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元稹 > 元氏长庆集 | 上页 下页
补遗卷一 诗赋


  ◎诗

  ▼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

  丞相功高厌武名,牵将战马寄儒生。
  四蹄荀距藏虽尽,六尺须头见尚惊。
  减粟偷儿憎未饱,骑驴诗客骂先行。
  劝君还却司空着,莫遣衙参傍子城。

  ▼春游

  〔此一篇乃白乐天所书,钱穆父在越摸刻于蓬莱阁下,今亡矣。〕

  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
  欲终心懒慢,转恐兴阑散。
  镜水波犹冷,稽峰雪尚残。
  不能辜物色,乍可怯春寒。
  远目伤千里,新年思万端。
  无人知此意,閒凭小栏干。

  ▼梦游春词三十六韵

  〔《乐天集》云“七十韵”,是今尽缺其半矣。〕

  昔君梦游春,梦游何所遇。
  梦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
  清泠浅漫溪,画舫兰篙渡。
  过尽万株桃,盘旋竹林路。
  长廊抱小楼,门牖相回互。
  楼下杂花丛,丛边绕鸳鹭。
  池光漾彩霞,晓日初明煦。
  未敢上阶行,频移曲池步。
  乌龙不作声,碧玉曾相慕。
  渐到帘幙閒,徘徊意犹惧。
  閒窥东西阁,奇玩参差布。
  格子碧油糊,驼钩紫金镀。
  逡巡日渐高,影向人将寤。
  鹦鹉饥乱鸣,娇娃睡犹怒。
  帘开侍儿起,见我遥相谕。
  铺设绣红茵,施张钿妆具。
  濳褰翡翠帷,瞥见珊瑚树。
  不见花貌人,空惊香若雾。
  回身夜合偏,敛态晨霞聚。
  睡脸桃破风,汗妆莲委露。
  丛梳百叶髻,金蹙重台屦。
  纰软钿头裙,玲珑合欢袴。
  鲜妍脂粉薄,暗淡衣裳故。
  最是红牡丹,雨来春欲莫。
  梦魂良易惊,灵境难久寓。
  夜夜望天河,无由重沿泝。
  结念心所期,返如禅顿悟。
  觉来八九年,不向花回顾。
  杂洽两京春,喧阗众禽护。
  我到看花时,但作怀仙句。
  浮生转经历,道性尤坚固。
  近作梦仙诗,亦知劳肺腑。
  一梦何足云,良时自婚娶。
  当年二纪初,嘉节三星度。
  朝蕣玉佩迎,高松女萝附。
  韦门正全盛,出入多欢裕。

  ▼古艳诗二首

  〔即《传》所谓“立缀春词二首”是也。〕

  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
  莺藏柳暗无人语,惟有墙花满树红。

  *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
  等闲弄水流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

  ▼古决绝词三首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
  那能朝开莫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
  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何如。
  春风撩乱伯劳语,况是此时抛去时。
  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
  君情既决绝,妾意亦参差。
  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

  噫春冰之将泮,何予怀之独结?
  有美一人,于焉旷绝。
  一日不见,比一日于三年,况三年之旷别。
  水得风兮小而已波,笋在苞兮高不见节。
  矧桃李之当春,竞众人之攀折。
  我自顾悠悠而若云,又安能保君皑皑之若雪。
  感破镜之分明,睹泪痕之余血。
  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终不我夺。
  已焉哉!织女别黄姑,
  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

  夜夜相抱眠,幽怀尚沈结。
  那堪一年事,长遣一宵说。
  但感久相思,何暇暂相悦。
  虹桥薄夜成,龙驾侵晨列。
  生憎野鹤性迟回,死恨天鸡识时节。
  曙色渐曈曈,华星欲明灭。
  一去又一年,一年何时彻。
  有此迢递期,不知生死别。
  天公隔是妒相怜,何不便教相决绝。

  ▼离思诗五首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谩篸绿云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酥旋欲融。

  *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

  红罗著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曲尘。
  第一莫嫌才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郄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枝叶度残春。

  ▼杂忆诗五首

  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

  *

  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
  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迁。

  *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

  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低墙半拂檐。
  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
  忆得双文衫子里,钿头云映褪红酥。

  ▼莺莺诗

  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暗淡妆。
  夜合带烟笼晓日,牡丹经雨泣残阳。
  依稀似笑还非笑,彷佛闻香不是香。
  频动横波娇不语,等闲教见小儿郎。

  ▼春晓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赠双文

  艳极翻含态,怜多转自娇。
  有时还自笑,闲坐更无聊。
  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销。
  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腰。

  ◎赋

  ▼大合乐赋

  〔以“王者之政,备于乐声”为韵。〕

  乐者制也,所以道天和,全人性。故作之以崇德,审之以知政。王者敬其事而阐其道,顺其时而行其令。逮夫季春戒期,乃命有司。且曰:“群萌达矣,播乐安之。”重以国经不可阙,躬理必以时。订〔一作“将。”〕齐度于节奏,被选乐于声诗。撰乃吉日,总于乐师。是用资于诲尔,亦无忝于命夔。由是司仪办等,庶工守位。备弦管之声,陈匏竹之器。柷敔逦迤而就列,簨簴嶙峋而居次。克展礼容,而告乐备。

  天子于是率九卿,暨三事,必虔心而有待,俾陪扈而斯致。既亲睹于宫悬,又何假以庭试?若乃曲度是并,不可殚名。杂以韶頀,閒以英茎。追宣尼之前闻,是能忘味;念师乙之旧说,各辨遗声。考彼废兴,存乎清浊。安以乐,且知治世之音;哀以思,不杂异方之乐。类飞声于垂仁,等润物于流渥。足使魏文侯之卧听,已悟前非;吴季子之备观,难施先觉。既尽美矣,又何加乎。谅从律而罔惑,将克谐而不渝。必在听和,知其乐也泄泄;是惟反朴,变其风也于于。具举不患乎声希,统同宁贵于和寡。奚必响钧天之灵贶,而有殊焉;想洞庭之异音,更思古者。诚夫天祚我皇,恩历遐昌。掩邃古之嘉乐,轶三代之盛王。窃贺声明之巨丽,敢联雅颂之遗章。

  ▼箫韶九成赋

  〔以“曲终九成,百兽皆舞”为韵。〕

  圣人顺天道,防人欲。布和以调其性,宣乐以察其俗。气将道志,五声发以成文;化尽欢心,百兽率而叶曲。茫茫大空,乐生其中。声随化感,律与天通。交四气之薄畅,贯三光乎昭融。将君子以审乐,故先王以省风。致同和于天地,谅难究其始终。

  惟乐之广,于何不有。包阴阳兮不集不散,降神灵兮或六或九。故季札聆音而感深,宣尼忘味于耳盈。昭覆帱兮煦妪,召游泳以飞走。演自窅冥,发于性情。将不动而为动,自无声而有声。五者通三,我则贯三才而作;阳数有九,我则至九变而成。不然者,何以调大中,何以继光宅。

  作终乐于数四,历君子之凡百。其声转融,其道弥赫。大哉至乐,于以洪覆。收之而合乎希夷,张之而散乎宇宙。感八神与地祇,格灵禽与仁兽。扇风化而以攒,则雍煕之可就。大韶命曲,大章同济。既和且乐,亦孔之皆。

  且箫为器之所细,凤为王之所怀。若惉懘之音,感清净之化乖。则歌已而于狂客,孰来仪于克谐?恭惟我君,配天作主。命工典乐,考法师古。浃声教之汪濊,合尧禹之规矩。士有闻韶嘉于藴道,击壤希乎可取。同鸟兽之归仁,承德音而率舞。

  ▼闻韶赋

  〔以“宣父在齐,三月忘味”为韵。〕

  韶则尽美,听何可忘。况至德之斯过,聆奇音之孔扬。天纵多能,信以嘉乎击拊;神资博学,知具美于典章。用而不匮,乐亦无荒。若充乎四门之术,不离乎数仞之墙。验则足征,用之可贵。圣者妙而合道,志者仰而自慰。悦五音而四直,孰谓其聋;致六府之和平,自忘于味。省风而八风叶畅,观德而九德昭宣。季子惭游于鲁地,穆公徒响于钧天。曷若观率〔一作于〕舞,聆熏弦。变态罔已,周流自然。可以深骨髓而期富寿,岂徒资视听而娱圣贤。

  至若清磬虚除,朱弦疏越。鼗鼓以之迭奏,笙镛于焉閒发。以感阴阳于宇宙,耀光明于日月。自表虞德之不衰,岂效文王之既没。是知武也未善,濩也有惭。钧化归于二八,让德明乎再三。所以其道不穷,厥监斯在。验率舞于百兽,想同和于四海。如其乐正,非关自卫而来;傥俟风移,有栘从周而改。愔愔不极,杳杳乍迷。俄将复矣,抑又扬兮。梦周公而不见,想圣德而思齐。闻斯行诸,厥不踰矩。感心骇目,是何其睹。悠然而往,三叹如在夫寥天;涤尔而施,万籁已吟于九土。讵忘味于三月,谅永怀于千古。幸赋韶乐之遗音,美哉尼父。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