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张之洞 > 輶轩语 | 上页 下页
二九


  一、赋

  ○宜相题制体。

  或古或律,须视其题。拟古者,宜用古人元赋体。平正板重题,宜律。纤巧咏物题,可律体,或拟六朝体。博大颂飏题,及咏古有大议论题,可古可律。

  试场赋,于法得用古体,然古赋竟是博学人著作之事,应试者先求工于律赋可耳。即间有合用古赋者,止可如作楷临摹法帖,上者取其气韵而合以规矩,下者摹其形模而去其骇俗,较于应试为宜。然此为考试言,乃万不得已之论,非为著作学古者言。

  ○宜读古赋。

  选赋,六朝、唐赋,皆必宜读。律赋之有唐赋,犹时文之有明文也。

  坊行《律赋必以集》,简约平正,宜于初学。国朝张惠言《七十家赋钞》,古雅详备,能读更佳。

  ○名家赋宜善学。

  国朝赋家,大手笔最多,才力实胜唐人。不善学者,恐致堆垛泛滥之病。吴祭酒(锡麒)赋及鲍、顾、陈三家赋,皆为近时名家,(京师有合刻本。)可学。此外选本,不拘一格。但看其有书卷而不笨滞,格调整齐而押官韵稳者,即可学。(如坊刻《插花窗》、《少岩赋》之类不必学。)

  ○忌篇尾作歌。

  六朝小赋间有之。场屋效颦,既为不庄,又嫌率尔。选赋篇尾,或曰“乱”,或曰“颂”,各有体裁,不得藉口。

  ○忌通篇四字句。

  古人间有。施之律赋,短促伤气。宋广平《梅花赋》,乃宋人伪作耳。前人已辨之。舒元舆《牡丹赋》中,六字句仍不少。

  ○忌滥效骚体。

  此间试场,此体实多。无病而呻,最为无谓。

  ○忌每段四六联太多。

  多则重膇滞塞。若以唐法论之,每韵中四六隔对,止宜用一联。今难如此深论,但不必过多耳。近代名家赋中,一段往往有三四联四六者,实皆非法。读书嗜古,洞悉文章流别者,自能知之。凡拟古诗赋及论,皆宜顶格书写。盖试卷低两格写者,为颂飏抬头而设。既代古人言语,自无抬头,何低格为?至于拟古题,竟有末段颂飏者,太迷谬,不足论。

  ○附举诗赋中习见易误字。(五方所同者,不备论。)

  平仄舛误字:如赏(仄,赏罚),偿(平,偿还);顷(仄,顷刻),倾(平,倾覆);訉(仄,音訉),询(平,咨询);具(仄,备具),俱(平,耦俱);聆(平);应(平,当也;仄,答也);教(平,虚,谁教;仄,实,政教);令(平,虚,能令公喜;仄,实,发号施令);骑(平,虚,骑马骑虎;仄,实,车骑万骑);量(平,虚,揣量。仄,实,器量);漫(漫漫,平仄两音;漫道,水漫,读仄);绍(仄);占(平,占卜;仄,侵占);攘(平,攘夺,攘除;仄,扰攘);丕(平);捻(仄);踞(仄,古即作居,故《集韵》有平音,今罕用);祇(平,祇应,与“神祇”字音异形同),祇(平,祇敬);嗣(仄)

  意义相混字,如:尤(过也,寡尤,拔尤),犹(尚也,犹且);盍(何不也),何(诘问辞);郤(同“隙”,晋大夫姓),卻(退也,却正字);也(顺承直断辞),耶(疑或不定辞,义与乎字近);摹(读模。摹仿,虞韵),摩(读磨。荡摩,揣摩,歌韵);束(结束,从口),朿(即芒刺之刺)

  俗别无本字,如:庐(从“广”,讹从“厂”,非)、散(从“月”,讹从“日”,非)、惟(从隹,讹从“佳”,非)、忍(上半讹作“任”)、陽(右半讹作“易”)、祀(不从“己”)

  鄙俗语,如诗赋中,最喜用“世界花花”四字,不知出何典记,鄙俚已极。又如“堪夸行为阔”、“论者边一个”等类,亦俗甚。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