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纪昀 > 纪晓岚文集 | 上页 下页
《甲辰会试录》序


  乾隆四十有九年,会试届期,诏以臣蔡新、臣德保典其事,而以臣纪昀与臣胡高望副之。得士百有十人,录其文尤雅者,刊呈御览,臣例得扬言末简。

  伏念臣北地庸材,过蒙知遇,出入翰林者近三十载,凡文字之役,率得簪笔敬从。中间自蹈愆尤,复荷皇上弃瑕录用,典校秘书,叠被恩荣,洊佐司马。方自愧未效涓埃,兹复简任文衡,弥增悚仄。

  窃惟经义取士,昉自宋王安石。然俞长城所刻安石诸作,寥寥数行,如语录笔记,程试之制,定不如斯。其出自何书亦无可考证,疑近时好事者所为。惟《宋文鉴》载张才叔《自靖人自献于先王》一篇,发挥明畅,与论体略同,当即经义之初式矣。元延祐中,定科举法,经义与经疑并用。其传于今者,经疑有《四书疑节》,经义有《书义卓跃》,可以略见其大凡。明沿元制,小为变通。吴伯宗《荣进集》中,尚全载其洪武辛亥会试卷:大抵皆阐明义理,未尝以矜才炫博相高。成化后,体裁渐密,机法渐增。然北地变文体,姚江变学派,而皆不敢以其说入经义。盖尺度若是之谨严也。其以佛书入经义,自万历丁丑会试始。以六朝词藻入经义,自几社始。于是新异日出,至明末而变态极矣。我朝龙兴,斫雕为朴。列圣以来,时时以厘正文体为训。我皇上丁宁告诫,尤恺切周详。是以士风醇厚,文教昌明,至今日而极盛焉。

  夫设科取士,将使分治天下之事也。欲治天下之事,必折衷于理;欲明天下之理,必折衷于经。其明经与否不可知,则以所言之是非醇驳,验所学之得失,准诸圣贤以定去取,较他途尚为有凭。而学者求工经义,不得不研思于经术,借以考究古训,诵法先儒,不涉于奇衺之说,于民心士习,尤为先正其本原。经义一法至今不变,明体达用之士,亦时时挺出于其间,职是故也。

  今之所录,大抵以明理为主。其逞辨才,骛杂学,流于伪体者不取;貌袭先正而空疏无物,割剥理学之字句,而饾饤剽窃,似正体而实伪体者,亦不取:期无戾于通经致用之本意而已。若夫人品心术之邪正,视其人他日之自为;才略之短长,待圣天子他日之甄别器使;非场屋之文所可尽觇其生平,而臣等之识鉴亦万万不能至。是固不敢摭即文知人之说,虚陈于黼座前焉。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