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5年夏天陈独秀从日本回上海后,便开始准备筹备《青年杂志》,先是同亚东图书馆汪孟邹商量,在得知亚东图书馆无法合作后,又被介绍给群益书社的陈子沛、陈子寿兄弟。几人商议后由群益书社出版《青年杂志》,每月一本,每期支出在200圆。最初发行量为1000份。 1916年,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该杂志同青年会杂志《青年》、《上海青年》同名,要求《青年杂志》改名。于是自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最初的撰稿人有陈独秀、李大钊、高一涵、易白沙等。封面题“陈独秀先生主撰”。 |
|
| (1916年9月1日) |
| ·新青年(陈独秀) |
| ·青春(李大钊) |
| ·On education(温宗尧) |
| ·孔子平议·下(易白沙) |
| ·乐利主义与人生(高一涵) |
| ·(短篇名著小说)决斗(胡适) |
| ·(长篇名著小说)初恋(陈嘏) |
| ·(悲剧)弗罗连斯(陈嘏) |
| ·述墨(易白沙) |
| ·当代二大科学家之思想(陈独秀) |
| ·国外大事记(记者) |
| ·国内大事记(记者) |
| ·通信:论政党政治答汪叔潜(陈独秀) |
| ◇读者论坛 |
| ·时局对于青年之教训(王浧) |
| ·青年与欲望(陈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