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叶德辉 > 书林清话 | 上页 下页 |
国朝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之优劣 |
|
《十三经注疏》,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外,有嘉庆末年阮文达元刻江西南昌学官本。《易》则校以唐开成石经本,岳珂刻单注本,钱遵王校单注单疏两本,卢文弨传录明钱孙保求赤校影宋注疏本,十行九卷本,闽监本,即南监。监本,即北监。毛晋汲古阁本,日本山井鼎、物茂卿《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引古本、足利本、宋本。《书》则校以唐石经本,宋临安石经本,岳珂单注本,宋十行本,闽本,监本,明葛鼒永怀堂刻单注本,《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引宋板本。《诗》则校以唐石经本,南宋石经残本,孟蜀石经残本,南宋刻十三行、行二十四字小字本,武英殿重刻岳珂单注本,明十行、行十八字本,小注行二十三字。七十卷注疏本,闽本,监本,毛衣,《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引古本。《周礼》则校以唐石经本,钱孙保旧藏宋刻单注本,宋椠小字本,附载音义。《春官》、《夏官》、《冬官》,余仲仁本。《天》、《地》二官别一宋本。 《秋官》以俗本抄补,非佳者,以臧庸据宋刻大字本《秋官》二卷校补。明嘉靖刻单注本,八行,十七字。不附音义。惠栋校宋注疏本,附释音。十行,十七字。注双行,二十三字。闽本,监本,毛本。《仪礼》则校以唐石经本,宋严州刻单注本,明嘉靖徐氏翻宋刻单注本,明钟人杰刻单注本,明葛鼒永怀堂刻单注本,北宋咸平刻单疏本,十五行,三十字。闽本,监本,毛本。《礼记》则校以唐石经本,南宋石经本,宋岳珂刻单注本,明嘉靖刻单注本,此与《周礼》、《仪礼》同为徐氏刻本。正德修补南宋附刻释音、注疏十行本,闽本,监本,毛本,惠栋据不附释音宋刻《正义》校汲古阁本,户文弨、孙志祖校汲古阁本,《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引宋板本,释文叶林宗影宋抄本,宋淳熙抚州公使库刻本。 《左传》则校以唐石经本,南宋刻《春秋集解》残本,十行,字数不一。北宋刻小字《集解》残本,十一行,二十三、四、五字不一。宋淳熙刻小字附释音本,十行,十八字。注双行,二十二字。宋岳珂刻单注本,宋刻纂图集解本,十行,行字数不一。宋庆元沈中宾刻正义本,八行,行十六字。注双行,二十二字。明正德修补宋刻注疏本,十行,十七字。注双行,二十三字。闽本,监本,明吴士元、黄锦等重修监本,毛本。《公羊》则校以唐石经本,惠栋过录何煌校宋注疏本,明正德修补宋监本,闽本,监本,毛本。《穀梁》则校以唐石经本,何焯校宋余仁仲刻单注残本,明章邱李中麓名开先。藏影宋钞单疏残本,何煌校元刻注疏本,明刻十行本,闽本,监本,毛本。《尔雅》则校以唐石经本,明吴元恭仿宋刻单注本,八行,十七字。元雪窗书院刻单注本,十行,十九字。注双行,二十六字。宋刻单疏本,十五行,三十字。元刻注疏本,九行,二十字。闽本,监本,毛本,惠栋校本,卢文弨校本,释文叶林宗影宋抄本,卢文弨释文考证本。 《论语》则校以汉石经残字,唐石经本,宋绍兴石经本,日本刻《皇侃义疏》本,陈鳣《论语古训》引高丽本,明修补宋刻注疏本,十行,十七字。闽本,监本,毛本。《孝经》则校以唐石经本,石台石刻本,宋熙宁石刻本,宋岳珂相台书塾刻单注本,明正德修补元泰定刻注疏本,十行,十七字。注双行,二十三字。闽本,监本,毛本。 《孟子》则校以宋高宗行书石刻本,何焯校录章邱李中麓藏北宋蜀刻大字单注本,何焯校宋刘氏丹桂堂刻单注巾箱本,何焯校宋岳珂刻单注本,何焯校宋廖莹中刻本,孔继涵刻附音义单注本,韩岱云本,宋刻注疏十行本,闽本,监本,毛本,《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引古本,足利本。文达收藏既富,门客亦多,所刻诸经当无遗恨。然是年文达调抚河南,交替之际,不能亲自校勘。 公子福撰《雷塘盦弟子记》云:“此书尚未刻校完竣,即奉命移抚河南。校书之人不能细心,其中错字甚多。有监本、毛本不错而今反错者,《校勘记》去取亦不尽善。故大人不以此刻本为善也。”文达一代硕儒,校刻未遂其志,岂非诸经之不幸哉。自今以往,欲求如当日之会萃诸善本从事校勘,益无后望矣。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