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名家 > 叶德辉 | 上页 下页 |
叶德辉简介 |
|
叶德辉(1864年~1927年4月11日),字焕彬,一字渔水,号郋园,一号直山,自署朱亭山民、丽廔主人。因出过天花又称叶麻子。湖南湘潭人,但他自称“南阳叶德辉”——祖籍为南阳,后迁至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再迁湘潭。为清末民初著名学者,也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守旧派——“翼教派”的领袖。 生平 叶德辉的父亲叶雨村,于太平天国时从江苏吴县迁居湖南长沙经商。为了应考科举,叶家捐银200两取得湘潭县籍。叶家世居于坡子街,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据《申报》在1913年报道,坡子街为叶氏父子营业的地方,叶父任本街团总。父殁,族人推举叶德辉接替,并任全城商团团长。 叶德辉八岁入学,学习《四书》、《说文解字》、《资治通鉴》等古学。十七岁就读岳麓书院。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授吏部主事,但他到任不久,便以乞养为名,要求开缺回籍,从此不再任官。1910年,长沙水灾,粮食奇缺,米价飞涨,激发抢米风潮。叶德辉因囤谷万石,不肯削价出售,被清廷革去功名。 1915年任省教育会长,发起成立经学会,编写《经学通访》讲义;袁世凯复辟,组织筹安会湖南分会。 1919年,推动并协助张元济刊印《四部丛刊》。据其《书林余话》,曾撰《例言》,出力甚多。 1927年4月11日,被湖南农工商学各界团体在长沙召开“公审大会”,在浏阳门外识字岭枪决。①② ①1927年4月11日,湖南省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根据《湖南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组织条例》第九条及《湖南省审判土豪劣绅暂行条例》第一条暨第二条,将他定性为“著名反动领袖及著名土豪劣绅”,判处死刑,并没收其财产。署名同意判决叶德辉死刑之委员,为吴鸿骞、冯天柱、谢觉斋、戴述人和易礼容,符合规定。 其中,吴鸿骞(国民党员)时任湖南省高等检察厅厅长;冯天柱(国民党员)时任湖南省高级军法官;戴述人(共产党员)、谢觉斋(即谢觉哉)都是当时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监察委员;易礼容(共产党员)则是湖南农协负责人。 ②据其子叶尚农写给日人松崎柔甫的信(刊桥川时雄编《文字同盟》第5号),叙述其时情况: ︻ 今将先父遇难被害各情节,涕泣陈之。先父于夏历三月初七日晚六时,被农工界在家捕去,送押长沙县署内。当即遍恳有力各要人,出为救援,均归无效。初十日,由长沙县转送特别法庭,于下午三时提讯一次,所犯刑律,帝制嫌疑。四时,送往浏阳门外识字岭枪决。身受两枪,一中头部,一中心部,遂遭惨死。呜呼,痛哉! 是日,全家大小,恐被逮捕,均皆逃避,妻离子散,惶惧万分。家中所有藏书,以及金石字画、古铜遗稿、应用金银珠玉、衣服器具等要件,均被彼等抢劫一空。家中仅存少数书籍、碑帖、书版,充为中山图书馆所有。现恳友人疏通,故未搬移他处。住宅充为馆址,并设办事处,管理有人,闻有散失。家藏宋元及善本书籍,计存无几。现事仍未解严,棘人阖家大小,男女人丁,至今隐逸,逃往四方,仍未团聚。霎时家败人亡,不知所犯何律。 先严近撰《观古堂藏书记》、年谱、诗稿、经学各书,均被没充。刻在托友说项,不知能否发还。棘人遭此大故,现在流离失所,寝馈难安,神情恍怫,如若颠狂,一切苦衷,罄竹莫宣。知我如兄,其将何以教之,而将何以救之耶! 棘人叶尚农泣血顿首 夏历七月十四日 ︼ 成就与评价 叶德辉精于版本目录学、喜藏书、编书,以刻书闻名,他的名言是“老婆不借、书不借”,他在书里都放春宫画,据说可以避祝融,以防火灾。曾编纂了《观古堂书目丛刻》、《书林清话》、《古今夏时表》,并校刊《元朝秘史》。《书林清话》算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有系统的书籍史,用笔记体写成,叙述唐宋以来刻板、活板、套色各种印刷方法。梁启超曾评价此书“论刻书源流及掌故甚好。” 史学家谢国桢在《丛书刊刻源流考》一文评价:“叶氏为湖南土豪,出入公门,鱼肉乡里,……论其人实无可取,然精于目录之学,能于正经正史之外,别具独裁,旁取史料,开后人治学之门径。” 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闭幕会(1968年10月)上,就叶德辉之死,说道:“这个保孔夫子、反对康有为的,此人叫叶德辉。后头顾孟馀问我,有这件事吗?我说有这件事,但是情况我不大清楚,因为我不在湖南。对于这种大知识分子不宜于杀。那个时候把叶德辉杀掉,我看是不那么妥当。”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