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葛洪 > 神仙传 | 上页 下页
河上公


  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汉孝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常读老子道德经。时文帝好老子之道,诏命诸王公大臣州牧在朝卿士,皆令诵之,不通老子经者,不得升朝。帝于经中有疑义,人莫能通,侍郎裴楷奏云:“陕州河上有人诵《老子》。”即遣诏使赍所疑义问之。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也。”帝即驾幸诣之,公在庵中不出,帝使人谓之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民。域中四大,而王居其一,子虽有道,犹朕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乎?朕能使民富贵贫贱。”

  须臾,公即拊掌坐跃,冉冉在空虚之中,去地百余尺,而止于虚空。良久,俛而答曰:“余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焉?君宜能令余富贵贫贱乎?”帝大惊悟,知是神人,方下辇,稽首礼谢曰:“朕以不能,忝承先业,才小任大,忧于不堪,而志奉道德,直以暗昧,多所不了。惟愿道君垂愍,有以教之。”

  河上公即授《素书》、《老子道德章句》二卷,谓帝曰:“熟研究之,所疑自解。余著此经以来千七百余年,凡传三人,连子四矣,勿示非人。”帝即拜跪受经,言毕,失公所在。遂于西山筑台望之,不复见矣。论者以为文帝虽耽尚大道,而心未纯信,故示神变以悟帝意,欲成其道,时人因号河上公。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