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元稹全集 >
元稹文集
作者:[唐]元稹

  元稹文集,据《钦定全唐文》元稹集整理,共283篇。原误收柳宗元《与卫淮南石琴荐启》,不录。其中制诰类169篇。元稹在元和十五年任祠部郎中知制诰,“辞诰所出,敻然与古为侔,遂盛传于代,由是极承恩顾。”(《旧唐书·元稹传》)他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多为人效仿。

  《同州刺史谢上表》于早年经历叙述颇详:“臣八岁丧父,家贫无业,母兄乞丐,以供资养,衣不布体,食不充肠。幼学之年,不蒙师训。因感邻里儿稚,有父兄为开学校,涕咽发愤,愿知《诗》《书》。慈母哀臣,亲为教授……”
  (2025-9-20,独孤氏整理,初校,补缺字)
封面
  1. 奉制试乐为御赋
  2. 善歌如贯珠赋
  3. 镇圭赋
  4. 观兵部马射赋
  5.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
  6. 范传式可河南府寿安县令制
  7. 王炅等升秩制
  8. 高端等授官制
  9. 李昆可权知滑州司马兼监察御史制
  10. 刘颇可河中府河西县令制
  11. 王迪贬永州司马制
  12. 王悦等可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备身制
  13. 崔适等可翊麾校尉守左千牛备身制
  14. 姚文寿可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制
  15. 徐智岌可云麾将军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制
  16. 邵常政等可内侍省内谒者监制
  17. 宋常春等可内侍省内仆局令制
  18. 大公则等授金吾将军制
  19. 大多英等授诸卫将军制
  20. 令狐楚等加阶制
  21. 萧俛等加勋制
  22. 萧俛等加封爵制
  23. 李逢吉等加阶制
  24. 李光颜加阶制
  25. 王仲舒等加阶制
  26. 郭钊等转勋制
  27. 武儒衡等加阶制
  28. 崔元略等加阶制
  29. 胡证等加阶制
  30. 诸使收淄青叙录将士等授官爵勋制
  31. 史宪等叙勋制
  32. 郑氏封才人制
  33. 第七女封公主制
  34. 王承宗母吴氏封齐国太夫人制
  35. 李愬妻韦氏封魏国夫人制
  36. 赠田弘正等父制
  37. 赠乌重胤等父制
  38. 赠韩愈等父制
  39. 赠韦审规等父制
  40. 赠田弘正母郑氏等制
  41. 追封孔戣母韦氏等制
  42. 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制
  43. 追封李逊等母制
  44. 追封王潜母齐国大长公主制
  45. 追封王璠母李氏等制
  46. 赠郑余庆太保制
  47. 赠赙王承宗制
  48. 赠赙裴行立制
  49. 赠陈宪忠衡州刺史制
  50. 赠楚继吾等刺史制
  51. 更赐于頔谥制
  52. 追封宋若华河南郡君制
  53. 授入朝奚大首领梅落悟孤等二十五人官阶制
  54. 授入朝契丹首领达于只枕等二十九人果毅别将制
  55. 授刘惠通谒者监制
  56. 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
  57. 授韦审规等左司户部郎中等制
  58. 授罗让工部员外郎制
  59. 授邱纾陈鸿员外郎等制
  60. 授裴注等侍御史制
  61. 授嗣虢王溥太仆少卿等制
  62. 授张籍秘书郎制
  63. 授张奉国上将军皇城留守制
  64. 授杜叔良左领军卫大将军制
  65. 授薛昌朝等王傅等制
  66. 授王自励原王府咨议制
  67. 授薛昌族王府长史等制
  68. 授杨巨源郭同元河中兴元少尹制
  69. 授王师鲁等岭南判官制
  70. 授崔墉等监察里行等官制
  71. 授萧祐兵部郎中制
  72. 授刘泰清左武卫将军制
  73. 授郭皎冀王府咨议制
  74. 授王承迪等刺史王府司马制
  75. 授裴寰奉先县令制
  76. 授卫中行陕州观察使制
  77. 授郑仁弼检校祠部员外充横海判官等制
  78. 授萧睦凤州周载渝州刺史制
  79. 授王陟监察御史充西川节度判官等制
  80. 授卢崿监察里行宣州判官等制
  81. 授杨进亳州长史制
  82. 授乌重胤山南西道节度使制
  83. 授卢捷深州长史制
  84. 加裴度幽镇两道招抚使制
  85. 加裴度镇州四面招讨使制
  86. 授刘总守司徒兼侍中天平军节度使制
  87. 许刘总出家制
  88. 加乌重胤检校司徒制
  89. 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
  90. 授刘悟检校司空幽州节度使制
  91. 授刘悟昭义军节度使制
  92. 加陈楚检校左仆射义武军节度使制
  93. 加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制
  94. 起复田布魏博节度等使制
  95. 杨元卿泾原节度使制
  96. 授牛元翼深冀等州节度使制
  97. 授牛元翼成德军节度使制
  98. 授韩皋吏部尚书赵宗儒太常卿制
  99. 授赵宗儒尚书左仆射制
  100. 授李绛检校右仆射兼兵部尚书制
  101. 授王播刑部尚书制
  102. 授杜元颖户部侍郎制
  103. 授沈传师中书舍人制
  104. 授崔棱尚书户部侍郎制
  105. 授裴向左散骑常侍制
  106. 授崔郾谏议大夫制
  107. 授白居易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制
  108. 授孟子周太子宾客制
  109. 授李拭宗正卿韦虔度殿中监制
  110. 授裴武司农卿制
  111. 授卢士玫权知京兆尹制
  112. 授刘士泾太仆卿制
  113. 加裴堪工部尚书致仕制
  114. 授于季友右羽林将军制
  115. 授邵同太府少卿充吐蕃和蕃使制
  116. 授元宗简权知京兆少尹刘约行尚书司门员外郎制
  117. 授刘师老尚书右司郎中郭行余守秘书省著作郎制
  118. 授杨嗣复权知尚书兵部郎中制
  119. 授郑涵尚书考功郎中冯宿刑部郎中制
  120. 授高允恭尚书户部郎中判度支案制
  121. 授高允恭侍御史知杂事制
  122. 授柏耆尚书兵部员外郎制
  123. 授高釴守起居郎何士乂尚书水部员外郎制
  124. 授班肃尚书司封员外郎制
  125. 授独孤朗尚书都官员外郎韦瓘守右补阙制
  126. 授范季睦尚书仓部员外郎制
  127. 授杨汝士等右补阙制
  128. 授唐庆万年县令制
  129. 李珝起复监察御史制
  130. 授王永太常博士制
  131. 授李从易宗正寺丞制
  132. 授卢均等通事舍人制
  133. 授颜岘右赞善大夫制
  134. 授荆浦等左清道率府率制
  135. 授王惠超等左清道率府率制
  136. 授崔弘礼郑州刺史制
  137. 授元佑洋州刺史制
  138. 授袁重光雅州刺史李践方大理寺丞制
  139. 授齐煚饶州刺史王堪沣州刺史制
  140. 授元藇等余杭等州刺史制
  141. 授韩察等明通等州刺史制
  142. 授韦行立处州刺史制
  143. 授王进岌冀州刺史制
  144. 授论倚忻州刺史制
  145. 授王元琬银州刺史制
  146. 授陈谏循州刺史制
  147. 授万憬皓端州刺史制
  148. 赵真长等加官制
  149. 授王沂永宁县令范传规安邑县令制
  150. 授吉旼渭南县令制
  151. 骆怡等复职制
  152. 裴温等兼监察御史里行充清海军节度参谋制
  153. 授韩克从太子通事舍人制
  154. 授崔方实试太子詹事制
  155. 李归仙兼镇州右司马制
  156. 授齐煦等县令制
  157. 授韦珩等京兆府美原等县令制
  158. 裴誗等充河南节度判官制
  159. 蔡少卿兼监察御史制
  160. 授李立则检校虞部员外郎知盐铁东都留后制
  161. 常亮元等权知桥陵制
  162. 授杜载监察御史制
  163. 授崔蔇等检校都官员外郎兼侍御史制
  164. 授王播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制
  165. 讨镇州王庭凑德音
  166. 贬令狐楚衡州刺史制
  167. 批宰臣请上尊号第二表
  168. 批宰臣请上尊号第三表
  169. 批宰臣请上尊号第四表
  170. 批刘悟谢上表
  171. 批王播谢官表
  172. 处分幽州德音
  173. 戒励风俗德音
  174. 长庆元年册尊号赦
  175. 论裴延龄表
  176. 又论裴延龄表
  177. 献事表
  178. 同州刺史谢上表
  179. 贺汴州诛李岕表
  180. 贺圣体平复御紫宸殿受朝贺表
  181. 贷李中丞谢官表
  182. 为严司空谢招讨使表
  183. 贺诛吴元济表
  184. 为萧相公让官表
  185. 为萧相谢追赠祖父祖妣亡父表
  186. 论追制表
  187. 论谏职表
  188. 论讨贼表
  189. 论西戎表
  190. 论教本书
  191.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
  192. 辨日旁瑞气状
  193. 谢准朱书撰田弘正碑文状
  194. 谢恩赐告身衣服并借马状
  195. 谢赐设状
  196. 谢御札状
  197. 进田弘正碑文状
  198. 进诗状
  199. 进西北边图经状
  200. 进西北边图状
  201. 进双鸡等状
  202. 进马状
  203. 为萧相谢告身状
  204. 为令狐相国谢赐金石凌红雪状
  205. 为萧相国谢太夫人国号告身状
  206. 为令狐相国谢回一子官与弟状
  207. 贺降诞日德音状
  208. 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
  209.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
  210.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
  211. 弹奏山南西道两税外草状
  212. 论浙西观察使封杖决杀县令事
  213. 论转牒事
  214. 为河南百姓诉车状
  215. 同州奏均田状
  216. 浙东论罢进海味状
  217. 钱货议状
  218. 钱重物轻议
  219. 迁庙议
  220.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
  221. 错字判
  222. 易家有归藏判
  223. 修堤请种树判
  224. 夜绩判
  225. 田中种树判
  226. 屯田官考绩判
  227. 怒心鼓琴判
  228. 回风变节判
  229. 五品女乐判
  230. 学生鼓琴判
  231. 毁方瓦合判
  232. 对父病杀牛判
  233. 对弓矢驱鸟鸢判
  234. 千岁龟判
  235. 对蕃客求鱼判
  236. 对宴客鳖小判
  237. 对养鸡猪判
  238. 对狗伤人有牌判
  239. 与史馆韩侍郎书
  240. 叙诗寄乐天书
  241. 诲侄等书
  242. 代谕淮西书
  243. 上门下裴相公书
  244. 贺裴相公破淮西启
  245. 上兴元权尚书启
  246. 上令狐相公诗启
  247. 制诰自序
  248. 文稿自叙
  249. 白氏长庆集序
  250.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
  251. 翰林承旨学士厅壁记
  252. 重修桐柏观记
  253.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
  254. 葬安氏志
  255. 杜甫墓系铭
  256. 张奉国碑文铭
  257. 薛戎神道碑
  258. 刘颇墓志铭
  259. 盩厔县尉元君墓志铭
  260. 崔倰墓志铭
  261. 田弘正墓志铭
  262. 刑部侍郎李建墓志铭
  263. 元秬墓志铭
  264. 元莫之墓志铭
  265.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
  266. 唐左千牛韦珮母段氏墓志铭
  267. 裴乂墓志铭
  268. 严绶行状
  269. 告畲三阳神文
  270. 告畲竹山神文
  271. 报三阳神文
  272. 祈雨九龙神文
  273. 报雨九龙神文
  274. 幽州平告太庙祝文
  275. 祭淮渎文
  276. 告赠皇考皇妣文
  277. 告赠皇祖祖妣文
  278. 告祀曾祖文
  279.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
  280.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
  281. 祭亡妻韦氏文
  282. 秋分日祭百神文
  283. 祭亡友文

返回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