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刘禹锡 > 刘梦得文集 | 上页 下页
卷二十八 碑


  ▼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

  唐制,五等有爵服而无山川。登于三事,得立四庙。备物崇祀,以交神明,敬先报本,以辅孝治,有国之令典也。维长庆三年,前相国王公始卜庙于西京崇业里。公时镇剑南东川,上章曰:“臣涯官秩印授,品俱第三,请如式以奉宗庙。”制曰“可。”是岁仲冬,申命长男孟坚祔其主于三室。明年,公入为御史大夫,复以十一月躬行蒸祭。间岁,公出梁州,就拜司空,礼崇异数,庙加祀室。

  大和二年,增新室既成,祔显考于尊位,告飨由礼,观之者以为世程。第一室曰上仪同、豳州别驾府君讳元政,以妣博陵崔氏配;第二室曰湖州安吉县令、赠尚书刑部员外郎府君讳实,以妣赠扶风县太君马氏配;第三室曰朝散大夫、青州司马、赠户部侍郎府君讳祚,以妣赠武威郡太夫人贾氏配;第四室曰温州刺史、赠太尉府君讳冕,以妣赠鲁国太夫人博陵崔氏配。

  初,周灵王太子晋遇浮丘公,化为神仙,时人号曰“王家”,其后遂以命氏。显于秦者,王翦,三世将秦师,子孙分居晋代间。东汉有征君霸,霸孙甲,亦号征君,徙居祁县,为著姓,故至于今为太原人。自汉涉魏,益以炽昌。凡十叶,至后魏度支尚书广阳侯冏。广阳有二子:神念、神感。神念南奔梁,神感北仕齐。惟仪同府君,广阳侯五代孙也。唐兴于太原,实从义旗,佐成王业,故有开府仪同之宠。惟刑部府君,以功臣子理二邑,不跻贵仕,故有锡羡后大之祥。惟户部府君,幼孤,以孝闻于乡曲。未冠,以文售于有司,由前进士补延州临安县主簿。会诏征贤良,策在甲科,授瀛州饶阳尉。岁满,迁渭南尉。天后在神都,东畿差重,遂由渭南转河南。适逢建万象神宫,甸内吏分董其役,因上书切谏,繇是名益闻。

  开元初,以大理司直驰轺车,联谳大狱,闽禺朔汉,所至决平。早以栾棘伤生,晚成剧恙,乐就夷旷,故不至大官。惟太尉府君生于治平时,以文学自奋。年十有五,贲然从秋赋。明年春,升名于司徒。又一年,玄宗御层楼,发德音,悬文词政术科以罝髦士,府君策最高,授太常寺太祝。未几,复以能通《道德》《南华》《冲虚》三真经,进盩厔尉。

  天宝中,历左拾遗、左补阙、礼部司驾二外郎。属幽陵乱华,遣兵南服,因佐闽粤,改检校比部郎中、行军司马。时中原甫宁,江南为吉地,二千石多用名德,乃以府君牧温州。朝廷虚公卿以俟高第,及闻永嘉人辍舂罢社,搢绅间以不淑相吊焉。虽位负于道,而迈德垂短,后之人得以缵承丕扬之。其储休启祐,有自云尔。

  生三子,皆聪明绝人。长曰沼,以神童仕至检校礼部郎中。次曰洁,以奇文仕至国子司业。今代郡公实季子也。早在文仕籍,射策连中,咸世其家。贞元中,德宗闻其名,自蓝田尉召入禁中视草。厥后三典书命,再参内廷。宪宗器之,付以国柄。翊赞有道,虽册免,常居大僚。今年自梁州请觐,上思用旧臣为羽仪,遂领太常,其公府如故。以一心事六君,显官重务,靡不扬历。且夫起诸生至三公,而心愈卑,道益广。岀授黄钺以临诸侯,入服华章以谒家庙。追崇极大位,血食备多室,享全荣而奉昭荐。呜呼!公侯之孝欤!宜书庙器,以视乔公之三鼎。其词曰:

  閟宇神庭,邃清而严。上公之仪,四室耽耽。
  牺以洁牲,粢以大糦。交神尚敬,合魄尚气。
  子侄宗工,骏奔奉事。副䈂侈袂,俨恪居次。
  孝孙兢兢,执爵而升。以祼以擩,以伏以兴。
  水陆具来,膻芗毕登。列于圜方,其器增增。
  乃礿乃尝,敬而追远。二昭二穆,孝以尊本。
  瞻瞻几幄,蹜蹜堂阃。礼成起慕,涕落玄衮。
  濡露践霜,谁无永怀。不如达者,哀与荣偕。
  逢时奋庸,谁不得位。不如仁人,以道为贵。
  惟公之达兮,名以显亲。
  惟公之仁兮,德以澡身。
  六朝之清臣,一代之全人。
  宜其世家,翼翼振振。罔不肃祗,于庙之门。

  ▼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

  今上元年七月十三日,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汴宋毫等州观察处置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彭阳县开国伯令狐公,西向拜章上言:“守臣楚蒙被恩泽,列为元侯,得立家庙,以奉常祀。”制书下其奏于有司,于是善相考祥,得地于京师通济里。居无何,新庙成。公以守藩故,申命季弟监察御史定卜牲练日。越八月丁亥,祔飨三室。塪墉以尚幽,设幄以迎精,礼无尤违,神用宁谧。第一室曰秦州上邽县尉讳濬,以妣太原王氏配;第二室绵州昌明县令赠吏部尚书讳崇亮,以妣赠太原郡夫人河东柳氏配;第三室太原府功曹参军赠太子太保讳承简,以妣赠魏国太夫人富春孙氏配。

  明年十月,公由浚郊以介圭入觐,真拜户部尚书,进爵为侯。既辞戎旗,得以列侯谒三庙。是岁南至,上不视朝,又得以展时祭。先期致斋,栗然以敬;既斋尽志,歆然永思。奉其百顺,陈以具物。始跻而虔恭,终献而汍澜。既卒事,顾丽牲之石,宜有刊纪,乃俾家老授其谍于所知云。

  令狐,晋邑也,晋大夫魏颗以辅氏之功始封焉。其易名曰“文”,国语所谓“令狐文子”是已。其先文王之昭,毕公高之裔。毕万为晋卿,始封于魏。自万至颗盖四世。其后三十七世,蓝田侯蚪,仕拓跋魏,为炖煌郡太守,子孙因家,遂占数为郡人。蓝田之孙熙,在隋为纳言。惟上邽府君,纳言之玄孙,道克肖而位不至。惟尚书府君,西州之右族,光未耀而德已基。惟太保府君,志为君子儒,以明经居上第,调补阳安县主簿,历正平尉、汾州司法参军、陕州大都督府兵曹,终于太原府首掾。始以颛经进,既仕,旁通百家。爱《榖梁子》清而婉,左丘明《国语》辩而工,司马迁《史记》文而不华,咸手笔朱墨,究其微旨。恺悌以肥家,信谊以急人,德充齿耋,独享天爵。故休祐集于身后,徽章流乎佳城。凡以子贵承泽降命书告第者,始赠尚书祠部郎中,再赠礼部尚书,三加右仆射,四为今称。先夫人亦四徙封。密印累累,邦族耸慕。生三子皆才,彭阳公为嗣。次子从,端实肃给,今为检校膳部郎中参河东军事。季子前所谓监察御史,今主柱下方书,温敏而有文,绰绰然真令兄弟。

  唯彭阳以词笔取科名,累参侍从,由博士主《尚书》笺奏,典内外书命,遂登枢衡,言文章者以为冠。拥节总戎,率身和众,留惠于盟津,变风干浚都,言方略者以为能。夫浚师嚄唶难治,乘舋窃发,寖成习俗。莅止五载,饮和革心,束马来朝,熊罴陨涕。问公还期,觞必祝之,留为常泊,旋命居守。汴人闻公之东,近而愈怀,翘翘瞿瞿,尽西其首,言遗爱者可纪焉。贵而率礼,老而能慕,怵愓乎霜露,齐庄乎庙桃,睦其仲季,施及乡党,言孝悌者归厚焉。勒铭于碑,以代彝鼎。文曰:

  已孤之孝,莫如备物。显显新庙,四阿三室。
  时惟仲月,卜用柔日。醴醆苾芬,牲牷博腯。
  笾甒在堂,箫膋在庭。孝孙蒸蒸,躬若奉盈。
  低簪委绅,荐俎登铏。肸蠁交感,涕流缘缨。
  礼以备仪,诚以致美。祖考来格,锡之丕祉。
  工祝告讫,退循轩戺。乃授风人,作诗以纪。
  猗欤彭阳之宠光,佐宪皇、穆皇。
  西省东台,迭为侍郎。国之大政,咨尔乎章。
  敬宗凝旒,俾镇雍丘。入为地官,令守东周。
  彭阳之忠厚,宜介福以寿。
  东郊既釐,可复朝右。绵绵其胄,系于周旧。
  由我显起,必昌其后。大和纪元,作庙之首。
  刻碑庙门,龙集己酉。

  ▼高陵令刘君遗爱碑

  县内之大夫,鲜有遗爱在其去者。盖邑居多豪,政出权道,非有卓然异绩,结于人心,浃于骨髓,安能久而愈思?大和四年,高陵人李仕清等六十三人,具前令刘君之德,诣县请金石刻。县令以状申府,府以状考于明法吏,吏上言:“谨按《宝应诏书》,凡以绩将立碑者,其具所纪之文,上尚书考功。”有司考其词宜有纪者,乃奏。明年八月庚午,诏曰:“可。”今书其章,明有以结人心者,揭于道周云。

  泾水东行注白渠,酾而为三,以沃关中,故秦人常得善岁。按《水部式》:“决泄有时,畎浍有度,居上游者不得拥泉而颛其腴。每岁少尹一人行视之,以诛不式。”兵兴已还,寖失根本,泾阳人果拥而颛之,公取全流,浸原为畦,私开四窦,泽不及下,泾田独肥,他邑为枯。地力既移,地征如初。人或赴诉,泣迎尹马。而占泾之腴,皆权幸家荣势足以破理,诉者覆得罪,繇是咋舌不敢言,吞冤衔忍,家视孙子。

  长庆三年,高陵令刘君,励精吏治,视人之瘼,如熛疽在身,不忘决去。乃循故事,考式文,暨前后诏条,又以新意,请更水道,入于我里;请杜私窦,使无弃流;请遵田令,使无越制。别白纤悉,列上便宜,掾吏依违不决。居二岁,距宝历元年,端士郑覃为京兆,秋九月,始具以闻。事下丞相御史。御史属元谷实司察视,持诏书诣渠上,尽得利病,还奏青规中。上以谷奉使有状,乃俾太常撰日,京兆下其符,司录姚康、士曹椽李绍实成之,县主簿谈孺直实董之。冬十月,百众云奔,愤与喜并,口谣手运,不屑冬鼓。揆功什七八,而泾阳人以奇计赂术士上言曰:“白渠下,高祖故墅在焉,子孙当恭敬,不宜以畚锸近阡陌。”上闻,命京兆立止绝。君驰诣府控告,具发其以赂致前事,又谒丞相,请以颡血污车茵。

  丞相彭原公敛容谢曰:明府真爱人,陛下视元元无所恡,第未周知情伪尔。即入言上前。翌日,果有诏许讫役。仲冬,新渠成。涉季冬二日,新堰成。駃流浑浑,如脉宣气,蒿荒沤冒,迎耜释怨,开塞分寸,皆如诏条。有秋之期,投锸前定。孺直告已事,君率其僚躬劳倈之。烝徒讙呼,奋袯襫而舞,咸曰:“吞恨六十年,明府雪之。”擿奸犯豪,卒就施为。

  呜呼!成功之难也如是!请名渠曰刘公,而名堰曰彭城。按股引而东千七百步,其广四寻而深半之,两涯夹植杞柳万本,下垂根以作固,上生材以备用。仍岁旱沴,而渠下田独有秋。渠成之明年,泾阳、三原二邑中,又拥其冲为七堰,以折水势,使下流不厚。君诣京兆索言之,府命从事苏特至水滨,尽撤不当拥者。繇是邑人享其长利,生子以刘名之。

  君讳仁师,字行舆,彭城人。武德名臣刑部尚书德威之五代孙,大历中诗人商之犹子。少好文学,亦以画筹于东诸侯,遂参幕府。历尹剧县,皆以能事见陟,率不时而迁。既有绩于高陵,转昭应令,俄兼检校水曹外郎,充渠堰副使,且锡朱衣银章。计相爱其能,表为检校屯田郎中兼侍御史,斡池盐于蒲,锡紫衣金章。岁余,以课就加司勋正郎。执法理人为循吏,理财为能臣,一出于清白故也。先是高陵人蒙被惠风,而惜其舍去,发于胸怀,播为声诗。今采其旨而变其词,志于石。文曰:

  噫!泾水之逶迤,漑我公兮及我私。
  水无心兮人多僻,锢上游兮干我泽。
  时逢理兮官得材,墨绶荣兮刘君来。
  能爱人兮恤其隐,心既公兮言既尽。
  县申府兮府闻天,积愤刷兮沈痾痊。
  划新渠兮百亩流,行龙蛇兮止膏油。
  遵水式兮复田制,无荒区兮有良岁。
  嗟刘君兮去翱翔,遗我福兮牵我肠。
  纪成功兮镌美石,求信词兮昭懿绩。

  ▼唐故朝议郎守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司空奚公神道碑

  呜呼!有唐清臣尚书吏部侍郎奚公,贞元十五年十月甲子薨于位,诏赠礼部尚书。太常考行,谥曰“某。”是岁腊月丁酉,葬于万年县之某原。后三十有四年,子为诸侯大夫,门户有炜,于是门下生琢石纪德,揭于我阡云。

  公讳陟,字殷衡。其先在夏为车正,以功封于薛下,古以降为谯郡人。或因仕适楚,复之秦,今为京兆人。隋唐之际,再世以明经为博士,家有赐书。曾祖简,亦以文学为太子司议郎。大父乾绎,仕至光州刺史。烈考讳某,有道而尚晦,终徐州司功参军,赠和州刺史,由子贵也。

  天以大运生万物,而以正气钟贤人,至和来宅,其德乃具,公实具焉。幼而擢陵苕之秀,长而成清庙之器。群伦月旦,咸以第一流处之。及从乡赋,臮升名太常,果居上第。明年,诏郡国征贤良,设四科以尽材,公居文词清丽之目,授引文馆校书郎。时德宗新即位,声洎虏庭,西戎畏威,底贡内附。诏谏议大夫崔河图持节即虏帐以报之。使臣欲盛其宾僚以自大,遂嘿表公为介,换大理评事。除书到门,公方为人子,不敢诉以远,称病弗果行。归宁寿春,养志尽敬。丞相杨炎勇于用才,擢为左拾遗,奉安舆而西。未几,再集荼蓼,居后丧将阕。

  是岁建中四年,京师急变,黄屋顺动,狩于巴梁。公徒行间道,以归王所。既中月,而诏授起居郎,充翰林学士。创巨愈迟,病不拜职,改太子司议郎。从大驾回,入尚书为司金元士,且参榷筦之务。有顷,持愍册宣恩于蓟门。将行,锡银朱于青蒲上。复命称旨,转吏部员外郎。是曹在南宫为眉目,在选士为司命。公执直笔,阅簿书,纷拏盘错,一瞬而剖。时文昌缺左右丞,都曹差重,遂转左司郎中,寻迁中书舍人。执事者繄公识精,以斟酌大政,非独用文饰也。会江淮间民被水祸,上愍焉,特命公宣抚之,许以便宜及物。赤车所至,如东风变枯,条其利病,复奏咸可。转刑部侍郎。时主计臣延龄以险刻贵幸,而与京兆充相恶,以危事中之。充坐谴,已又逮系其吏峻绳之。事下司宼,主奏议者欲文致而甘心焉。公侃然持平,挫彼岳岳,君子闻之,善其知道不私。刑曹既清,以余刃兼领选事。居一年,授权知吏部侍郎,又一年即真。秩言能审官者,本朝有裴、马、卢、李四君子,物论以公嫓焉。时得疾发癕,有国医方直禁中,上促遣如第,且敕之曰:某贤臣也,悉术以治之。及有司以不起闻,上震悼加等。

  公娶琅琊王氏,石泉公之曾孙,友婿皆一时彦士。长子某,蚤不禄。第二子敬则,历太仆少卿,今为濮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赐金紫,以课最,就加贵秩,俾视九卿。第三子敬玄,以词艺似续,登文科,历左补阙,今为尚书刑部郎中。第四子炅,举进士。最小子某。咸砥砺纂修,宜为名公家子。其迈德垂裕之光乎!

  公少以名器自任,及显达,急于推贤。视其所举,则在西省荐权丞相,由右史掌训词;在中铨表杨仆射,由地曹郎综吏部。二公后为天下伟人。凡执文章权衡以揣量多士,一人中禁考策词,三在天官第章句。披沙剖璞,由我而显者,落落然居多。推是风鉴,移于大冶,则熔范之内,无非祥金。嗟乎!天不遐其福而孤民望,使《由庚》之什不作于贞元中,惜也!初,公既齐终,诏赠大宗伯,后以第三子在郎位被霈泽,再追褒至司空。故昔之葬仪用常伯,而今之碑制用三公云。铭曰:

  仁鳞智龙,为瑞一辰。未若君子,瑞于人伦。
  惟唐德宗,道类汉宣。责实绳下,风棱言言。
  公丁斯时,籍在俊贤。从难表节,执羁而还。
  帝曰汝器,黄流瑟然。可为大僚,左右化源。
  乃饰王度,乃驰輶轩。既执刑柄,亦操吏权。
  阳和熙熙,贮在颜间。守法持正,嶷如秋山。
  火不侵玉,幸臣畏伏。凤鸣祥烟,枭噪低跧。
  帝方倚用,天不假年。公寐无窹,其名愈远。
  门人达者,赤舄玄衮。公居甚卑,其德愈尊。
  两子朝服,骈驱朱轮。佳城何在,胄贵之里。
  螭首龟趺,德辉是纪。呜呼后人,下拜于此。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