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叶德辉 > 书林清话 | 上页 下页 |
宋刻经注疏分合之别 |
|
北宋各经注疏皆单行。其合并为一,阮文达元刻南昌学《注疏》后作《校勘记》,据日本山井鼎《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引黄唐刻注疏跋绍兴题年,谓合注于疏在南北宋之间。按:《考文》,《左传》一引《礼记》三山黄唐跋云:“本司旧刊《易》、《书》、《周礼》,正经注疏萃见一书,便于披绎。它经独阙。绍兴辛亥,遂取《毛诗》、《礼记》疏义,如前三经编汇,精加雠正。乃若《春秋》一经,顾力未暇,姑以贻同志。”《杨志》载有宋椠《尚书注疏》二十卷,云:“南宋绍熙间三山黄唐题识。是绍熙壬子刻,阮氏《校勘记》为山井鼎所误。” 然森立之《经籍访古志》亦载有此本,卷末有题记,文独完全。云:“六经疏义自京、监、蜀本皆省正文及注,又篇章散乱,鉴者病焉。本司旧刊《易》、《书》、《周礼》正经注疏萃见一书,便于披绎。它经独阙。绍兴辛亥仲冬,唐备员司庾遂取《毛诗》、《礼记》疏义,如前三经编汇,精加雠正,用锓诸木,庶广前人之所未备。乃若《春秋》一经,顾力未暇,姑以贻同志云。壬子秋八月三山黄唐谨识。”其刊刻年号亦作绍兴辛亥,识语题壬子,后刻书一年。其书即足利所藏,是森氏所见之书,为当日山井所见之书,同一绍兴所刻注疏,何至杨所见独为绍熙?辛亥、壬子相距一年,刻成始识,情事之常,而绍熙误作绍兴则去之太远。 窃疑杨所见不甚可据,故误绍兴为绍熙,非《考文》误以绍熙为绍兴也。况杨所见十册内有抄补二册,非森氏所见之全,则其所据之本不足以难阮氏。而杨之以不误为误,不足令人征信矣。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