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盛宴》是从林语堂大量的中文、英文中译本著作中有关人生、生活、文艺等方面的论著中选编而成的(其中从上海西风社1941年印行的黄嘉德译本《生活的艺术》一书中选得较多)。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较为集中地了解到林语堂对人生、生活、文艺的见解。另将林语堂的部分生活花絮也附录书后,意在使读者通过这些篇章对林语堂多些感性上的认识。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亦如他的社会观、政治观和历史观一样复杂。林语堂自幼耳濡目染于“亲情似海的基督教家庭”,他念的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教会办的学校;宗教观念深铭其心。以后长期生活在西方文化环境,受到系统的西方文化熏陶,而又对中国的儒、道、佛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因而他在理解中国的传统和现实、选择人生时,往往带着西洋绅士的头脑和眼光……  | 
 
 | 
| 一 醒觉·对人生的态度 | 
| 二 关于人类的观念 | 
| 基督徒 希腊人 中国人 | 
| 灵与肉 | 
| 三 谁最会享受人生 | 
| 发现自己:庄子 | 
| 情智勇:孟子 | 
| 玩世,愚钝,潜隐:老子 | 
| 中庸的哲学:子思 | 
| 人生的爱好者:陶渊明 | 
| 四 酷爱人生 | 
| 人生快乐的问题 | 
| 人类是唯一在工作的动物 | 
| 五 家庭的享受 | 
| 生物学上的问题 | 
| 独身者是文化上的怪物 | 
| 论性的吸引力 | 
| 中国人的家族理想 | 
| 论老年的来临 | 
| 六 女人生涯 | 
| 女人 | 
| 理想中的女性 | 
| 恋爱和求婚 | 
| 妓女与妾 | 
| 七 大自然的享受 | 
| 乐园失掉了吗 | 
| 论伟大 | 
| 两位中国女人 | 
| 论树与石 | 
| 论花与花的布置 | 
| 袁中郎的《瓶史》 | 
| 张潮的警句 | 
| 八 文化的享受 | 
| 知识上的鉴赏力 | 
| 艺术是游戏和人格的表现 | 
| 读书的艺术 | 
| 写作的艺术 | 
| 文学生活 | 
| 艺术家生活 | 
| 九 做文与做人 | 
| 做文可做人亦可做文人不可 | 
| 文人与穷 | 
| 所谓名士派与激昂派 | 
| 唯美派 | 
| 我看人行径不看人文章 | 
| 文字不好无妨人不可不做好 | 
| 十 收场语 人生的归宿 | 
| 附 林语堂生活花絮 | 
| 编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