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叶德辉 > 书林清话 | 上页 下页 |
刊刻之名义 |
|
刻板盛于赵宋,其名甚繁。今据各书考之,曰雕,曰新雕,曰刊,曰新刊,曰开雕,曰开板,曰开造,曰雕造,曰镂板,曰锓板,曰锓木,曰锓梓,曰刻梓,曰刻木,曰刻板,曰镵木,曰绣梓,曰模刻,曰校刻,曰刊行,曰板行,皆随时行文之辞,久而成为习语。其曰雕者,《瞿目》宋刊本社佑《通典》二百卷,一百五六、八、九卷末有“盐官县雕”是也。又曰新雕,乃别于旧板之名,《瞿目》校宋本《管子》二十四卷,每卷末有墨图记云“瞿源蔡潜道墨宝堂新雕印”是也。其曰刊者,《瞿目》影宋钞本《作邑自箴》十卷,末有“淳熙己亥中元浙西提刑司刊”是也。又曰新刊,亦别于旧板之名,《天禄琳琅》三,庆元六祀孟春建安魏仲举家塾刻《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是也。其曰开雕者,《黄书录》宋绍兴九年刻《文粹》一百卷,末有刊刻地名、年月、官衔,云“临安府今重行开雕《唐文粹》”是也。其曰开板者,《张志》、《瞿目》影宋本《圣宋皇祐新乐图记》三卷,后有“皇祐五年十月初三日奉圣旨开板印造”二行是也。其曰开造者,《陆志》影宋本《建康实录》二十卷,后记“江宁府嘉祐三年十一月开造《建康实录》并案《三国志》、东西《晋书》并《南北史》校勘,至嘉祐四年五月毕工”是也。其曰雕造者,《瞿目》影钞宋本孙奭《律》十二卷、《音义》一卷,末有“天圣七年四月日准敕送崇文院雕造”一行是也。 其曰镂板者,《瞿目》宋刊本《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元祐元年十月四日奉圣旨下杭州镂板”是也。其曰锓板者,《瞿目》影宋本《补汉兵志》一卷,有嘉定乙亥门人王大昌跋,别行记云“大昌于是年九月锓板漕廨,益广其传”是也。其曰锓木者,《瞿目》宋刊本《汉隽》十卷,末有嘉定辛未赵时侃题记,云“访求旧本再锓木于郡斋”是也。其曰锓梓者,《黄书录》、《丁志》宋刊本陆游《渭南文集》五十卷,游子遹跋云“锓梓溧阳学宫”是也。 其曰刻梓者,《天禄琳琅》一,宋廖氏世綵堂本《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卷末有印记曰“世綵廖氏刻梓家塾”是也。其曰刻木者,《张志》乾道丁亥会稽太守洪适刻王充《论衡》三十卷,云“刻之木,藏诸蓬莱阁”是也。其曰刻板者,《黄书录》宋刊本《产科备要》八卷,跋云“淳熙甲辰刻板南康郡斋”是也。其曰镵木者,《杨录》宋麻沙本《类编增广黄先生大全集》五十卷,有麻沙镇水南刘仲吉宅牌记,云“不欲私藏,庸镵木以广其传”是也。其曰绣梓者,《张志》宋刊本赵汝愚《国朝名臣奏议》一百五十卷,末有淳祐庚戌诸王孙希瀞跋,云“属泮宫以诱诸梓”是也。其曰模刻者,阮氏文选楼仿刊宋《绘图列女传》卷八,末有白文墨地木印记,云“建安余氏模刻”是也。 其曰校刻者,《张志》、《钱日记》宋蔡梦弼刻《史记》一百三十卷,《三皇本纪》后有“建溪蔡梦弼傅卿亲校刻梓于东塾”是也。其曰刊行者,《缪记》宋魏仲立刻本《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目后有牌子,云“建安魏仲立宅刊行,士大夫幸详察之”是也。其曰板行者,《瞿目》校宋本《管子》二十四卷,卷终有图记二行,云“瞿源蔡潜道宅板行”是也。 其余官书,有曰校勘,有曰监雕,有曰印造。坊塾刻本,有曰校正,有曰录正,有曰印行。皆刊刻前后之职,亦因事立名,各有所本。在唐末、宋初习见者:曰镂板,《宋史·毋守素传》:毋昭裔“在成都,令门人句中正、孙逢吉书《文选》、《初学记》、《六帖》镂版”是也。曰雕版,唐《柳玭训序》言在蜀时尝阅书肆,云“字书小学,率雕板印纸”是也。曰印板,宋王溥《五代会要》云“后唐长兴三年二月,中书门下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是也。盖镂板、雕板、印板皆当时通俗之名称。其写样本,则曰篆板。《旧五代史·和凝传》有“集百卷自篆于板,模印数百帙”是也。 其印行本,则曰墨板。宋朱翌《猗觉寮杂记》云“唐末益州始有墨板”是也。元明坊刻习用者,多曰绣梓。《陆续跋》新刊《惠民御院药方》二十卷,末有“南溪精舍鼎新绣梓”八字。《杨录》建阳书林刘克常刻《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目录后牌记有“近因回禄之变,重新绣梓”等语。《杨志》、《杨谱》元刊本《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目录后方木记,云“建安郑氏鼎新绣梓”。《孙记》元版《唐诗始音辑注》一卷、《正音辑注》六卷、《遗响辑注》七卷,目录后有木长印,云“建安叶氏鼎新绣梓”。按此非元版,盖入明后刻版。盖一时风气,喜用何种文辞,遂相率而为雷同之语。胜代至今四五百年,书坊刻书,皆曰绣梓,亦有用新刊字者。知此类字通行日久,习而相忘,宜其不知有雕、镂、锓、镵等字之用矣。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