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叶德辉 > 书林清话 | 上页 下页
宋司库州军郡府县书院刻书


  宋时官刻书有国子监本,历朝刻经、史、子部见于诸家书目者,不可悉举。而医书尤其所重,如王叔和《脉经》、《千金翼方》、《金匮要略方》、《补注本草》、《图经本草》五书,于绍圣元年牒准奉圣旨开雕,于三年刻成。当时所谓小字本,今传者有《脉经》一种,见《阮外集》。绍兴年间重刊,仍发各州郡学售卖。既见其刻书之慎重,又可知监款之充盈。天水右文,固超逸元、明两代矣。此外有:崇文院本。咸平三年刻《吴志》三十卷,见《黄记》、《陆志》。天圣二年刻《隋书》八十五卷,见《陆志》。天圣中刻《齐民要术》十卷,见《杨志》。(存残本三卷。)天圣七年准敕雕造孙奭等《律》文十二卷、《音义》一卷,见《阮外集》、《瞿目》。(影钞宋本。)宝元二年刻贾昌朝《群经音辨》七卷,见《彭跋》。

  秘书监本。元丰七年赵彦若校刻《张邱建算经》三卷,唐王孝通《缉古算经》一卷,见《四库书目提要》。

  德寿殿本。刻刘球《隶韵》十卷,见《阮外集》。(云:“第十卷末行有‘御前应奉沈亨刊’七字。董其昌定为德寿殿本,似未真确。”德辉按:董说是也,沈亨当是御前供奉刻字匠人。)

  左廊司局本。淳熙三年刻《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三、陈鳣《简庄随笔》。(后刻印记云:“淳熙三年四月十七日,左廊司局内曹掌典秦玉桢等奏闻:《壁经》、《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等书,多为蠹鱼伤牍,不敢备进上览。奉敕用枣木椒纸各造十部。四年九月进览。监造臣曹栋校梓。司局臣郭庆验牍。”)

  两浙东路茶盐司本。熙宁二年刻《外台秘要方》四十卷,见《黄书录》、《陆志》、《陆跋》。绍兴三年刻《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见《瞿目》、《丁志》。刻杨雄《太玄经》十卷,见《四库书目提要》。绍兴丙辰(六年。)刻《事类赋》三十卷,见《杨谱》。无年号刻《唐书》二百卷,见《黄书录》、《瞿目》。(宋刻残本。)

  两浙西路茶盐司本。绍兴辛未(二十一年。)刻《临川王先生文集》一百卷,见《瞿目》、(宋刻本。)《丁志》。(元刊本。)

  两浙东路安抚使本。乾道戊子(四年。)洪适刻《元氏长庆集》六十卷,见《陆志》、《丁志》。(明仿宋本。)

  浙东庾司本。无年号刻桑世昌《兰亭考》十二卷,见《瞿目》。(影钞宋本。)

  浙右漕司本。刘敏士刻刘牧《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见《四库书目提要》。

  浙西提刑司本。淳熙己亥(六年。)刻《作邑自箴》十卷,见《瞿目》、《缪续记》。(影钞宋本,云:卷末有“淳熙己亥中元浙西提刑司刊”一行。)

  福建转运司本。绍兴十七年刻《太平圣惠方》一百卷,见《丁志》。(依宋刻钞本,云:太平兴国三年,内出亲验名方千余首,更诏医局各上家传方书,命王怀隐等校勘编类,淳化三年书成。绍兴中刻本,末载:“福建路转运司命将国子监《太平圣惠方》一部,一百卷,二十六册,计三千五百三十九版,对证内有用药分两及脱漏差误共壹万余字,各已修改开版,并无讹舛。于本司公使库印行。绍兴十七年四月日。”次列校刊各官名。)

  潼州转运使本。淳熙乙巳(十二年。)刻大字本《三国志》,见丰道生《真赏斋赋》。(未详卷数。)

  建安漕司本。绍兴癸酉(二十三年。)黄讠乃刻其父伯思《东观余论》不分卷,(每叶二十行。每行二十字。)见傅沅叔增湘藏书。嘉定庚午(三年。)刻黄伯思《东观余论》二卷,见《孙记》。(明项笃寿万卷堂仿宋刻本,云后有“建安漕司刻梓”六字。)开庆改元汤汉刻《西山先生真文忠公读书记》甲集三十七卷,乙集十六卷,丁集八卷,见《陆志》。

  福建漕司本。无年号吴坚刻《胡子知言》一卷、《后录》一卷,见《天禄琳琅》六。(元翻宋本。)《张子语录》三卷、《后录》三卷,《龟山先生语录》四卷、《后录》二卷,见《瞿目》。(云卷末有“后学天台吴坚刊于福建漕治”二行。)

  淮南东路转运司本。淳祐庚戌(十年。)刻《徐积节孝先生文集》三十卷,见《天禄琳琅后编》六。(前有王夬亨序,结衔称“淮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兼淮南东路转运判官”。)

  荆湖北路安抚使本。绍兴十八年刻《建康实录》二十卷,见《张志》、《杨录》、《陆志》、《丁志》。(明影宋本。)

  湖北茶盐司本,亦称湖北庾司本。庆元二年修、淳熙二年补刻绍熙茶盐提举司本《汉书》一百二十卷,见《钱日记》、《陆志》、《陆跋》。

  广西漕司本。绍圣三年刻王叔和《脉经》十卷,见《杨志》。

  江东仓台本。淳熙庚子(七年。)刻洪适《隶续》二卷,见《四库书目提要》。(云乾道戊子,始刻十卷于越。淳熙丁酉,范成大又为刻四卷于蜀。其后二年己亥,德清李彦颖又为增刻五卷于越。其明年庚子,尤袤又为刻二卷于江东仓台。辇其版归之越,前后合为二十一卷。)

  江西计台本。淳熙八年钱佃刻《荀子》杨倞注二十卷,见《黄书录》。

  江西漕台本。淳熙九年尤袤刻荀悦《申鉴》一卷,见《陆志》。(明翻宋本。)邱宗卿刻《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二、《瞿目》。

  淮南漕廨本。嘉定乙亥(八年。)王大昌刻钱文子《补汉兵志》一卷,见鲍廷博《知不足斋》重刻本。

  广东漕司本。宝庆乙酉(元年。)刻《新刊校定集注杜诗》三十六卷,见《天禄琳琅》三、《黄赋注》、《黄书录》、《瞿目》。(云即陈氏《书录》所谓福清曾噩刻板五羊漕司载为善本者也,每卷末有宝庆乙酉广东漕司锓梓及校勘各官衔名。)

  江东漕院本。绍定辛卯(四年。)赵善湘刻卫湜《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见《毛目》、(影钞宋本。)《四库书目提要》、《丁志》。(影宋钞本。)

  江西提刑司本。嘉定壬申(五年。)刻洪迈《容斋随笔》十六卷,《续笔》十六卷,《三笔》十六卷,《四笔》十六卷,《五笔》十卷,见《陆志》。(明会通馆活字本。)以上各本,皆可称为:公使库本。元符改元,苏州公使库刻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三卷,见《黄书录》。(云绍兴四年孙佑补葺。)宣和四年吉州公使库刻《欧阳文忠六一居士集》五十卷,又《续刻》五十卷,见《天禄琳琅》三。绍兴十九年明州公库刻《骑省徐公集》三十卷,见《张志》、《陆志》。(校宋钞本。)绍兴戊寅(二十八年。)沅州公使库刻孔平仲《续世说》十二卷,见《阮外集》。淳熙三年舒州公使库刻曾穜《大易粹言》十二卷,见《四库书目提要》、《天禄琳琅后编》二。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刻《礼记》郑注二十卷,见《杨录》;(嘉庆丙寅张敦仁翻刻。)附《释文》四卷,见《瞿目》、《顾集》。

  淳熙六年舂陵郡库刻《河南程氏文集》十卷,见《陆志》。(明刊本。)淳熙七年台州公库刻《颜氏家训》七卷,见《钱日记》、《黄书录》。(廉台田家刻本。)淳熙八年台州公使库刻《荀子》二十卷,见《森志》。(光绪乙酉,黎庶昌《古逸丛书》翻刻。)淳熙九年信州公使库刻李复《潏水集》十六卷,见《丁志》。(旧钞本。)淳熙十年泉州公使库印书局刻《司马太师温国文正公传家集》八十卷,见《瞿目》、《黄记》。淳熙十四年鄂州公使库刻《花间集》十卷,见《杨录》。(已翻刻。)凡此皆支领库钱所刻也。

  各州军郡府县亦然。故有:州军学本。天圣七年江阴军学刻《国语》韦昭注二十一卷,宋庠《国语音》三卷,见《陆志》、《陆跋》。(嘉庆五年,黄丕烈士礼居已仿刻,但未刻《音》。)绍兴十年宣州军州学刻梅圣俞《宛陵集》六十卷,见《陆志》。(明翻宋本。)绍兴十七年黄州州学刻王禹偁《小畜集》三十卷,见《陆志》。(明影宋本。)又婺州州学教授沈棐校刻苏洵《嘉祐集》十六卷,见《四库书目提要》、《瞿目》、《杨录》、《陆跋》。(校宋钞本。)绍兴二十一年惠州军州学刻《眉山唐先生文集》三十卷,见《陆志》。(旧钞本。)绍兴壬申(二十二年。)抚州州学刻谢薖《竹友集》十卷,见《四库书目提要》。(云州守赵士鹏勒其书于学宫。)绍兴二十七年南剑州州学刻孙甫《唐史论断》三卷,见《四库书目提要》、《天禄琳琅后编》八。

  又庐州州学刻《孝肃包公奏议集》十卷,见《张志》、(明刊本。)《瞿目》。(明崇藩刻本。)乾道初元建昌军学刻黄裳《演山集》六十卷,见《四库书目提要》、(云裳之季子玠裒辑,建昌军教授廖挺校订刻。)《陆志》。(影宋钞本。)乾道二年杨州州学教授汤修年刻沈括《梦溪笔谈》二十六卷,见《陆志》。乾道四年兴化军学教授蒋邕校刻《蔡忠惠集》三十六卷,见《四库书目提要》。乾道七年衢州军州学刻王溥《五代会要》三十卷,见《陆志》。(影宋钞本。)邵武军学刻廖刚《高峰集》十二卷,见《陆志》。(旧钞本。)淳熙二年抚州军学刻《谢幼槃集》十卷,见《陆志》。(旧钞本。)淳熙三年泉州军州学刻沈与求《沈忠敏公龟溪集》十二卷,见《陆志》。(明刊本。)淳熙辛丑(八年。)泉州军州学刻程大昌《演繁露》六卷,见《天禄琳琅》二。又潭州州学刻贾谊《新书》十卷,见陆志。(明翻宋本。)淳熙乙巳(十二年。)至丁未(十四年。)全州军州学刻《集韵》十卷,见《森志》、《杨志》。淳熙丙午(十三年。)严州州学刻《唐柳先生集》四十五卷,《外集》一卷,《附录》一卷,(嘉定改元重刻。)见《森志》。

  又象州军州学刻慕容彦逢《ゼ文堂集》十五卷,见《陆志》。(传钞阁本。)绍熙壬子(三年。)高邮军学刻秦观《淮海集》四十九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七。庆元庚申(六年。)建昌军学南丰县主簿林宇冲刻《乐书》二百卷,见《森志》。嘉定改元台州州学刻林师箴《天台前集》三卷,(嘉定十六年刻林民表《别编》一卷,《拾遗》一卷。淳祐戊申刻《续集》二卷,庚戌刻《补遗》一卷,合前三卷。又《拾遗》一卷,《别编》一卷。)见《陆志》。嘉定壬申(五年。)沈圻刻《范忠宣集》二十卷,见《陆志》、《陆续跋》。嘉定丙子(九年。)兴国军学刻《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附陆德明《音义》五卷,闻人模《经传识异》三卷,见《天禄琳琅》一、《杨志》、《杨谱》。嘉定甲申(十七年。)武冈军军学刻《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八十卷,见《黄记》。

  绍定癸巳(六年。)临江军学刻《朱文公校正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见《天禄琳琅后编》六。端平元年临江军学刻张洽《春秋集注》十一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三。淳祐三年袁州军学刻程公说《春秋分纪》九十卷,附《例要》,(其弟公许刻。)见《陆志》。(旧钞本。)开庆元年福州州学刻《西山真文忠读书记》甲集三十六卷,乙集下二十卷,丁集八卷,见《四库书目提要》、《陆跋》。(云板心有“延祐五年补刊”六字,及刊工名。德辉按:见前建安漕司本下,据《陆志》载入,与此实同一刻本。)景定甲子(五年。)淮安州学刻徐积《节孝先生集》三十卷,见《四库书目提要》、《陆志》。(明刊本。)咸淳辛未(七年。)邵武军学补修、乾道七年刻廖刚《高峰集》十二卷,见《陆志》。(旧钞本。)无年号衢州州学刻《三国志》六十五卷,见《陆志》。赣州州学张之纲刻《文选》六十卷,见《天禄琳琅》十、又《后编》七、《瞿目》、《朱目》、《丁志》、(明嘉靖己酉袁褧嘉趣堂仿宋刻本。)《陆志》。(宋本。)袁州军学萍乡主簿主管学事江泰刻小字本《汉书》一百二十卷,见《森志》。

  郡斋本。嘉祐四年姑苏郡斋王琪刻《杜工部集》二十卷,附《补遗》,见《陆志》。(毛钞影宋本。)宣和五年舂陵郡斋刻《寇莱公诗集》三卷,见《陆志》。(隆兴元年重刻,鲍渌饮校本。)绍兴元年会稽郡斋刻鲍彪《战国策》十卷,见《天禄琳琅》二。绍兴四年高邮郡斋刻孙觉《春秋经解》十五卷,(庆元改元,张颜补刻,周麟之跋。嘉定丙子补刻,杨时序。)见《陆跋》。(钞本。)临川郡斋詹大和刻王安石《临川集》一百卷,见《四库书目提要》。绍兴二十八年宣州郡斋楼炤刻《谢宣城集》五卷,(嘉定十三年洪伋重刻。)见《天禄琳琅》三。绍兴三十一年赣郡斋刻陈襄《古灵先生集》二十五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见《瞿目》、《陆志》。

  隆兴二年盱江郡斋刻郑侠《西塘集》二十卷,见《陆跋》。(明刻十卷本。)乾道丙戌(二年。)泉南郡斋刻宋《孔传六帖》二十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五。吴郡斋刻吕本中《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见《丁志》。(旧钞本。)

  乾道三年澂江郡斋刻《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见《丁志》。(旧钞本。)灊山郡斋刻《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四十三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附录》一卷,见《天禄琳琅》六、《陆志》。鄱阳郡斋刻《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尺牍》二卷,见《陆志》。九江郡斋刻郑侠《西塘集》二十卷,见《陆志》。(明刻本。)乾道庚寅(六年。)刻《集验方》五卷,见《瞿目》、(宋刊本。)《陆志》。(影宋钞本。)婺州郡斋李衡自刻《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见《四库书目提要》。

  乾道辛卯(七年。)姑熟郡斋刻《伤寒要旨》一卷,《药方》一卷,见《黄赋注》、《黄书录》。乾道壬辰(八年。)姑熟郡斋刻杨侃《两汉博闻》十二卷,见《瞿目》、(旧钞本。)《丁志》、(明翻宋本。)《杨录》。淳熙乙未(二年。)建安郡斋韩元吉刻《大戴礼记》十三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二、《丁志》。(元翻宋本。)淳熙丙申(三年。)张杆守桐川,用蜀小字本《史记》改中字本,重雕于广德郡斋;越二年,赵山甫莅郡,取褚少孙所续别为一帙;至辛丑,(八年。)澄江耿秉始次其卷第,合而印之:见《陆志》、《陆跋》、《杨录》。括苍郡斋刻刘安世《元城先生尽言集》十三卷,见《张志》、《陆志》。(均明刊本。)淳熙六年吴兴郡斋刻《魏郑公谏录》五卷,见《瞿目》。(旧钞本。)筠阳郡斋苏诩刻苏辙《栾城集》八十四卷,见《天禄琳琅》三。(开禧三年丁卯苏森重刻本。)

  淳熙八年池阳郡斋尤袤刻《文选》李善注六十卷,《考异》一卷,见《陆志》、(《志》止《考异》一种,尤跋并及全书。)《瞿目》。(宋刊残本二十九卷,《考异》一卷。)《文选双字》三卷,《昭明太子集》五卷,见《天禄琳琅后编》六、(宋刊本。)《陆志》、(明仿宋本。)《丁志》。(写本。)淳熙甲辰(十一年。)南康郡斋朱端章自刻《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八卷,见《钱日记》、《黄记》、《黄赋注》、《黄书录》、《瞿目》、(均宋刊本。)《陆志》。(影宋钞本。)

  绍熙改元襄阳郡斋吴琚刻《襄阳耆旧集》一卷,见《张志》、《陆志》。(明五云溪活字本。)绍熙辛亥(二年。)会稽郡斋刻鲍彪《战国策校注》十卷,见《瞿目》。(云卷末有绍兴辛亥括苍王信刻板跋。德辉按:绍兴辛亥为元年,据彪《自序》,书成于绍兴十七年,安有书未成而有刻板之理,则“绍兴”明为“绍熙”之误。)绍熙壬子(三年。)邵阳郡斋胡澄刻贺铸《庆湖遗老诗集》九卷,《拾遗》一卷,《补遗》一卷,见《张志》。(旧钞本。)南康郡斋曾集刻《陶渊明集》一卷,(无四八目。)见《瞿目》。绍熙四祀高邮郡斋刻龙学孙公《春秋经解》十五卷,见《陆志》。(旧钞本,有嘉定丙子郡守汪纲跋。)

  庆元乙卯(元年。)邵阳郡斋黄沃刻其父公度《知稼翁集》十二卷,见《陆志》、《缪续记》。(影宋钞本。)庆元丙辰沔阳郡斋刻王ギ《续添是斋百一选方》二十卷,见《陆志》。(日本仿宋刊本。)庆元三年临汀郡斋刻陈襄《使辽语录》一卷,见《陆志》。(明钞本,后有襄孙晔跋云:附先正文哲公家集二十五卷后。)庆元己未(五年。)全州郡斋陈虔英刻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十卷,见《四库书目提要》。庆元六年四明郡斋刻陈舜俞《都官集》十四卷,见《陆志》。(传钞阁本。)浔阳郡斋刻《方言》十三卷,见《陆续志》。(影宋钞本。)怀安郡斋刻《唐诗纪事》八十一卷,见《天禄琳琅》九。

  嘉泰辛酉(元年。)筠阳郡斋刻米芾《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诗》四卷,《宝章待访录》一卷,《书史》一卷,《画史》一卷,《砚史》一卷。)见《杨录》、(宋刊本。)《丁志》、《陆志》。(影宋钞本。)嘉泰甲子(四年。)新安郡斋沈有开刻吕祖谦《皇朝文鉴》一百五十卷,见《张志》、(旧钞本。)《瞿目》、《陆志》、《陆续跋》。(宋刊本。)开禧乙丑(元年。)南剑郡斋叶筠刻《石林春秋传》二十卷,见《浙录》。开禧丙寅(二年。)天台郡斋叶笺刻《石林奏议》十五卷,见《黄赋注》、《黄书录》,(云末有跋云:叔祖左丞,蚤以文学被遇三朝,爰自禁涂,浸登二府,此奏议之所献纳论思也。又云:颇多总集不载,往往□见者,为之兴叹。因锓木天台郡□以广其传。末题“开禧丙寅六月既望侄孙朝奉大夫改差权知台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借紫笺谨书。”)

  又新安郡斋赵彦卫自刻《云麓漫钞》十五卷,见《陆志》。(影宋钞本。)嘉定戊辰(元年。)永嘉郡斋施┉刻陈傅良《止斋集》五十二卷,见《陆志》、《丁志》。(均明翻宋本。)嘉定庚午(三年。)高邮郡斋汪纲刻陈旉《农书》三卷,秦观《蚕书》一卷,见《天禄琳琅》二。嘉定辛未(四年。)宜春郡斋刻《唐摭言》十五卷,见《丁志》。(旧钞本。)□□郡斋刻林钺《汉隽》十卷,见《瞿目》。嘉定壬申(五年。)永嘉郡斋刻陈傅良《止斋集》四十卷,见《张志》、《陆志》、《丁志》。(明正德改元刻本。)鄱阳郡斋重修乾道丁亥(三年。)刻《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尺牍》二卷,见《陆志》。(是年并刻《范忠宣公集》,《丁志》有残宋刻本五卷。)

  嘉定癸酉(六年。)泉州郡斋刻《梁溪先生集》一百八十卷,《附录》六卷,见《陆志》。(钞本。)舒州郡斋张嗣古修补淳熙三年舒州公使库曾穜《大易粹言》十卷,见《四库书目提要》。□贡郡斋刻朱子《楚辞集注》八卷,《辨证》二卷,见《瞿目》。嘉定甲戌(七年。)真州郡斋刻陈旉《农书》三卷,秦观《蚕书》一卷,见《陆志》。(钞本。)

  嘉定十一年衡阳郡斋刻胡致堂《读史管见》三十卷,见《瞿目》、《陆跋》。嘉定庚辰(十三年。)舂陵郡斋刻张浚《紫岩易传》十卷,见《陆志》。(旧钞本。)嘉定癸未(十六年。)新安郡斋刻叶适《习学记言》五十卷,见《张续志》。鄱阳郡斋、会稽郡斋合刻洪迈《唐人万首绝句》一百一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七。嘉定甲申(十七年。)新安郡斋汪纲刻《吴越春秋》十卷,见《张志》。(影宋钞本。)刻《越绝书》十五卷,见《张志》、《瞿目》、《陆志》、《陆续跋》。(明翻宋本。)

  宝庆丙戌(二年。)建安郡斋叶时刻曾慥《类说》六十卷,见《张志》、《陆志》。(明钞本。)宝庆丁亥(三年。)南剑州郡斋刻《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集传》一卷,《遗文》一卷,见《陆志》。(宋麻沙坊刻本。)绍定元年台州郡斋陆遹刻其父游《老学庵笔记》十卷,见《丁志》。(明刊本。)严州郡斋刻潘阆《逍遥词》一卷,见《陆志》。(旧钞本。)绍定己丑(二年。)婺州郡斋刻吕本中《童蒙训》三卷,见《瞿目》。(末有墨图记云:绍定己丑,郡守眉山李埴,得此本于详刑使者东莱吕公祖烈,因锓木于玉山堂,以惠后学。)

  端平初元新安郡斋重修、嘉定壬午(十五年。)补修、嘉泰甲子沈有开刻《皇朝文鉴》一百五十卷,见《陆志》、《陆续跋》。九江郡斋赵善璙自刻《自警编》不分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五、《陆志》、《陆集》。淳祐三年宜春郡斋(即袁州军学本,已见前。)程公许刻其兄公说《春秋分纪》九十卷,见《四库书目提要》、《天禄琳琅》一。

  淳祐九年衢州郡斋游钧刻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二十卷,见《丁志》。(述古堂钞本。)又莆田郡斋刻刘克庄《后村居士集》五十卷,见《陆志》。淳祐壬子(十二年。)当涂郡斋马光祖刻《四书章句集注》二十六卷,见《瞿目》。宝祐元年庐陵郡斋刻杨仲良《皇朝通鉴纪事本末》一百五十卷,见《阮外集》、《丁志》。(钞本。)宝祐丙辰(四年。)临川郡斋刻谢采伯《密斋笔记》五卷,《续》一卷,见《张志》、(钞本。)《陆志》。(传钞阁本。)

  宝祐五年严陵郡斋刻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见《瞿目》。(云淳熙小字本编二百九十卷,此大字本,乃汴梁赵与筹重并卷第。)咸淳己巳(五年。)崇阳郡斋刻张咏《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见《黄赋注》、《黄书录》。咸淳庚午(六年。)盱江郡斋黎靖德刻《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五、《陆志》。无年号桐川郡斋曾槃自刻《绛帖释文》二卷,见《瞿目》。

  郡庠本。绍兴初元泉南郡庠韩仲通刻《孔氏六帖》三十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五。绍兴戊午(八年。)吴兴郡庠刻《新唐书纠缪》二十卷,见《天禄琳琅》二。绍兴庚辰(三十年。)宜春郡庠刻唐卢肇《文标集》三卷,见《陆志》。(旧钞本。)乾道改元永州郡庠叶桯刻唐柳宗元《柳州集》三十卷,《外集》一卷,见光绪五年李滨刻《外集》跋。乾道二年杨州郡庠刻沈括《梦溪笔谈》二十六卷,见《陆续跋》。(亦见前州军学本。)

  乾道三年临汀郡庠刻晁说之《嵩山文集》二十卷,见《陆志》、《丁志》。(旧钞本)福唐郡庠刻《汉书》一百二十卷,见《丁志》。乾道四年温陵郡庠刻蔡襄《忠惠集》三十六卷,见《杨录》。(亦见前州军学本。)临汀郡庠刻《钱唐韦先生集》十八卷,见《张志》、(钞本。)《瞿目》、《陆志》、《陆集》、(明刊本。)《丁志》。(旧钞本。)乾道己丑(五年。)临汝郡庠刻徐积《节孝语录》一卷,见《陆志》。(明翻宋本。)乾道癸巳(九年。)高邮郡庠刻秦观《淮海集》四十九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七。

  淳熙三年蕲春郡庠刻王蘋《著作王先生集》八卷,见《陆志》。淳熙壬寅(九年。)泉州郡庠刻《潜虚》一卷,见《天禄琳琅后编》十。(元翻宋本。)嘉泰改元东宁郡庠刻龚颐正《芥隐笔记》一卷,见《陆志》。(明仿宋本。)绍定戊子(元年。)桐江郡庠刻《老学庵笔记》十卷,见《瞿目》。咸淳癸酉(九年。)衢州郡庠赵淇刻《四书朱子集注》二十六卷,见《天禄琳琅》一。无年号赣州郡庠陆壑刻其五世祖佃《埤雅》二十卷,见《丁志》。(明刊本。)

  郡府学本。绍兴九年临安府学刻贾昌朝《群经音辨》七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三、《彭跋》、《陆志》、《陆续跋》。乾道六年平江府学刻《韦苏州集》十卷,见《天禄琳琅后编》六。淳熙乙未(二年。)严州府学刻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二百九十卷,见《瞿目》、(宋刻本。)《陆志》、《陆续跋》。淳熙丙辰(三年。)安陆郡学刻郑獬《郧溪集》二十八卷,见《瞿目》。(钞本。)绍熙二年池州郡学张釜刻其祖纲《华阳集》四十卷,见《张志》。庆元五年池阳郡学刻胡铨《忠简先生文选》九卷,见《张志》。(精钞本。)端平元年泉州府学刻真德秀《心经》一卷,见《四库书目提要》。咸淳乙丑(元年。)镇江府学教授李士忱刻《说苑》二十卷,见《黄记》、《瞿目》。宝祐四年刻《建康实录》二十卷,见《陆志》。(影宋钞本。)

  县斋本。绍熙甲寅(五年。)当涂县斋刻周渭《弹冠必用集》一卷,见《瞿目》。(云影宋钞本,卷末有“绍熙甲寅当涂县令沈邠刊于正己堂”二行。)嘉定乙亥(八年。)六峰县斋刘昌诗自刻《芦浦笔记》十卷,见《张志》。(旧钞本。)嘉定辛巳(十四年。)高安县斋刻范祖禹《帝学》八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五。端平改元大庾县斋赵时棣刻真德秀《政经》一卷,见《陆志》、《陆跋》。淳祐壬子(十二年。)建阳县斋刻《晦庵先生朱文公易说》二十三卷,见《瞿目》。咸淳丁卯(三年。)湘阴县斋向文龙刻朱子《楚辞集注》八卷,(应有《辨证》二卷,《后语》六卷,此残本不全。)见《天禄琳琅》三。咸淳己巳(五年。)崇阳县斋伊赓刻《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附录》一卷,见《杨录》。(德辉按,此《黄书录》所载之崇阳郡斋本,此云“县斋”误。)

  县学本。绍兴十二年汀州宁化县学刻《群经音辨》七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三、《彭跋》、《陆续跋》。淳熙元年黄岩县学刻张九成《横浦心传录》三卷,《横浦日新》一卷,见《陆志》。(明刊本。)淳熙癸卯(十年。)象山县学刻林钺《汉隽》十卷,见《天禄琳琅后编》四。庆元六年华亭县学刻晋二俊《陆士衡集》十卷、《陆士龙集》十卷,见《陆志》、《陆跋》、《丁志》。(明正德刊本。)淳祐辛亥(十一年。)昆山县学刻《玉峰志》三卷,《续》一卷,见《缪记》。宝祐五年永福县学刻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二十卷,见《张志》、《陆志》、(明刊本。)《丁志》。(钞本。)

  学宫本。淳熙四年泉州学宫彭椿年刻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二卷,见《丁志》。(钞本。)嘉定庚午(三年。)溧阳学宫刻陆游《渭南文集》五十卷,见《黄赋注》、《黄书录》、(宋刊本。)《丁志》。(明活字本。)绍定戊子(元年。)桐江学宫刻《开元天宝遗事》二卷,见《黄记》、《陆志》。(旧钞本。)端平乙未(八年。)富川学宫刻朱鉴《诗传遗说》六卷,见《四库书目提要》。淳祐甲辰(四年。)衢州学宫刻杨伯岩《六帖补》二十卷,见《瞿目》。(影宋钞本。)

  頖宫本。淳熙六年湖州頖宫刻蔡节《论语集说》十卷,见《天禄琳琅》四。(影宋钞本。)淳熙庚子(七年。)舒州頖宫刻蔡邕《独断》二卷,见《瞿目》、(明翻宋本。)《陆志》。(宋刊本。)咸淳丙寅(二年。)鄞县泮宫刻《朱子读书法》四卷,见《陆志》。

  学舍本。嘉定壬申(五年。)吴郡学舍刻吕祖谦《大事记》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见《四库书目提要》、《陆志》。其余有:大医局本。嘉定丙午(按:嘉定无丙午,三年为庚午,九年为丙子,十五年为壬午。)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二十卷,见《丁志》。(明刊本。)

  书院本。绍定庚寅(三年。)婺州丽泽书院重刻司马光《切韵指掌图》二卷,见《陆志》。(影宋钞本。)无年号刻吕祖谦《新唐书略》三十五卷,见《范目》。绍定四年象山书院刻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十二卷,见《四库书目提要》。淳祐丙午(六年。)泳泽书院刻大字本朱子《四书集注》十九卷,见《浙录》、《陈跋》。淳祐戊申(八年。)龙溪书院刻陈淳《北溪集》五十卷,《外集》一卷,见《四库书目提要》、《浙录》、(宋刊本。)《瞿目》。(旧钞本。)宝祐五年竹溪书院刻方岳《秋崖先生小稿》八十三卷,见《丁志》。(明钞本。)景定甲子(五年。)环溪书院刻《仁斋直指方论》二十六卷,《小儿方论》五卷,《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七卷,《医学真经》一卷,见《森志补遗》。咸淳元年建宁府建安书院刻《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卷,《续集》十卷,《别集》十一卷,见《陆志》。无年号鹭洲书院刻《汉书》一百二十卷,见《莫录》。(云与蔡琪所刻《后汉书》行格相同,但鹭州在吉安府城,宋淳祐间始建书院。蔡琪建宁人,《莫录》疑为一时人,殊误。不知两本同为重雕北宋景祐八行本,故行格亦正相同也。)

  祠堂本。嘉定八年金华吕氏祠堂刻吕本中《童蒙训》二卷,见《天禄琳琅》七。(明翻宋本。据原序云:金华太守邱长隽刻置祠堂。)嘉定辛巳(十四年。)严陵赵氏祠堂刻赵彦肃《复斋易说》六卷,见《天禄琳琅》四。(影宋钞本,云:严陵守许兴裔刻置祠堂。)至今椠本流传,历为收藏家宝贵,不知当日官师提倡之力,固如此之盛也。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