固《东都赋》:“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治焉。”《孝经》:“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束晢《补亡诗》:愔愔我王,绍文之绪。善曰:《左传》:“祈招之愔愔。”杜预曰:愔愔,安和貌。《诗》:“绥以多福。”〕

  自氤氲混沌之世,骊连栗陆之君。〔《系辞》:“天地絪缊,万物化生。”《三皇本纪》:“自人皇以后,有五龙氏、燧人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卷须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盖三皇已来有天下者之号。”〕

  卦起龙图,〔《三皇本纪》:“宓牺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始画八卦。”〕

  文因鸟迹。〔晋卫恒《书势》:“黄帝之史沮诵、苍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

  云师火帝,非无战阵之风。〔《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五帝本纪》:“黄帝轩辕氏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尧誓汤征,咸用干戈之道。〔《大禹谟》:“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仲虺之诰》:“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星躔东井,时破崤潼。〔《汉书》:“汉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东井,秦之分野。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奉皇帝玺,降于轵道傍。”〕

  雷震南阳,初平寻邑。〔《后汉·光武纪》:“世祖奔二公阵,二公兵走北,杀司徒王寻。昆阳城中兵亦鼓噪而出。会大风雷雨,二公大众遂溃。”〕

  未有援三灵之已坠,〔《文选注》:“三灵,天、地、人也。”〕

  救四海之群飞。〔扬雄《剧秦美新》:“海水群飞。”注:“喻大乱也。”〕

  赫赫明明,龚行天罚。〔见《书》。〕

  如当今之盛者也。于是卿云似盖,晨暎姚乡。〔《吕氏春秋》:虞舜卿《云歌》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孔安国曰:“瞽叟妻握登见大虹,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

  甘露如珠,朝垂原寝。〔《后汉书》:“明帝永平中,甘露降于原陵。”按:光武葬于原陵。〕

  芝房感德,咸出铜池。〔《汉书》:“武帝作芝房之歌。”又“宣帝时,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

  蓂荚伺晨,无劳银箭。〔《帝王世纪》:尧时有草夹阶而生,随月生死,以占日月之数,名曰蓂荚。尸子:使鸡伺晨。陆陲《新漏刻铭》云:“每旦晨兴,属传漏之音,聴鸡人之响。”又“金徒抱箭。”《南史》:天宝二年十月辛丑朔,紫云如盖,临江陵城。〕

  重以东渐玄菟,〔《汉·武帝纪》:“朝鲜斩其王右渠降,以其地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郡。”〕

  西踰白狼。〔《晋地理志》:“高云以并州刺史领白狼。”〕

  高柳生风,〔《后汉·郡国志》:“代郡十一城,一名高柳。”〕

  扶桑衔日。〔《十洲记》:扶桑在碧海中,树长数千里,一千余围。张尚玠曰:《淮南子》:“日拂于扶桑。”〕

  莫不编名属国,归贡鸿胪。〔《后汉·百官志》:“承秦有典属国,别主四方夷狄朝贡侍子,成帝省并于大鸿胪。”〕

  荒服来宾,〔《国语》:“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遐迩同庆。〔《南史》:“大宝二年九月己亥,盘盘国献驯象。”〕

  其文昭武穆,〔《左传》:富辰曰:“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

  跗萼也如彼。〔《诗》:“常棣之华,鄂不韚韚。”笺:“承华者曰鄂。跗,鄂足也。”〕

  地平天成,〔《书》:“地平天成。”〕

  功业也如此。久应旁求掌故,〔汉《旧仪》:“太常博士弟子试射策,中乙科,补掌故。”司马相如《封禅文》:“宜命掌故悉奏其仪而览焉。”〕

  咨询天官。〔《周礼》:天官冢宰。〕

  斟酌繁昌,〔《魏志》:“文帝受禅,为坛于繁阳。黄初元年,改颍阴之繁阳亭为繁昌县。”〕

  经营高邑。〔《后汉·光武纪》:“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即皇帝位,因改鄗曰高邑。”〕

  宗王启霸,非劳武德之侯;〔《魏志·明帝纪》:“帝讳叡,年十五,封武德侯,黄初七年,立为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

  清跸无虞,何事长安之邸。〔《中华古今注》:“秦制,出警入跸。”《后汉·安帝纪》:“帝父清河孝王庆,殇帝崩,太后与兄车骑将军邓隲定策,拜帝为长安侯,即皇帝位。”〕

  扬龙旂以飨帝,〔《鲁颂》:“龙旂承祀。”〕

  御凤扆以承天。〔《周礼·掌次职》:“王太旅上帝,则张毡案,设皇邸。”郑司农曰:“皇,羽覆上。邸,后板也。”玄谓后板,屏风与?染羽象凤皇羽色以为之。疏:“言后板者,谓为大方板于坐后,画为斧文。言屏风者,据汉法混之。”〕

  历数在躬,〔《大禹谟》:帝曰:“天之历数在汝躬。”〕

  畴咨为让。〔《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去月二十日,兼散骑常侍柳晖等至邺。〔《齐神武帝纪》:“神武以孝武既西,恐逼崤陜,洛阳复在河外,接近梁境,如向晋阳,形势不能相接,乃议迁邺。”〕

  伏承圣旨谦冲,为而不宰。〔《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宰,是谓玄德。”〕

  或云洛阳未复,〔杜氏《通典》:“魏文帝受禅后,修洛阳宫室,权都许昌。宫殿狭小,元日于城南立毡殿,青帷以为门,设乐飨食。后迁洛阳,依汉旧事。”〕

  函谷无泥。〔见《乐府》。〕

  旋驾金陵,〔《初学记》:“江宁县,楚之金陵邑也,吴、晋、宋、齐、梁、陈六代都之。”〕

  方膺天眷。〔《南史》:“十一月丙子,帝即位于江陵,下诏将还建康,胡僧佑等谏止之。”〕

  愚谓大庭、少昊,非有定居。〔《左传注》:杜预曰:“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帝王世纪》:“少昊帝名挚,降居江水,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号金天氏。”〕

  汉祖殷宗,皆无恒宅。〔《汉·高帝纪》:“帝西都洛阳,戍卒娄敬说上都关中,张良劝上,是曰车驾西都长安。”《殷本纪》: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居西亳,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

  登封岱岳,且署明堂。〔《汉武帝纪》:“上登封泰山,降坐明堂。” 陈锷曰:“《孝经援神契》:‘明堂者,天子布政之宫,上员下方,八窗四闼,在国之阳’。” 兆宽曰:“《大戴礼》明堂凡有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总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

  巡狩荆州,时行司隶。〔《后汉·窦武传》:桓帝巡狩南阳,以武府掾胡腾为护驾从事。腾上言:“臣请以荆州刺史比司隶校尉,臣自同都官从事。”帝从之。自是肃然,莫敢妄有干欲。〕

  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宫。〔《蜀志》:诸葛亮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

  南望牛头,方称天阙。〔《一统志》:牛头山,在应天府,一名牛首山,有二峰,东西相对。晋元帝初作宫殿,王导指双峰曰:“此天阙也。”故又名天阙山。〕

  抑又闻之,玄圭既锡。〔《禹贡》:“禹锡玄圭。”〕

  苍玉无陈。〔《周礼》:“大宗伯之职,苍玉礼天,黄琮礼地。”〕

  乃棫朴之愆期,〔《诗》:“芃芃棫朴。”〕

  非包茅之不贡。〔《左传》:管仲对楚曰:“尔贡苞茅不入,寡人是征。”〕

  云和之瑟,久废甘泉;孙竹之管,无闻方泽。〔《周礼·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则天神皆降。孙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则地示皆出。”《汉·郊祀志》:“武帝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泰乙诸鬼神,置祭具以致天神。”〕

  岂不惧欤?伏愿陛下因百姓之心,振万邦之命。〔贾逵《国语注》:“振,救也。”〕

  岂可逡巡固让,〔《公羊传》:“齐侯逡巡而谢。” 树敏曰:《汉·外戚传》耿育疏:“太伯见历知适,逡循固让。”〕

  方求石户之农。〔皇甫谧《高士传》:“石户之农与舜为友,舜以天下让之,石户夫负妻戴,携子入海。”〕

  高谢为君,〔左思《魏都赋》:“高谢万邦。”〕

  徒引箕山之客。〔《高士传》:“许由字武仲,闻尧致天下而让焉,乃遯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

  未知上德之不德,惟见圣人之不仁。〔《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又:“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率土翘瞻,〔《诗》:“率土之滨。”《广雅》:“翘,举也。”〕

  苍生何望?〔《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昔苏季、张仪违乡负俗,尚复招三方以事赵,请六国以尊秦。〔《史记·苏秦传》: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人。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行过雒阳,车骑辎重拟于王者。秦喟然叹曰:“使吾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张仪传》:“仪,魏人也。入秦,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汉书》武帝诏:“士或有负俗之累。”会稽典录:“范蠡,字少伯,越之上将军也。本是楚宛三户人,佯狂倜傥负俗。”李斯《上秦王书》:“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

  况臣等显奉皇华,〔《诗·皇皇者华》,遣使臣之诗也。〕

  亲承朝命。珪璋特达,〔《聘义》:“以珪璋聘,重礼也。”〕

  通聘河阳。〔曹植《送应氏诗》:“置酒此河阳。”《晋·地理志》:“河内郡领河阳县。”〕

  貂珥雍容,〔《汉官》云:“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汉因之。皆银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貂珰。”〕

  寻盟漳水。〔《左传》:“会于葵邱,寻盟,且修好也。”《魏都赋》:“北临漳滏。”〕

  加牢贬馆,〔《左传》:“士鞅来聘,加四牢焉,为十一牢。”〕

  随世污隆。〔《礼记》:“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

  瞻望乡关,诚均休戚。〔卢谌诗:义等休戚。〕

  但轻生不造,〔谢朓诗:“轻生谅昭洒。”《诗》:“遭家不造。”〕

  命与时乖。忝一介之行人,同三危之远摈。〔《左传》:晋行人子员对郑曰:“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禹贡》:三危既宅。注:“三危在雍州之西南境,即舜窜三苗之地。山有三峰,高嵸甚危,故名三危。”本传:太清三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陵,累求复命,终拘留不遣。〕

  承间内殿,事绝耿弇之恩。〔《后汉书》:萧王幸温明殿,耿弇请间曰:“王郎虽破,天下兵革乃始耳。圣公败必不久。”王曰:“卿勿妄言,我告斩卿。”弇曰:“大王哀厚弇如父子,故敢披赤心耳。”〕

  封奏边城,私等刘琨之哭。〔《晋书》:“刘琨、段匹磾相与歃血同盟,翼戴晋室,遣右司马温峤奉表诣建康劝进。”〕

  不胜区区之至,谨拜表以闻。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