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刘禹锡 > 刘梦得文集 | 上页 下页
外集卷八 律诗


  ▼寄毗陵杨给事(三首)

  挥毫起制来东省,蹀足修名谒外台。
  好着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

  *

  曾主鱼书轻刺史,今朝自请左鱼来。
  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

  *

  东城南陌昔同游,坐上无人第二流。
  屈指如今已零落,且须欢喜作邻州。

  ▼巫山神女庙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柳絮

  飘扬南陌起东邻,漠漠蒙蒙暗度春。
  花巷暖随轻舞蝶,玉楼晴拂艳妆人。
  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
  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

  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
  惟有落花无俗态,不慊憔悴满头来。

  ▼曹刚

  大弦嘈囋小弦清,喷雪含风意思生。
  一听曹刚弹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

  ▼发苏州后登武丘寺望梅楼

  独宿望梅楼,夜深珍木冷。
  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
  碧池涵剑彩,宝刹揺星影。
  却忆郡斋中,虚眠此时景。

  ▼别苏州(二首)

  三载为吴郡,临歧祖帐开。
  虽非谢桀黠,且为一徘徊。

  *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松江送处州奚使君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
  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
  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题报恩寺

  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丘。
  石文留马迹,峰势耸牛头。
  泉眼潜通海,松门预带秋。
  迟回好风景,王谢昔曾游。

  ▼罢郡姑苏北归渡杨子津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馆娃宫

  馆娃宫在郡西南砚石山上,前瞰姑苏台,傍有采香径。梁天监中置佛寺曰灵岩,即故宫也。信为绝境,因赋二章。

  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
  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

  *

  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蕣华。
  唯余采香径,一带绕山斜。

  ▼姑苏台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筑用金锤力,摧因石鼠窠。
  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赠同年陈长史员外

  明州长史外台郎,忆昔同年翰墨场。
  一自分襟多岁月,相逢满眼是凄凉。
  推贤有愧韩安国,论旧唯存盛孝章。
  所叹谬游东阁下,看君无计出恓惶。

  ▼寄湖州韩中丞

  老郎日日忧苍鬓,远守年年厌白蘋。
  终日相思不相见,长头相见是何人。

  ▼有感

  死且不自觉,其余安可论。
  昨宵凤池客,今日雀罗门。
  骑吏尘未息,铭旌风已翻。
  平生红粉爱,惟解哭黄昏。

  ▼杨柳枝

  杨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嵳峩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海阳十咏(并引)

  元次山始作海阳湖,后之人或立亭榭,率无指名,及余而大备,每疏凿构置,必揣称以标之,人咸曰有旨。异日,迁客裴侍御为十咏以示余,颇明丽而不虚美,因捃拾裴诗所未道者,从而和之。〔一云“余为吏隐亭述,言海阳之所从来详矣”,“异日”下与此同。〕

  §吏隐亭

  结构得奇势,朱门交碧浔。
  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
  日轩漾波影,月砌镂松阴。
  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切云亭

  迥破林烟出,俯窥石潭空。
  波揺杏梁日,松韵碧窗风。
  隔水生别岛,带桥如断虹。
  九疑南面事,尽入寸眸中。

  §云英潭

  芳幄覆云屏,石奁开碧镜。
  支流日飞洒,深处自疑莹。
  潜去不旯迹,清音常满听。
  有时病朝酲,来此心神醒。

  §玄览亭

  萧洒青林际,寅缘碧潭隈。
  淙流冒石下,轻波触砌回。
  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
  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

  §裴溪

  〔时御史已遇新恩〕

  楚客忆关中,疏溪想汾水。
  萦纡非一曲,意态如千里。
  倒影罗文动,微波笑颜起。
  君今赐环归,何人承玉趾。

  §飞练瀑

  晶晶掷岩端,洁光如可把。
  琼枝曲不折,雪片晴犹下。
  石坚激清响,叶动承余洒。
  前时明月中,见是银河泻。

  §蒙池

  潆渟幽壁下,深净如无力。
  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
  地灵草木痩,人远烟霞逼。
  往往疑列仙,围棋在岩侧。

  §棼丝瀑

  飞流透嵌隟,喷洒如丝棼。
  含晕迎初旭,翻光破夕曛。
  余波绕石去,碎响隔溪闻。
  却望琼沙际,逶迤见脉分。

  §双溪

  流水绕双岛,碧溪相并深。
  浮花拥曲处,远影落中心。
  闲鹭久独立,曝龟惊复沈。
  蘋风有时起,满谷箫韶音。

  §月窟

  溅溅漱幽石,注入团圆处。
  有如常满杯,承彼清夜露。
  岩曲月斜照,林寒春晚煦。
  游人不敢触,恐有蛟龙护。

  ▼送周鲁儒赴举(并引)

  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阶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且前致辞称䞇,其文颇涉猎前言。居五六日,复袖来,益引古事以相劘切。与之言,能言其得姓因家之所自,暨县道乡亭之风俗,望山名水之概状,罗含所未记,朱赣之未条,咸得之于生。由是始列于宾籍,临觞而司斟,观博而窜言有日矣。初,邑中人闻有生来,而二千石客之,骈然来观。迁客裴御史遇生于坐,抵掌曰:“人固有貌类而族殊者,周生疑罗玠也。”众咸辴然,而熟视生疑也愈甚。夫形似,古所有也。优孟似蔿敖,而楚君欲以为相。人殊而貌肖,犹或欲用之。玠生于衡山,而生生于九疑,其似诚匹也。无乃蹑其武,升俊造,仕甸服,佐君藩,为御史乎?古文人无避事,即有而书之,尚实也。行李之贶,则征夫诗曰:

  当日营阳内史孙,因家占得九疑村。
  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
  自握虵珠辞白屋,欲凭鸡卜谒金门。
  若逢广坐问羊酪,从此知名在一言。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

  余为连州,诸生以进士书刺者,浩不可纪,独曹生崖然自称为山夫。及与语,以征其实,则日所嗜者名。尝远游以索之,抗喉舌,胝足拇,以干东诸侯。见之日,率莞然曰:“秀才者,天下是不礼,庸何伤?今方依名山以扬其声,将挂帻于南岳。”生之言未及休,余遽曰:“在已不在山。若子之言,依山而易高,是练神叩寂,捐日月而不顾,名闻而老至,持是焉用乎?”生闻言,愀然如悔色见于眉睫。因留止道士院,从余求书以观。居三时而功倍一岁。读史书,自黄帝至吴魏间,班班能言之,然而绝口不敢言衡山,知山夫不贩而赢也。十一月,告余归隐于会稽,且曰:“知求名之自矣。”乞词以发之,遂赋七言诗以鉴其志。诗曰:

  行尽潇湘万里余,少逢知己忆吾庐。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
  剡中若问连州事,惟有千山画不如。

  ▼寻汪道士不遇

  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
  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
  受箓金华洞,焚香玉帝宫。
  我来君闭户,应是向崆峒。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翛然一境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骈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夕应惆怅。

  (叔父元和中考昔事为《桃源行》,后贬官武陵,复为《玩月作》,并题于观壁。尔来星纪再周,蔇牵复此郡,仰见文字暗缺,伏虑他年转将尘没,故镌在贞石,以期不朽。大和四年,蔇谨记。)

  ▼罢和州游建康

  秋水清无力,寒山暮多思。
  官闲不计程,偏上南朝寺。

  ▼田顺郎歌

  清歌不是世间音,玉殿尝闻称主心。
  唯有顺郎全学得,一声飞出九重深。

  ▼米嘉荣

  一别嘉荣三十载,忽闻旧曲尚依然。
  如今世俗轻前辈,好染髭须事少年。

  ﹛胡案:前有《与歌者米嘉荣》﹜

  ▼自江陵沿流道中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
  月夜歌谣有鱼父,风天气色属商人。
  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
  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

  ▼别夔州官吏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杨州杨子津。
  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唯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

  ▼夜闻商人船中筝

  大艑高船一百尺,新声促柱十三弦。
  杨州市里商人女,来占西江明月天。

  ▼闻道士弹思归引

  仙公一奏思归引,逐客初闻自泫然。
  莫怪殷勤悲此曲,越声长苦已三年。

  ▼喜康将军见访

  谪居愁寂似幽栖,百草当门茅舍低。
  夜静将军忽相访,鹧鸪惊起绕篱啼。

  ▼赠刘景擢第

  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
  昨日鸿都新上第,五陵年少让清光。

  ▼赴连山途次德宗山陵寄张员外

  常时并冕奉天颜,委佩低簪彩仗间。
  今日独来张乐地,万重云水望桥山。

  ▼尝茶

  生采芳丛鹰觜牙,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梁国祠

  梁国三郎威德尊,女巫箫鼓走乡村。
  万家长见空山上,雨气苍茫生庙门。

  ▼九日登高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谢柳子厚寄迭石砚

  常时同砚席,寄此感离群。
  清越敲寒玉,参差迭碧云。
  烟岚余斐斖,水墨两氛氲。
  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

  ▼元日感怀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衒彩衣。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谢宣州崔相公赐马

  浮云金络脑,昨日别朱轮。
  衔草如怀恋,嘶风尚意频。
  曾将比君子,不是换佳人。
  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

  ▼南中书来

  君书问风俗,此地接炎洲。
  滛祀多青鬼,居人少白头。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唯秋。
  每羡朝宗水,门前日夕流。

  ▼题招隐寺

  隐士遗尘在,高僧精舍开。
  地形临渚断,江势触山回。
  楚野花多思,南禽声例哀。
  殷勤最高顶,闲却望乡来。

  ▼思归寄山中友人

  萧条对秋色,相忆在云泉。
  木落病身健,潮平归思悬。
  凉钟山顶寺,瞑火渡头船。
  此地非吾土,闲留又一年。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翠小,白银盘里一青螺。

  ▼鱼复江中

  扁舟尽室贫相逐,白发藏冠镊更加。
  远水自澄终日绿,晴林长落过春花。
  客情浩荡逢乡语,诗意留连重物华。
  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历阳书事七十韵(并序)

  长庆四年八月,余自夔州转历阳,浮泯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友人崔敦诗罢丞相镇宛陵,缄书来抵曰:“必我觌而之藩,不十日饮不置子。”故余自池州道宛陵如其素。敦诗出祖于敬亭祠下,由姑孰西度江,乃吾州也。至则考图经,参见事,为之诗,俟采之夜讽者。

  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
  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
  汉置东南尉,梁分肘腋兵。
  本吴风俗剽,兼楚语音伧。
  沸井今无涌,乌江旧有名。
  土台游柱史,石室隐彭铿。〔老君适楚,有台存焉。彭祖石室在含山县。〕
  曹操祠犹在,濡须坞未平。
  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
  一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鱼书来北阙,鹢首下南荆。
  云雨巫山暗,蕙兰湘水清。
  章华树已失,鄂渚草来迎。
  庐阜香炉出,湓城粉堞明。
  雁飞彭蠡暮,鸦澡大雷晴。
  平野分风使,恬和趁夜程。
  贵池登陆峻,春毂渡桥鸣。
  络绎主人问,悲欢故旧情。
  几年方一面,卜昼便三更。
  助喜杯盘盛,忘机笑语訇。
  管清疑警鹤,弦巧似娇莺。
  炽炭烘蹲兽,华茵织斗鲸。
  回裾飘雾雨,急节堕琼瑛。
  敛黛疑愁色,拾钿耀翠晶。
  容华本南国,妆梳学西京。
  日落方收鼓,天寒更炙笙。
  促筵交履舄,痛饮倒簪缨。
  谑浪容优孟,娇怜许智琼。
  蔽明添翠奕,命烛柱金茎。
  坐久罗衣皱,杯频粉面骍。
  兴来从请曲,意堕即飞觥。
  令急重须改,欢冯醉尽呈。
  诘朝还选胜,来日又寻盟。
  道别殷勤惜,邀筵次第争。
  唯闻嗟短景,不复有余酲。
  众散扃朱户,相携话素诚。
  晤言犹亹亹,残漏自丁丁。
  出祖千夫拥,行厨五熟烹。
  离亭临野水,别思入哀筝。
  接境人情洽,方冬馔具精。
  中流为界道,隔岸数飞甍。
  沙浦王浑镇,沧州谢傅茔。
  望夫人化石,梦帝日环营。
  半渡趋津吏,缘堤蔟郡甿。
  场黄堆晚稻,篱碧见冬菁。
  里社争来献,壶浆各自擎。
  鸱夷倾底写,粔籹斗成文。
  采石风传柝,新林暮击钲。
  茧纶牵拨刺,犀焰照澄泓。
  露冕观原野,前駈抗斾旌。
  分庭展宾主,望阙拜恩荣。
  比屋惸嫠辈,连年水旱并。
  退思常后己,下令必先庚。
  远岫低屏列,支流曲带萦。
  湖鱼香胜肉,官酒重于饧。
  忆惜泉源变,斯须地轴倾。
  鸡笼为石颗,龟眼入泥坑。
  事系人风重,官从物论轻。
  江春俄澹荡,楼月几亏盈。
  柳长千丝宛,田塍一线絣。
  游鱼将婢从,野雉旯媒惊。
  波净攒凫鹄,洲香发杜衡。
  一钟菰葑米,千里水葵羹。
  受谴时方久,分忧政未成。
  比琼虽碌碌,于铁尚铮铮。
  早忝游三署,曾闻奏六英。
  无能甘负弩,不慎在骑衡。
  口语成中遘,毛衣阻上征。
  时闻关利钝,智亦有聋盲。
  昔愧山东妙,今惭海内兄。
  后来登甲乙,早已在蓬瀛。
  心托秦明镜,才非楚白珩。
  齿衰亲药物,宦薄傲公卿。
  捧日皆元老,宣风尽大彭。
  好令朝集使,结束赴新正。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