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纪昀 > 庚辰集 | 上页 下页
雨后山光满郭青


  ※金甡

  张籍《寄和州刘使君》诗:“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见说横江好,城环万笏形。
  每逢新雨过,斗觉旧山青。
  秀色餐堪饱,悬流泻未停。
  鲜明真照眼,渲染乍开屏。
  螺髻添膏沐,蛾眉斗尹邢。
  波深涵倒影,树碧隐重扃。
  出岫分云缕,冲烟认鹤翎。
  试寻桃坞客,骋望水心亭。

  原评曰:一句原题,二句点“山”、点“郭”,三、四点完全题。妙于自在流出。五句正写“山光”,六句掉转“雨后”,七句写“山光”,八句仍带“雨后”。九句、十句写“青”字,十分秀润。

  “波深”“树碧”,烘染“雨后”;“分云缕”“认鹤翎”,烘染“山光”。结仍归到本事,亦不苟。

  原评又曰:“出岫”二句,翻衬“青”字,从徐凝《瀑布》诗“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句脱胎。

  横江〓李白《横江诗·第一首》:“人道横江好。”杨齐贤注:“孙桓督牛渚,作横江桥。吴、晋间,尝建横江将军,以督此渡。”萧士赟注:“《郡县志》:横江浦在和州,对江南之采石,往来济渡处。”《江南通志·山川》:“和州横江,在州东南二十五里。”

  万笏形〓华钥《吴中胜记》:“天平如锦屏入座,其峰皆立。僧曰:‘此万笏朝天也。’”

  斗觉〓韩愈《答张十一功曹》诗:“斗觉霜毛一半加。”

  旧山〓石延年《筹笔驿》诗:“愁外旧山青。”

  秀色〓陆机《日出东南隅行》:“秀色若可餐。”陆游《山行》诗:“山光秀可餐。”

  悬流〓郦道元《水经注·庐水》:“水导双石之中,悬流飞瀑。”

  鲜明〓班固《白虎通·德论》:“三月谓之姑洗何?姑者,故也。洗者,鲜也。言万物皆去故就其新,莫不鲜明也。”左思《招隐诗·第二首》:“峭蒨青葱间。”李善注:“峭蒨,鲜明貌。”

  照眼〓梁武帝《子夜四时歌·春歌第一首》:“庭中花照眼。”

  渲染〓郭熙《画诀》:“淡墨重叠,旋旋而取之,谓之斡淡。以锐笔横卧,惹惹而取之,谓之皴擦。以水墨再三而淋之,谓之渲。以水墨滚同而泽之,谓之刷。”唐志契《论画》:“古《画谱》言用笔之法,未尝不详,乃画家仅知皴、刷、点、拖四则而已。此外,如斡、如渲、如捽、如擢,其谁知之?盖斡者,以淡墨重叠六七次,加而深厚者也。渲者,有意无意再用细笔细擦而淋漓,使人不知数十次点染者也。”

  开屏〓韩熙载《溧水无相寺赠僧》诗:“山屏四面开。”

  螺髻〓崔豹《古今注·鱼虫第五》:“童子结发,亦为螺髻。亦谓其形似螺壳。”苏轼《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诗·第二首》:“乱峰螺髻出。”

  膏沐〓《诗·卫风·伯兮》篇:“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史浩《两钞摘腴》:“膏,所以膏面;沐,盖沈也,米汁可以沐头。”

  蛾眉〓《诗·卫风·硕人》篇:“螓首蛾眉。”葛洪《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尹邢〓褚少孙《补史记·外戚世家》:“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有诏,不得相见。尹夫人自请武帝,愿望见邢夫人,帝许之。即令他夫人饰,从御者数十人,为邢夫人来前。尹夫人前见之曰:‘此非邢夫人身也。’帝曰:‘何以言之?’对曰:‘视其身貌形状,不足以当人主矣。’于是帝乃诏使邢夫人衣故衣独身来前。尹夫人望见之曰:‘此真是也。’于是乃低头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按:以尹、邢比山色,古无所见。惟渔洋山人《北征日记》曰:“望见鹊山,顷之,望见华不注山。二山空青缥缈,如尹、邢相照,济水间之。故其行经鹊、华二山间,即自诗曰:‘是耶非耶看不定,尹、邢双照蛾眉弯。’”此句似用其语。

  倒影〓晋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

  重扃〓汉武帝《落叶哀蝉曲》:“落叶依于重扃。”

  云缕〓《曲龙山仙诗·第二首》:“元鹤唳天云一缕。”

  鹤翎〓刘得仁《宿宣义池亭》诗:“菰蒲有鹤翎。”

  桃坞客〓《一统志·江南和州》:“桃花坞,《舆地纪胜》:‘在含山县西五里,旧传张籍读书处。’”

  水心亭〓本诗第二联:“看花多上水心亭。”《一统志·江南和州》:“水心亭,在州治三老堂前。”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