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徐陵 > 徐孝穆集笺注 | 上页 下页
王台新咏序


  〔晋陆机《塘上行》:“发藻玉台下。”注:“玉台,以喻妇人之身。”〕

  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海录碎事》:“凌云台,魏文帝黄初三年筑。”又:“燕昭王好神仙,仙人甘宙与王登握日之台。”《史记·秦本记》:“戎王使由余麦聘穆公,示以宫室,引之登三休之台。”顾樵曰:《周书》:“宣帝既灭北齐,诏曰:‘伪齐或穿池运石,为山学海;或层台累构,概日凌云。’”〕

  万户千门,张衡之所曾赋。〔张衡《西京赋》:“闬庭诡异,门千户万。”〕

  周王璧台之上,〔《穆天子传》:盛姬,盛柏之子也。天子赐之上姬之长,是曰盛门。天子乃为之台,是曰重璧之台。〕

  汉帝金屋之中,〔《汉武故事》:帝为胶东王,年数岁,长公主问曰:儿欲得妇否?曰:欲得。指:阿娇好否?帝曰:若得阿娇,当作金屋贮之。〕

  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柙。〔《汉武故事》:上起神屋,前庭植玉树,以珊瑚为枝,碧玉为叶,花子青赤,以珠玉为之,空其中如小铃,鎗鎗有声。又以白珠为帘,玳瑁柙之。〕

  其中有丽人焉。其人也,五陵豪族,〔见《为王仪同表》。〕

  充选掖庭;〔《后汉·皇后纪纶》:汉法常因八月算民,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

  四姓良家,〔《北史》:“魏文帝宏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荣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四樵曰:《后汉书》:“明帝时,外戚樊氏、郭氏、殷氏、马氏,是为四姓小侯。非列侯,故曰小侯。”〕

  驰名永巷。〔《史记·范雎传》:“雎见昭王,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正义》曰:“永巷,宫中狱名也。宫中有长巷,故名焉。后改名掖庭。”〕

  亦有颍川新市,〔《晋书》:明穆庾皇后,颍川鄢陵人。后美姿仪。《后汉书》:光烈阴皇后,南阳新野人。帝常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按:新市,未详。〕

  河间观津,〔《三辅黄图》:《列仙传》曰:“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右手钩卷,姿色佳丽。武帝反其手,得玉钩而手展。”《汉·外戚传》:“孝文窦皇后,家在清河,亲早卒,葬观津。”师古曰:“观津,清河之县也。”〕

  本号娇娥,〔未详。按:左思《娇女诗》:“左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晢。”〕

  曾名巧笑。〔《中华古今注》:“殷巧笑,魏文帝宫人,始作紫粉拂面。”〕

  楚王宫内,无不推其细腰;〔《后汉·马廖传》:“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魏国佳人,俱言讶其纤手。〔《诗·魏风》:“掺掺女手,可以缝裳。”〕

  阅诗敦礼,非直东邻之自媒;〔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东家之子,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樵曰: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

  婉约风流,无异西施之被教。〔《越绝书》:“美人宫周五百九十步。土城者,陆门二,水门一。”今北坛利里邱土城,句践所习教美女西施、郑旦宫台也。女出于苎萝山。〕

  弟兄协律,自小学歌;〔见《答长孺书》。〕

  少长河阳,由来能舞。〔《汉·五行志》:“成帝为微行出逰,常与富平侯张放俱称富平侯家人。过河阳主,作乐,见舞者赵飞燕而幸之。”〕

  琵琶新曲,无待石崇;〔晋石崇《王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尔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故序之。”〕

  箜篌杂引,非因曹植。〔《汉书》:“塞南越,祷祠太乙后土,使乐人侯调作坎侯。”《乐府》有曹植箜篌引。〕

  传鼓瑟于杨家,〔《汉·杨恽传》:恽报孙会宗书曰:“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

  得吹箫于秦女。〔《列仙传》:“箫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寉。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乃妻焉,共随凤去。”〕

  至若宠闻长乐,陈后知而不平;〔《汉武故事》:“建章、长乐宫,皆辇道相属,悬栋飞阁,不由径路。”树谷曰:《汉书》:“卫子夫为平阳主讴者,帝祓霸上,还过平阳主,既饮,讴者进,帝独悦子夫。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还坐欢甚,主因奏子夫送入宫。陈皇后闻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后遂立为皇后。”〕

  画出天仙,阏氏览而遥妬。〔桓谭《新论》:“陈平为高帝解平城之围,言汉有好丽美女,为道其容貌天下无有,今困急,已驰便归迎取,欲进与单于。单于见此人,必大好爱之,爱之则阏氏日以远疏,不如及其未到,令汉得脱去,去亦不持女来矣。阏氏妇女,有妒媔之性,必憎恶而事去之。”〕

  且如东邻巧笑,来侍寝于更衣;〔注见上。〕

  西子微颦,将横陈于甲帐。〔《庄子·师金》曰:“西施病心而矉,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司马相如《好色赋》:“花容自献,玉体横陈。”《汉武故事》:“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御。”〕

  陪游馺娑,骋纤腰于结风;〔《关中记》:“建章宫中有馺娑殿。”《拾遗记》:“每轻风至,飞燕殆欲随风入水,帝以翠缨结飞燕之裾。”树谷曰:傅毅《舞赋序》:“激楚结风,阳阿之舞。”〕

  长乐鸳鸯,奏新声于度曲。〔见《杂曲》。〕

  妆鸣蝉之薄鬓,〔《中华古今注》:“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始制为蝉鬓,望之缥缈如蝉翼,故曰蝉鬓。”〕

  照堕马之垂鬟。〔《后汉·梁冀传》:“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

  反插金钿,〔龙辅《女红余志》:魏文帝陈巧笑挽髻,别无首饰,惟用圆顶金簪一只插之。文帝目曰:“玄云黯霭兮金星出。”吴筠诗:“莲花衔青雀,宝粟钿金虫。”〕

  横抽宝树。〔《后汉·舆服志》:皇后步揺,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

  南都石黛,〔《梁书》:“天监中,诏宫中作白妆青黛眉。”樵曰:《留青日记》:“广东始兴县溪中出石墨,妇女取以画眉,名画眉石。”〕

  最发双蛾。〔《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令作蛾眉惊鹤髻。〕

  北地燕脂,〔《古今注》:纣以红蓝花汁凝作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涂之作桃花妆。〕

  偏开两靥。〔曹植《洛神赋》:靥辅承权。注:靥,笑靥。权,颊也。〕

  亦有岭上仙童,分丸魏帝;〔《颜修内传》:桥顺二子,曰璋、曰瑞,师事仙人卢子基于隆虑山栖霞谷,服飞龙药一丸,千年不饥。故魏文帝诗曰:“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饥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两三日,身轻生羽翼。”〕

  腰中宝凤,授历轩辕。〔《汉·律历志》:黄帝使泠纶取竹嶰谷,制十二筩,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樵曰:汉书注:凤鸟氏为历正,轩辕黄帝受《河图》,作甲子岁记甲寅日记甲子〕

  金星与婺女争华,麝月共嫦娥竞爽。〔顾野王诗:“妆罢金星出。”晋杜预曰:“婺女为已嫁之女,织女为处女。”梁简文帝诗:“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张正见《艳歌行》:“裁金作小靥,散麝起微黄。”《酉阳杂俎》:“近代妆尚靥如射月,曰黄星靥。靥钿之名,盖自孙吴邓夫人也。”王充《论衡》:“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以奔月。”樵曰:《史记》:“婺女四星,天少府也,主布帛裁制嫁娶。”〕

  惊鸾冶袖,时飘韩掾之香;〔《北堂书钞》:袁宏赋云:“舞回鸾以纡袖。”《世说》: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女于青琐中见寿,悦之,与之通。充见女盛自拂拭,又闻寿有异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著人衣,历月不歇。充疑寿与女通,取左右婢考问之。婢以状言,充秘之,以女妻寿。〕

  飞燕长裾,宜结陈王之佩。〔《西京杂记》:“赵飞燕立为皇后,其弟合德,上遗织成裾。”曹植《洛神赋》:“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虽非图画,入甘泉而不分;〔《汉·外戚传》:“李夫人少而早卒,武帝怜闵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

  言异神仙,戏阳台而无别。〔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逰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真可谓“倾国倾城、〔见《杂曲》〕

  无对无双”者也。〔《古诗为焦仲卿作》作“精妙世无双。”〕

  加以天情开朗,逸思雕华,妙解文章,尤工诗赋。琉璃砚匣,终日随身;〔陆机书在平原,常案行曹公器物,书刀五枚,琉璃笔一枝。〕

  翡翠笔床,无时离手。〔《艺文类聚》:傅玄曰:“汉末一笔之匣,缀以随珠,文以翡翠。”《树萱录》:“南朝呼笔管为床。”〕

  清文满箧,非惟芍药之花;〔傅统妻《芍药花颂》:“晔晔芍药,植此前庭。晨润甘露,昼晞阳灵。”梁武帝《宛转歌》:“欲题芍药诗不成。”〕

  新制连篇,宁止蒲萄之树?〔未详。〕

  九日登高,时有缘情之作;万年公主,非无诔德之辞。〔魏文帝《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晋书》:武帝左贵嫔,讳芬,思之妹也。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常作《菊花颂》曰:“英英丽质,禀气灵和。春茂翠叶,秋耀金华。”及帝女万年公主薨,帝痛悼不已,诏芬为诔。〕

  其佳丽也如彼,其才情也如此。既而椒房宛转,〔《汉官仪》:皇后所居殿曰椒房,以椒和泥涂壁,故名。温暖而香,辟除恶气,又取蕃实之义。〕

  柘馆阴岑;〔《汉书》:班婕妤赋:“痛阳禄与柘馆兮,仍襁褓而离灾。” 烟曰:《三辅黄图》:“柘观在上林苑。”〕

  绛鹤晨严,〔《江总集·为陈六宫谢表》:“鹤钥展启。”〕

  铜蠡〔一作铺〕昼静。〔未详。按:《孟子》“以追蠡”,汉赵岐注:“追,钟钮也。钮磨齿处深矣。蠡,欲绝之貌也。”〕

  三星未夕,不事怀衾。〔《诗》:“嘒彼小星,三五在东。”又:“抱衾与裯。”〕

  五日犹赊,谁能理曲?〔《初学记》:汉律,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树屏曰:枚乘杂诗:“当户理清曲。” 樵曰:《诗》:“五日为期。”〕

  优游少托,〔《古逸诗》:孔子去鲁,歌曰:“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寂寞多闲。〔《汉·扬雄传》:京师为之语曰:“惟寂莫,自投阁。”〕

  厌长乐之疏钟,〔见《谢敕赐启》。 樵曰:《三辅黄图》:“钟室在长乐中。”〕

  劳中宫之缓箭。〔见《与杨仆射书》〕

  轻身无力,怯南阳之捣衣;〔庾仲雍《荆州记》:秭归县有屈原宅、女须庙,捣衣石犹存。 树屏曰:《古诗》:“闺中有一妇,捣衣寄远人。”〕

  生长深宫,笑扶风之织锦。〔藏荣绪《晋书》:窦滔妻苏氏,善属文。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诗寄滔,循环宛转以读之,辞甚凄惋。〕

  虽复投壶玉女,〔《神异经》:东王公与玉女投壶,枭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开口流光,今电是也。〕

  为欢尽于百骁;〔《西京杂记》:郭舍人善投壶,以竹为矢,激矢令还,一矢百余反,谓之为骁。〕

  争博齐姬,〔未详。按《晋胡贵嫔传》:贵嫔讳芳,奋之女也。武帝尝与樗蒱,争矢,遂伤上指。帝怒曰:“此固将种也。”〕

  心赏穷于六箸。〔鲍宏《傅塞经》:“各投六箸,行六棋,故用博陆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掷骰谓之琼,琼有五彩色,故谓之五塞。” 树声曰:《国策》:苏秦说秦王曰:“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斗鸡走狗,六博阘鞠。”《说文》:“六博,局戏也。六箸十二棋,乌胄所作。”〕

  无怡神于暇景,惟属意于新诗。可得代彼萱苏,微蠲愁疾。〔魏王朗《与魏太子书》:“萱草忘忧,睪苏释劳,无以加也。”〕

  但往世名篇,当今巧制,分诸麟阁,〔《三辅黄图》:“麒麟阁,在未央宫左,汉萧何建,以藏秘书。”〕

  散在鸿都。〔《后汉·蔡邕传》:邕对曰:“鸿都篇赋之文,可且消息。” 樵曰:《后汉书》“元和元年,置鸿都门学”。〕

  不藉篇章,无由披览。于是然脂暝写,〔《魏志·刘馥传》:“夜然脂照城外树。”《提伽经》:“庶人然脂,诸侯然蜜,天子然漆。”〕

  弄墨晨书,撰录艳歌。凡为十卷。曾无参于雅颂,亦靡滥于风人。泾渭之间,若斯而已。〔《三秦记》:泾水出开头山,至高陵县而入渭,与渭水合流三百里,清浊不相杂。〕

  于是丽以金箱,〔《北史》:齐衡阳王钧,尝手自细书五经,置巾箱中。〕

  装之宝轴。〔隋《牛弘集·请开献书表》:刘裕平姚,收其图籍,五经子史,才四千卷,皆赤轴青纸,文字古拙。〕

  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汉官仪》:尚书为中台,谒者为外台,御史为宪台,谓之三台。《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烟曰:《宣和书谱》:皇象字休明,广陵人,官至侍中。工八分篆草,世以书圣称,以比龙蠖蛰启伸盘腹行。〕

  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邺中记》:石虎诏书,以五色纸著凤凰口中,令衔之飞下端门。桓玄伪事,诏平准作青赤缥绿桃花纸,使极精,令连作之。〕

  高楼红粉,〔《古诗》:“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仍定鲁鱼之文;〔《抱朴子》:书字之讹,有写“鲁”为“鱼”,写“帝”为“虎”。〕

  辟恶生香,〔鱼豢《典略》:“芸台香辟纸鱼蠧,故藏书台称芸台。”〕

  聊防羽陵之蠧。〔《穆天子传》:“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雀梁,因蠧书于羽陵。”〕

  灵飞六甲,高擅玉函;〔《汉武内传》:“帝受西王母真形六甲灵飞十二事,帝盛以黄金几,封以白玉函。”〕

  鸿烈仙方,长推丹枕。〔《博物志》:“刘德治淮南王狱,得枕中鸿宝秘书,及子向咸而奇之,信黄白之术可成,谓神仙之道可致。”按鸿烈解,今《淮南子》是。〕

  至如青牛帐里,〔《录异传》:“武都郡立大特祠,是大梓牛神也。”今俗画青牛障是。〕

  余曲未终;朱鸟窗前,〔《博物志》:王母降于九华殿,王母索七桃,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下窥母,母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常三来盗我桃。”〕

  新妆已竟。方当开兹缥帙,〔《后汉·杨厚传》:厚祖父春诫子统曰:“吾绨袠中有先祖所传秘记,为汉家用,尔其修之。”晋中经簿:盛书用皂缥囊布里,书函中皆有香囊。〕

  散此滔绳,〔刘向《别录》:孙子书以杀青简,编以缥丝绳。〕

  永对玩于书帷,〔《汉·董仲舒传》: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

  长循环于纤手。岂如邓学春秋,儒者之功难习;〔未详。按《后汉书》:明德马皇后好读春秋。〕

  窦传黄老,金丹之术不成。〔《汉书》:窦皇后,景帝母也,好黄帝、老子之言,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皆遵其术。晋灼曰:道家言治丹砂令变化,可铸为黄金。〕

  固胜西蜀豪家,托情穷于鲁殿;〔尚瑗曰:《蜀志》:刘琰为车骑将军,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能为声乐,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

  东储甲观,流咏止于洞箫。〔《汉·成帝纪》: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为世嫡皇孙。树本曰:《汉·王褒传》:“元帝为太子,嘉褒所为《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娈彼诸姬,〔《诗》:“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聊同弃日。〔晋陶潜《戒子书》:“见贤思齐,不宜忽略以弃日也。”〕

  猗与彤管,〔《诗》:“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丽以香奁。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