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叶德辉 > 书林清话 | 上页 下页 |
元刻书多用赵松雪体字 |
|
徐康《前尘梦影录》云:“元代不但士大夫竞学赵书,如鲜于困学、康里子山,即方外如伯雨辈亦刻意力追,且各存自己面目。其时如官本刻经史,私家刻诗文集,亦皆摹吴兴体。至明初吴中四杰高、杨、张、徐,尚沿其法。即刊板所见,如《茅山志》、周府《袖珍方》,皆狭行细字,宛然元刻,字形仍作赵体。沿至《匏庵家藏集》、《东里文集》,仍不失元人遗意。至正德时,慎独斋本《文献通考》细字本,远胜元人旧刻。大字巨册,仅壮观耳。迨至万历季年,风行书帕礼书,不求足本,但取其名,如陈文庄、茅鹿门、钟人杰辈,动用细评,句分字改,如评时文。然刻书至此,全失古人真面。顾千里拟之秦火,未为苛论也。” 按徐康为吴枚庵门人,故言板刻甚精核。《天禄琳琅》六,《欧文忠公文集》一百五十三卷、《年谱》一卷、《附录》五卷,云:“此书字法,规仿鸥波,深得其妙。观其橅印之精,非好古者不能为此。”《陆续跋》有元椠吴澄《礼记纂言》三十六卷,雕刊工整,字皆赵体。《黄记》,元本《稼轩长短句》十二卷,是书旧刻,纯乎元人松雪翁书。又校元本张认庵跋云,大德刊本,大字行书,流丽娟秀,如松雪翁体。 又《陆志》有元刊元印《清容居士集》五十卷,云有赵子昂笔意,元版中上乘也。又影写元刊本《汉泉曹文贞公诗集》十卷,云宋宾王识略云,阅桃花坞文瑞堂所得秀野草堂顾氏藏《曹汉泉集》五卷,字画端楷,直出松雪手书。元时名集动国帑镂板,故得名手书文,良工刊刻。 《瞿目》元刊本曹伯启《汉泉曹文贞公诗集》十卷,云国子生浚仪胡益编录,写刻甚精,书法似赵文敏,殆即益所书也。吾藏元张伯颜刻《文选》、大德本《绘图列女传》,字体流动,而沉厚之气溢于行间。《列女传》绘图尤精,确为松雪家法,字含钟繇笔意,当是五十以后所书。然不如所书《道德宝章》卷末题赵名者,信而有征也。(《四库书目提要》,内府藏本为元本。《瞿目》有明刊本,吾亦有之。道光戊戌施禹泉刊本,摹仿亦精。) 至世传大定乙巳刻宋人编《两汉策要》,(十二卷。)毛扆《珍藏秘本书目》载之,谓为元人手钞,与元人手钞《古文苑》相次,云二书一笔赵字,或谓赵文敏手书而无款,不敢定之。乾隆五十八年,如皋张氏以毛本重刻,摹仿极工。前附有翁方纲题,后附梁同书、窦光鼐、周骏发、朱钰、姚棻、邵齐熊诸跋,但以为元名手书,不敢定为松雪亲笔。惟邵跋援陆学士、秦中丞及简斋先生,(当是袁简斋。)定为松雪手迹,谓非余子能办,吾亦信以为然。 盖松雪平生工于写字,亦勤于钞书,世传所书《道德经》,见于各家集帖收藏家题跋者,已十数本之多。明张丑《书画见闻表》,列有《左传》正文全部及《李太白集》。沈初《西清笔记》,有赵文敏小楷《四十二章经》、《法华经》全部。可见赵钞之未传刻者正复不少,不仅元时一朝刻书风气视此翁为转移也。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