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叶德辉 > 书林清话 | 上页 下页 |
宋坊刻书之盛 |
|
宋时坊刻,前有建安余氏,后有临安陈氏,余已别为之考矣。顾其他散见诸藏书家志、目、题记,不可不汇而录之,以存天水一朝之文献。如闽中则有—— 建宁府黄三八郎书铺。乾道改元,刻《韩非子》二十卷,见《顾集》。 吴鼒仿宋刻本跋。乾道己丑,刻《钜宋重修广韵》五卷,见《森志》、《杨志》、《杨谱》。 建阳麻沙书坊。绍兴庚申十年,刻曾慥《类说》五十卷,见《陆续跋》。绍兴癸酉二十三年,刻《新雕皇宋事实类苑》七十八卷,见《丁志》、《缪记》。日本活字印本。无年号,刻魏天应《论学绳尺》十卷,见《四库书目提要》。云:“建阳书肆所刊。”无年号,刻《十先生奥论》四十卷,见《四库书目提要》。云:“不著编辑者名氏,亦无刊书年月。验其版式,乃南宋建阳麻沙坊本也。” 建宁书铺蔡琪纯父一经堂。嘉定戊辰元年,刻《汉书》一百二十卷,见《杨录》、《丁志》。刻《后汉书》一百二十卷,见《张志》、《黄赋注》、《黄书录》、《陆续志》、《陆跋》。 武夷詹光祖月厓书堂。淳祐中,刻《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见《张续志》、《瞿目》。 崇川余氏。刻《新纂门目五臣音注扬子法言》十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五。序后刻记,云:“谨将监本写作大字刊行,校证无误,专用上等好纸印造,与他本不同,收书贤士幸详鉴焉。崇川余氏家藏。” 建宁府陈八郎书铺。刻贾谊《新书》十卷,见《丁志》、《陆志》、《陆跋》。吴元恭校宋本。 建安江仲达群玉堂。刻宋麻沙坊本《二十先生回澜文鉴》十五卷、《后集》八卷,见《丁志》。日本重刻本。浙中则有—— 杭州大隐坊。政和八年,刻《重校正朱肱南阳活人书》十八卷,见《张志》、《瞿目》、影宋钞本。《陆志》。宋刻本。临安府太庙前尹家书籍铺。刻《钓矶立谈》一卷,见《四库书目提要》。史部载记云:“叶林宗从钱曾家宋刻钞出,后题临安府太庙前尹家书籍铺刊行。”刻《渑水燕谈录》十卷,见《丁志》。校宋钞本。《北户录》三卷,见《天禄琳琅》六、《张志》、《瞿目》、《丁志》。明刻,黄丕烈校宋本。《茅亭客话》十卷,见《黄记》、《朱目》。《却扫编》三卷,见《朱目》、《丁志》、影宋本。《缪续记》。影宋钞本。《续幽怪录》四卷,见《黄记》、《瞿目》。《箧中集》一卷,见《丁志》。影宋钞本。《曲洧旧闻》十卷,见《四库书目提要》、《缪续记》。影宋刻本。《述异记》二卷,见《缪续记》、影宋刻本。云:“序后有‘临安府太庙前经籍铺尹家刊行’一行。”《丁志》。依宋钞本。 杭州钱唐门里车桥南大街郭宅□铺。刻《寒山拾得诗》一卷,见《黄记》。云“寒山诗后有一条云”云。德辉按:《瞿目》有明刻本,宅下是纸字,盖即翻此刻也。 临安府金氏。刻《甲乙集》十卷,见《瞿目》。云:“后记刊板处已漫漶,仅存“临安府’三字,末‘金氏’二字。余不可辨。”又云:“每卷题名一行下有诗字一行,低二格,诗题低三格。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德辉按:此即南宋书棚本。末一行为“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印行”十七字,此存“铺”之半为“金”,“印”之半似“氏”耳。 金华双桂堂。景定辛酉二年,刻宋伯仁《梅花喜神谱》二卷,见《钱日记》、《黄赋注》、云:“此书亦载《足本敏求记》……其初刻在嘉熙戊戌。”德辉按:今有嘉庆□□松江沈绮堂仿刻本,嘉庆庚午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咸丰乙卯汉阳叶志诜仿宋刻本。《阮外集》。江西则有—— 临江府新喻吾氏。无元号丁未,刻《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见《森志补遗》。蜀中则有—— 西蜀崔氏书肆。刻王雱《南华真经注》二十卷,附《拾遗》一卷,见《瞿目》。旧钞本。云:“无名序谓得完本于西蜀陈襄之家,以授崔氏书肆命工刊行。” 南剑州雕匠叶昌。绍兴三十一年,刻程俱《班左诲蒙》三卷,见《张志》。秦中则有—— 咸阳书隐斋。庆元丁巳三年,《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一百九十七卷,见《杨录》。晋中则有—— 汾阳博济堂。庆元乙卯元年,刻《十便良方》四十卷,见《黄赋注》、《黄书录》、《瞿目》。又有不详其地者,为—— 菉斐轩。刻《新增词林要韵》一卷,见《阮外集》。云:“书中标题则曰《词林韵释》,分十九部,而以上、去二部依部列于平声之后,而入声不独为部。凡入声之作平声,作上声,作去声者,又各依类分隶于平、上、去之后,要皆统于平声十九部之内。……其书出于南宋无疑。” 葛氏传梫书堂。绍兴三年壬子,刻《温公书仪》十卷,序后有木记二,曰“传梫书堂”,曰“稚川世家”。见《天禄琳琅后编》二。雍正三年汪亮采有翻宋刻,日本又翻汪本。又有宋时书坊至元时犹存者,为—— 闽山阮仲猷种德堂。淳熙柔兆涒滩三年丙申,刻《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三、《钱日记》、《陈随笔》、《瞿目》、《莫录》、《森志》、《缪续记》、《杨谱》。无年号,刻《杨氏家传方》二十卷,见《森志》。丙辰三年,刻《说文解字韵谱》五卷,见《天禄琳琅后编》三、《瞿目》。云:“卷一后有墨图记二行,云‘丙辰菖节种德堂刊’,盖延祐三年椠本。”其刻本之流传至今,虽为人鉴赏,然雕镂不如官刻之精,校勘不如家塾之审。收藏家若概以甲本推之,抑亦未免爱无差等矣。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