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纪昀 > 庚辰集 | 上页 下页
蚁穿九曲珠


  ※金甡

  唐杨涛《蚁穿九曲珠赋》:“是知圣者之使,宛如穷理,诚在小而罔遗,俾入微而有以。”王奉珪《明珠赋》:“九曲乃蚁,穿于孔子。”苏轼《祥符寺九曲观灯》诗,王十朋注:“《小说》载:有以九曲宝珠欲穿之而不得,问之孔子,孔子教以涂脂于线,使蚁通焉。”按:王注不著所出,然证以唐赋,知非杜撰。马骕《绎史·孔子类记》引《衝波传》曰:“孔子去卫适陈途中,见二女采桑。子曰:‘南枝窈窕北枝长。’答曰:‘夫子游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著来问我采桑娘。’夫子至陈,大夫发兵围之,令穿九曲珠乃释其厄。夫子不能,使回、赐返问之。其家谬言女出外,以一瓜献二子。子贡曰:‘瓜子在内也。’女乃出,语曰:‘用蜜涂珠,丝将系蚁,蚁将系丝,如不肯过,用烟熏之。’子依其言,乃能穿之,于是绝粮七日。”语绝荒诞,故赋此题者,皆从王注。又:王注但言《小说》,《韵府》全引其文,云出《说苑》。今本《说苑》无此事。

  宛转珠胎映,盘旋蚁力酣。
  一丝看渐引,九曲任穷探。
  绕垤元无碍,衔脂更可贪。
  定知穿穴巧,为有性情耽。
  似泛浑河棹,宁停峻阪骖。
  开疆走蛮触,辟险记鱼蚕。
  役智人皆诎,通微圣所参。
  寻源思凿窍,妙手竟谁谙?

  起四句完题。“绕垤”句切定“蚁”字,“衔脂”句点明本事,“定知”二句申说上文,“似泛”四句皆比体;而“似泛”二句正比,“九曲”“开疆”二句借比“蚁穿”。用笔不同,故不嫌其重复。“役智”二句点醒寓意,即补明出处。

  杨升庵《外集》曰:“《小说》云,孔子得九曲珠欲穿不得,遇二女,教以涂脂于线,使蚁通焉。此与《列子》两儿辩日事相似,言圣人亦有所不知也。珠孔本人所钻,世岂有九曲珠乎?”结二句用其意。

  珠胎〓见前《清高金茎露》诗。

  蚁力〓王安石《日出堂上饮》诗:“蚁力虽云小,能生万蚍蜉。”

  绕垤〓《诗·豳风·东山》篇:“鹤鸣于垤。”毛苌《传》:“垤,蚁冢也。”孔颖达疏:“蚁是小蚍蜉也,此虫穴处辇土,为冢以避湿。”

  穿穴〓《后汉书·儒林传论》:“繁其章条,穿求崖穴,以合一家之说。”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诗:“况余居低下,本是蛙蚓窟。迩来增号呼,得以恣唐突。先夸屋舍好,又恃头角凸。厚地虽直方,身能遍穿穴。”

  浑河〓《淮南子·览冥训》:“河九折注于海,而流不绝者,昆仑之输也。”

  峻阪〓《汉书·王尊传》:“先是琅琊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

  蛮触〓《庄子·杂篇·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返。”

  鱼蚕〓苏轼《入峡》诗:“旧俗接鱼蚕。”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

  役智〓《晋书·凉武昭王元盛传》:“经涉累朝,通否任时。初不役智,有所要求。”

  通微〓《书·洪范》:“思曰睿。”孔安国《传》:“必通于微。”束皙《元居释》:“潜朗通微,洽览深识。”

  凿窍〓《庄子·内篇·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妙手〓见一卷《芙蓉出水》诗。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