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徐陵 > 徐孝穆集笺注 | 上页 下页 |
梁禅陈玺书 |
|
君子者自昭明德,达人者先天弗违,故能进退咸亨,动静元吉。朕虽蒙寡,庶乎景行。何则?三才剖判,九有区分,情性相乖,乱离云起。是以建彼司牧,推乎圣贤,授受者任其时来,皇王者本非一族。人谋是与,屈已从万物之心;天意斯归,鞠躬奉百灵之命。讴歌所往,则攘袂以膺之;菁华已竭,乃褰裳而去之。 昔在唐、虞,鉴于天道,举其黎献,授彼明哲。虽复质文殊轨,沿革不同,历代因循,斯世靡替。我大梁所以考庸太室,接礼贰宫,月正元日,受终文祖。但运不常夷,道无恒泰,山岳倾偃,河海沸腾,电目雷声之禽,钩爪锯牙之兽,咀啮含生,不知纪极。二后英圣,相承在天,六夷贪狡,争侵中国。县王都帝,人怀干纪,一民尺土,皆非梁地。 朕以不造,幼罹闵凶,仰凭衡佐,亟移年序。周成、汉惠,邈矣无阶,惟是童蒙,必贻颠蹶。若使时无圣哲,世靡艰难,犹当高蹈于沧洲,自求于支伯者矣。惟王应期诞秀,开箓握图,性道故其难闻,嘉庸已其被物,乾行同其焘覆,日御比其贞明,登承圣于复禹之功,树鞠子于兴周之业,灭陆浑于伊、洛,歼骊戎于镐京。大小二震之骁徒,东南两越之勍寇,遽行天讨,无遗神策。 于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仁沾葭苇,信及豚鱼,殷牖斯空,夏台虚设,民惟大畜,野有同人,升平颂平,无偏无党。固以云飞紫盖,水跃黄龙,东伐西征,晻映川陆。荣光暧暧,已冒郊廛;甘露瀼瀼,亟流庭苑。车辙马迹,谁不率从?蟠木流沙,谁不怀德?祥图远至,非惟赤伏之符;灵命昭然,何止黄星之气。海口河目,圣贤之表既彰;握旄执钺,君人之状斯伟。 且自摄提无纪,孟陬殄灭,枉矢宵飞,天弧晓映。久矣夷羊之在牧,时哉蛟龙之出泉。革运之兆咸征,惟新之符并集。朕以钦若勋、华,屡迥星管。昔者木运斯尽,予高祖受焉。今历去炎精,神归枢纽,敬以火德,传于尔陈。远鉴前王,近谋群辟,明灵有悦,率土同心。今遣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尚书左仆射、平乐亭侯王通,兼太尉、司徒左长使王玚奉皇帝玺绶,受终之礼,一依唐虞故事。王其时陟元后,宁育兆民,光阐洪猷,以承昊天之休命。 【注】 《书》:“万邦黎献,共惟帝臣。” 未详。按《帝王世纪》:“黄帝于东海流波山得奇兽,状如牛,苍身无角,能走,出入水则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黄帝杀之,以其皮为鼓,闻五百里。” 《神异经》:“穷奇锯牙钩爪,遇忠信之人,则噬而食之。” 《魏略》:侍中陈群、尚书桓阶奏曰:“尺土一民,皆非汉有。” 《佐助期》。“汉以蒙孙亡。”说者以蒙孙汉二十四帝,童蒙昏愚以弱亡。 《高士传》:“舜以天下让支伯,支伯遂不知所之。” 张衡《东京赋》:“高祖膺箓受图。”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 《左传》:晋伐骊戎。注:杜预曰:“骊戎在京兆新丰县。” 《汉书》:中山王胜对曰:“文王拘于牖里。” 张衡《东京赋》:治致升平之德。《汉·王莽传》:策群司曰:“赤炜颂平,考声以律。” 《诗》:“零露瀼瀼。”《论衡》:“甘露味如蜜,王者太平之应。” 《左传》:楚子革曰:“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皆将必有车辙马迹焉。” 《史记·颛顼纪》:“北至幽陵,南至交址,西至流沙,东至蟠木,动静之物,小大之神,莫不砥属。” 《后汉·光武纪》:同舍生强华奉赤伏符。至日,刘秀发兵捕不道。《魏志》: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讳操,字孟德。初,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言“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至是而公始起。 《孝经·援神契》:“孔子海口含海。”刘峻《辨命论》:“河目龟文,公侯之相。” 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注:“摄提,星名,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者也。正月为陬。”《天官书》:“项羽拔巨鹿,枉矢西流。天狼下有四星曰弧。”《合诚图》曰:“弧主司兵,兵弩象也。” 《淮南子·本经训》:“夷羊在牧。”注:“许慎曰:‘夷羊,土神。商之将亡,见于商郊牧野之地’。” 《孝经·援神契》:“德至渊泉,则黄龙见。” 袁宏《汉纪》献帝诏曰:“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 《通考》:“自魏以后,始有九品之制,以辨官位之高卑。北魏以九品分正从,梁分十八班,诸亭侯十班。”详《九锡文》。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