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纪昀 > 庚辰集 | 上页 下页 |
江涵秋影雁初飞 |
|
※金甡 杜牧《九日齐安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爽气三秋迥,清川万象涵。 迢迢看雁影,一一度江潭。 霜信传应早,天衢性所谙。 乍寻云水乐,宁止稻粱贪。 振羽添萧瑟,凌波映蔚蓝。 帛书空外想,筝柱镜中探。 目送依芦渚,峰回隐翠岚。 凭衿输小杜,高咏兴方酣。 起四句虚虚完题。“霜信”句申“初”字,“天衢”句申“飞”字,“乍寻”二句拍到“江”字。 原评曰:“振羽”句,从“飞”字衬出“秋”字;“凌波”句,即醒出“江”字、“影”字,兴象玲珑。 “帛书”句带定“雁飞”,“筝柱”句带定“秋江”;“目送”句仍带“秋江”,“峰回”句仍带“雁飞”。上联合写,此二联对发,四句中又自有浅深:上二句方遇,下二句已过之余波;上二句足上文,下二句起下文。结即带明题之出处,亦极分明。 迢迢〓李商隐《寓意》诗:“燕雁迢迢隔上林。” 一一〓李白《鸣雁行》:“一一衔芦枝。” 霜信〓见一卷《秋获》诗。 天衢〓《易·上经·大畜卦》:“上九,何天之衢,亨。”陆德明《经典释文》:“马云:‘四达谓之衢。’”孔颖达疏:“何天之衢,亨者,‘何’谓语辞,犹云何畜也。处畜极之时,更何所畜?乃天之衢。亨,无所不通也。故《象》云:‘何天之衢,道大行也。’何氏云:‘天衢既通,道乃大亨。’”卢思道《孤鸿赋》:“倦天衢之溟漠。” 云水〓左思《蜀都赋》:“晨凫旦至,候雁衔芦。木落南翔,冰泮北徂。云飞水宿,哢吭清渠。” 稻粱〓曹植《离缴雁赋》:“饥食稻粱。” 萧瑟〓见前《秋色正清华》诗。 蔚蓝〓见一卷《千潭一月印》诗“波光射蔚蓝”句。 帛书〓《汉书·苏建列传》:“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筝柱〓陈后主《听筝》诗:“促柱点唇莺欲语,调弦系爪雁相连。”刘攽《贡父诗话》:“河南处士得善筝人而夭,作《伤姝行》曰:‘玫瑰宝柱秋雁行。’”又,温庭筠诗“钿蝉金雁皆零落”。盖钿蝉者,筝饰;金雁者,筝柱也。 目送〓嵇康《送秀才入军诗·第十四首》:“目送飞鸿,手挥五弦。”《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孔颖达疏:“未至则目逆,既过则目送。” 芦渚〓李嘉祐《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诗:“芦花渚里鸿相叫。” 峰回〓陆佃《埤雅·释鸟》:“旧说鸿雁南翔,不过衡山。今衡山之旁,有峰曰回雁。盖南方极暖,人罕识雪者,故雁望衡山而止。”范成大《石鼓山记》:“十五日舍舟,遵陆登回雁峰,郡南一小山也。世传阳鸟不过衡山,至此而回。”按陆、范说,回雁峰其地不同,未详孰是。《一统志》云:“回雁乃衡山之一峰”,与陆合。 翠岚〓郑谷《野步》诗:“翠岚迎步兴何长?” 凭衿〓郦道元《水经注·巨洋水》:“至若炎夏火流,闲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娱永日。桂笋寻波,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亦畅。是焉栖寄,实可凭衿。” 小杜〓《唐书·贾杜令狐传》:“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高咏〓《晋书·王羲之传》:“虽不能兴言高咏。” 兴方酣〓李白《江上吟》:“兴酣落笔摇五岳。”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