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纪昀 > 纪晓岚文集 | 上页 下页
《挹绿轩诗集》序


  《书》称“诗言志”,《论语》称“思无邪”,子夏《诗序》兼括其旨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诗之本旨尽是矣。其间触目起兴,借物寓怀,如杨柳雨雪之类,为后人所长吟而远想者,情景之相生,天然凑泊,非“六义”之根柢也。然风会所趋,质文递变,如食本疗饥,而陆海穷究其滋味;衣本御寒,而纂组渐斗其工巧。于是乎咏物之作,起于建安;游览之篇,沿于典午。至陶、谢而标其宗,至王、孟、韦、柳而参其妙,至苏、黄而极其变。自唐至今,遂传为诗学之正脉,不复能全宗《三百篇》矣。饴山老人作《谈龙录》,力主“诗中有人”之说,固不为无见。要其冥心妙悟,兴象玲珑,情景交融,有余不尽之致,超然于畦封之外者。沧浪所论,与风人之旨,固未尝相背驰也。

  迈仁先生幼嗜吟,出入禁闼数十年,夙夜勤劳,未尝辍业。所著《挹绿轩诗集》,上溯汉、魏,下挹唐、宋,性情真至,文词尔雅。随事抒怀,不屑屑以镂金错采为工,而天葩独秀,一洗庸音。读之,醰醰有余味。虽遭遇圣明,夙蒙眷注,无抑塞不平之气,以发其奇逸纵横;又生长京华,足迹所及者近,未能涉历名山大川,以开拓其胸次。而俯仰千古之思,周览四海之志,笔墨间往往遇之。即偶然闲适之作,亦一丘一壑具有远致,读之使人穆然以思。所谓诗家之正脉,其在斯乎?又何必十首《秦吟》,始为接踵《小雅》哉!

  会先生索余作序,因略述诗家正变之由,以告世之务讲《濂洛风雅》者。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