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徐陵 > 徐孝穆集笺注 | 上页 下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


  〔《梁宗室传》:“萧明,字靖通,长沙王懿之子也。封贞阳侯。王僧辩纳之,改承圣四年为天成元年。及陈霸先杀僧辩,复奉晋安王,以明为太傅。明年,齐人征明,霸先遣使送明,疽发背死。后齐文宣遣兵纳永嘉王庄主梁祀,追谥明曰闵皇帝。”《南史》:“王僧辩,字君才,承圣三年二月,诏以僧辩为太尉、车骑大将军。”〕

  昔自天狼炳曜,非无战阵之风;参虎扬芒,便有干戈之务。〔《天官书》:“参为白虎,三星直者,是为衡石。下有三星,兑,曰罚,为斩艾事。其东有大星曰狼,狼角变色,多盗贼。”〕

  至于夏钟夷羿,〔《左传》:魏庄子曰:“昔有夏之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人而代夏政。”〕

  周厄犬戎,〔《周本纪》:“申侯与绘、西夷犬戎攻幽王,杀之骊山下。”《索隐》曰:“在新丰县南,故骊戎国也。”〕

  汉委珠囊,〔《初学记》郑玄注“日月遗其珠囊”云:“珠谓五星。遗其珠囊者,日月失度也。”〕

  秦亡宝镜,〔《尚书·考灵耀》:“秦失金镜。”郑玄注:“金镜,喻明道也。”〕

  彰于史籍,可得而闻。未有国家歼危,遂若当今者也。我大梁膺龙图而受命,〔《帝王世纪》:“神农本起烈山,故曰烈山氐,一曰厉山氏,黄帝代之,于时河出龙图。”〕

  御凤邸以承天。〔见《劝进表》。〕

  轩顼比于诸侯,〔《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注:《索隐》曰:“降,下也。言帝子为诸侯。”〕

  汤武方于儿戏。〔《汉书》:文帝曰:“向者霸上棘门,如儿戏耳。”〕

  三光有乂,〔见《劝进表》。〕

  四海无波。〔《韩诗外传》:成王时,有越裳氏,重三译而朝,曰:“天之不迅风雨,海之不波溢也,三年于兹矣。意者中国有圣人乎?盍往朝之。”〕

  灵贶咸臻,〔《后汉·光武赞》:“灵贶自甄。”〕

  表里禔福。〔颜延年《诗序》:“上膺万寿,下禔百福。”〕

  非日非月,苍生仰其照临。〔《诗》:“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如云如雨,天下蒙其恩荫。〔《易》:“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而屯亨有数,〔《易·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剥极为灾;〔《后汉·董卓传赞》:“过剥成灾。”〕

  枭獍豺狼,〔《晋·崔懿之》传:懿之谓靳准曰:“汝心如枭獍,必为国患。”《后汉书》:张纲迁侍御史,埋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遂奏大将军梁冀兄弟罪恶,京师震悚。〕

  肆逞凶逆。后主诞资上圣,光启中兴;大翦仇雠,〔《左传》:“今令尹不寻诸仇雠。”〕

  方平宗社。〔谓元帝灭侯景。〕

  虽复潇湘举斧,〔《梁元帝集》敕王僧辩曰:“黑泰违盟,忽便举斧。” 树谷曰:《南史》:“王琳为湘州,自疑及祸,使长史陆纳率部曲赴州,身诣江陵王下琳吏。纳据湘州以叛,王僧辩、萧循等讨平之。”〕

  庸蜀弯弓。〔《汉·匈奴传》:“士能弯弓。”炯曰:南史武陵王纪,武帝第八子也。大宝二年,僭号于蜀,率众东下,王僧辩、陆法和等讨平之。〕

  凡厥凶徒,谁不歼扑?岂图天未悔祸,丧乱荐臻,羌虏无厌,乘此多难,虔刘我南国,荡覆我西京。〔谓于谨陷江陵。〕

  奉闻惊号,肝胆崩溃。虽复金行版荡,火政沦亡。〔见《劝进表》。〕

  绿林青犊之群,〔《后汉书》:王莽末,新市人王匡、王凤及马武、王常、成丹等起兵,藏于绿林山中。又邓禹说大司马曰:“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

  黑山白马之卒。〔《魏志》:张燕慓悍,捷速过人,军中号为飞燕,众至百万,号曰黑山。《英雄记》:公孙瓒每闻边警,辄厉色作气。常乘白马,又选数十白马为骑射之士,号曰“白马义从。”胡人甚畏之,相告曰:“避白马长史。”〕

  八王故事,曾未混殽;〔《八王故事》,书名也,纪载晋事。按《晋书》,司马氏骨肉相残,政乱朝危,如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冋、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

  九州春秋,谁云祸乱。〔司马彪作《九州春秋》,纪汉末事。〕

  昔隆周徙播,皆凭晋郑之功;〔《左传》:“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强汉阽危,终假虚牟之力。〔《汉·高五王传》: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欲从中与大臣为内应,诛诸吕。〕

  今者武皇之子,无复一人,藐是孤孙,〔《北史·于谨传》:初,梁元帝于江陵嗣位,其兄子岳阳王詧时为雍州刺史,以梁元帝杀其兄誉,遂结隙,据襄阳来附,乃命谨出讨。〕

  还同三叛。〔《周本纪》:周公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

  等子颓而为暴,〔《左传》:卫师、燕师伐周,立子颓。郑伯遂以王归,处于栎。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遂纳王。〕

  同刘芳而入关。〔《汉纪》:刘芳,安定三川人,本姓卢。王莽末,天下咸思汉,芳由是诈自称武帝后,变姓名为刘文伯。后与三川属国羌胡起兵北边。〕

  乞命诸戎,势何支久?孤宗室之长,爰自布衣,〔《南史》:宣武王懿,东昏赐药,与弟融俱殒。又宣武之难,业与二弟俱逃匿免。〕

  皇运之初,弥承天德。何则?据鞍辍哭,虽绍霸图,〔《吴书》:孙策为许贡客所害,权悲号未见事。张昭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乃易权服,扶上马,使出巡军。按:策追谥长沙桓王。〕

  独居掩涕,终讨家怨。〔《后汉书》:光武长兄演,字伯升,为更始所害。光武自演死,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

  孤二三昆季,〔按《南史》:懿长子业,字静旷。业弟藻,字靖艺。藻弟猷。猷弟朗,字靖彻。朗弟明也。〕

  方矢戴天,〔《礼记》:父之雠,弗与共戴天。〕

  被此恩慈,如何酬答?所以徐彭之役,不吝轻躯,〔《梁·萧渊明传》:武帝既纳侯景,大举北侵,诏督诸军趣彭城。渊明师次吕梁十八里,作寒山堰以灌彭城,水及于堞,不没者三版。〕

  哀荷之诚,久闻朝听。〔《南史》:魏人求和亲,以贞阳侯换侯景。〕

  况复邦家不造,〔见劝进表。〕

  至此横流。〔《孟子》:“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详卷四。〕

  宗社无依,何所逃责?〔班固《诸侯王表》:“有逃责之台,被窃鈇之言,然天下谓之共主,强大弗之敢倾。”〕

  因以提戈负剑,〔《晋中兴书》:“桓温父被害,温枕戈泣血经年,乃提刀直进,手刃仇人。”《刺客传》:王负剑!胡案:荆轲刺秦故事。〕

  卧泣行号。〔《说文》:“泣,无声出涕也。”《左传》:“号而出之。”注:“号,哭也。”〕

  言念荆巫,〔张载诗:西瞻岷山岭,嵯峨似荆巫。〕

  志雪雠耻。〔《史记·自序》:为弱燕报强齐之雠,雪其先君之耻。〕

  大齐观书有洛,辑瑞荣河;〔《尚书中候》:成王观于洛河,沈璧礼毕,王退俟至于日昧,荣光并出,休气塞河,青云浮洛,青龙临坛,衔圆甲之图,吐之而出。〕

  功格苍旻,德满天地。慈孝之道,通于百灵;〔《抱朴子》:黄帝役使百灵。〕

  仁信之风,覃于万国。〔《易》:“万国咸宁。”〕

  是以日月所照,舟车所通,〔见《中庸》。〕

  候海水以来宾,〔注见上。〕

  瞻苍云以奉贡。〔《十洲记》:天汉三年,月氐献神香,使者曰:“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意中国有好道君,故搜奇异而献神香。”〕

  自昔轩、农炎、昊,曾无宣国之规;虞、夏、商、周,非有伐戎之略。岂知华夷仰德,远近同心,谷价无尧汤之忧,〔汉鼌错《论贵粟》:“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

  粮储同水火之贱。〔《孟子》:“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精兵利器,势勇雷霆。〔《汉·英布传》:“布兵精甚。” 树敏曰:后汉虞诩传:“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诗:“如霆如雷。”〕

  天马龙媒,量比山谷。〔《汉·礼乐志》:“天马徕,龙之媒。” 树声曰:《货殖传》:“乌氏求奇缯物,间献戎王。戎王予畜,畜至用谷量牛马。”〕

  斯固开辟以来未之有也。至于亲邻之道,夙契逾深,无改曩怀,增感弥笃。以为兴亡继绝,〔见《论语》。〕

  事炳前经,推择庸虚,命守宗禩。方欲仰凭神武,清我寇雠,旨喻难违,诸怀更恧。明公诞膺时运,光赞本朝,勒瑞姜璜,〔《尚书·中候》:王至磻溪之水,吕尚钓于崖,王下拜,尚答曰:“得玉璜,刻曰:‘姬受命,吕佐检,德来昌来提,撰尔雒钤,报在齐’。及佐周克殷,封于齐。”〕

  书名何鼎。〔梁虞荔《鼎铭》:萧何为丞相,铸一鼎,自表其功,其文曰“纪功鼎。”〕

  故以通期管乐,〔《蜀志》:诸葛亮,琅邪人,躬耕南阳,自比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先主凡三顾,乃见。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冥契风云,〔《世说》:支道林丧法虔之后,谓人曰:“冥契既逝,兆宫曰魏。”吴质笺:“臣幸得值风云之会。”〕

  戮不世之渠凶,歼滔天之巨寇。〔《尧典》:“共工象恭滔天。”〕

  重以三湘放命,〔《寰宇记》:“湘潭、湘乡、湘源,是为三湘。”《书》:“鲧方命圯族。”〕

  七国连从。〔见劝进表。〕

  征旅东西,必翦妖逆。虽复栈道木阁,田单之奉旧齐;〔《战国策》:貂勃谓齐王曰:“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今国已定,民已安矣。”王乃曰:“单单,且婴儿之计不为此。”〕

  绾玺将兵,周勃之扶隆汉。〔《汉书》:薄太后谓文帝曰:“绛侯始诛诸吕,绾皇帝玺,将北军。”〕

  中宗佐命,俱画丹青;〔《汉书》:“宣帝以戎狄宾服,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霍光至苏武凡十一人。”〕

  光武功臣,皆悬星象。〔《后汉书》:“明帝思中兴功臣,乃图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范晔论:“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

  非貔非虎之封,〔《书》:“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

  同心同德之劳。〔《书》:“予有臣三千,同心同德。”〕

  校彼功庸,曾何髣髴。但与存与亡,期于体国。〔《书·仲虺之诰》:“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丧君有君,宁庸无主。〔《左传》:吕甥曰:“征缮以辅孺子,诸侯闻之,丧君有君。”〕

  夙承所立,犹则孱蒙。天步方难,〔《诗》:“天步艰难。”〕

  宁可弘济。自淹留大国,志荷恩私,朝夕宫闱,预奉颜色,黄河白日,亟亶诚言。〔《左传》:晋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又:殖绰顾曰:“为私誓。”州绰曰:“有如日。”〕

  分灾恤患,事非虚旨。〔《左传》:“凡诸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但善相小国,终资大贤。〔《左传》:“君子谓合左师善守先代,子产善相小国。”〕

  定我邦家,繄公是赖。淮流不竭,岂独琅邪。〔《晋书》:淮发源屈曲,不类人工。王导使郭璞筮之,曰:“淮水绝,王氏灭。”〕

  望能喻此衷怀,思之无忽。近陆居士有启,陈其祸乱。〔《北史·陆法和传》:“法和不称臣,其启文朱印名上,自称居士。初仕梁元帝,江陵陷,入齐。”〕

  朝旨即命河东〔疑作“清河。”按《齐书》:清河王岳,字洪略,高祖从父弟也。太昌初,封清河郡公。天保初,进封清河郡王。〕

  王岳等勒率熊罴,便相抵赴,道阻且长,〔见《诗》。〕

  虽无之及。所闻西浮夏首,〔《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

  便当险隘之冲;南扞巴陵,方拒窥窬之寇。〔《魏书》:公孙渊上书曰:“方今二敌窥窬。”〕

  上党王皇齐宠弟,是号宗英。〔《汉书·序传》:“礼乐是修,为汉宗英。”〕

  亲御戎轩,远于将送。〔《诗》:远于将之。《北史·齐文宣帝纪》:“天宝六年春,清河王岳度江克夏首,梁司徒郢州刺史陆法和请降,诏以贞阳侯萧明为梁主,遣尚书右仆射上党王涣送之江南。”尚玠曰:《齐神武诸子传》:“上党刚肃王涣,字敬寿,神武第七子也。力能扛鼎,材武绝伦,读书颇知梗概,而不甚耽习。”《隋书》:“冀州上党郡上党县。”注:“旧置上党郡。”〕

  裴侍中英起淮南贵族,兼事戎行,跃冀马者千群。〔《后汉·刘表传》:“冀马云屯。”〕

  披燕犀者万队,来自河阳,曾不旬日。持节、徐、武、潼三州诸军事、散骑常侍、明远将军、东徐州刺史、始兴郡开国侯湛海珍等。〔《梁书·武帝纪》:“太清三年,东徐州刺史湛海珍举州附于魏。”《隋书》:徐州彭城郡注:“旧置徐州。”下邳郡夏丘县,注:“后齐置,并置夏丘郡,寻立潼州。”下邳郡下邳县,注:“旧曰归政,置武州下邳郡,梁改县为下邳,置郡不改,改州曰东徐。”〕

  并前朝旧将,夙著勋庸,推毂海边,〔《汉·冯唐传》:“上古王者遣将也,跪而推毂。”〕

  属是丧乱。〔《诗》:“天降丧乱。”〕

  虽复投身有道,志雪朝怨,咸预戎行,共指乡国。江淮旧隶,悉已招携。〔《左传》:管仲曰:“招携以礼。”〕

  方禀英谟,共翦雠难。去月将晦,便届寿春。〔《隋书》:“扬州淮南郡领寿春县。”〕

  已具舟师,将临江浦。使人入境,行陈所怀。拨日觇光,〔未详。〕

  迟在还牍。当使宗祊有主,余同小白之勋。〔《左传》:宋司马子鱼曰:“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

  家国无虞,公保阿衡之贵。〔《诗·商颂》:“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何其美也,岂不休哉?!言念此私,但以号咽。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