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叶德辉 > 书林清话 | 上页 下页 |
元私宅家塾刻书 |
|
元时私宅刻书之风,亦不让于天水。如—— 平阳府梁宅。元贞丙申二年,刻《论语注疏》二十卷,见《杨谱》。云:每卷有“平阳府梁宅刊”、“尧都梁宅刊”、“大元元贞丙申刊”木牌记。德辉按:此书光绪丁未刘世珩翻刻。平水许宅。大德丙午十年,刻《重修政和经史类证备用本草》三十卷、《目录》一卷,见《森志补遗》、《陆志》。明仿元本。德辉按:此据元重刻金泰和本再翻。 建安郑明德宅。天历戊辰元年,刻陈灏《礼记集说》十六卷,见《陈跋》、《森志》、《丁志》、明正统经厂本。 陈忠甫宅。天历庚午三年,刻《楚辞朱子集注》八卷。《辨证》二卷、《后语》六卷,见况周颐《蕙风簃藏书》。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小注双行,行二十四字。 花溪沈氏家塾。后至元己卯五年,刻赵孟頫《松雪斋集》十卷、《外集》一卷、《附录》一卷,见《天禄琳琅后编》十一、《陆志》、《丁志》、《缪记》。云:目录有“至元后己卯花溪沈氏伯玉刻于家塾”等字。 古迂陈氏家塾。刻《尹文子》二卷,见《张志》。云:宋刊本。按此疑刻《六臣注文选》之陈氏古迂书院。《张志》列入宋本,误。 云坡家塾。无年号,刻《类编层澜文选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见《天禄琳琅》六。 安成郡彭寅翁崇道精舍。无年号,刻《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一百三十卷,见《张志》、《瞿目》、《森志》、《杨谱》。年表后有墨图记,云“安成郡彭寅翁鼎新刊行”。 虞氏南谿精舍明复斋。至正乙酉五年,刻《书集传邹季友音释》六卷,序末有“南谿精舍”及“至正乙酉”钟式、“明复斋”鼎式墨印,末刻“至正乙酉菊节虞氏明复斋刊”一行。至正辛卯十一年,刻《春秋诸传会通》二十四卷,后有“至正辛卯仲冬虞氏明复斋刊”及“南谿精舍”两墨记。见《天禄琳琅后编》八、《吴记》。无年号,刻《新刊惠民御院药方》二十卷,见《陆续跋》。云:末有“南溪精舍鼎新绣梓”八字,目录后有“南溪书院”香炉式及钟形印。德辉按:此与虞氏南谿书院之谿字各不同,未知是一是二,姑属于此。 平水曹氏进德斋。大德己亥三年,刻巾箱本《尔雅郭注》三卷,见《钱日记》、《瞿目》、《朱志》。至大庚戌三年,刻《翰苑英华中州集》十卷、《中州乐府》一卷,见《张志》、《瞿目》、影元钞本。《陆志》、《陆续跋》。元刻本。存存斋。至正戊子八年,俞琰自刻《周易集说》十卷,见《陆续跋》。云:板心有“存存斋刊”四字。 孙存吾如山家塾益友书堂。至元庚辰六年,刻《范德机诗集》七卷,见《瞿目》、《丁志》、《陆志》。云:目录后有“至元庚辰良月益友书堂新刊”木记,又有“儒学学正孙存吾如山校刊”墨图记。刻虞集《新编翰林珠玉》六卷,见《瞿目》、《陆志》、《陆续跋》。刻《皇元风雅前集》六卷、《后集》六卷,见《森志》、《莫录》、《丁志》。影元钞本。 孝永堂。大德甲辰八年,刻《伤寒论注解》十卷,见《孙记补遗》。 平水高昂霄尊贤堂。皇庆癸丑二年,刻《河汾诸老诗集》八卷,见《缪续记》。云:后有“皇庆癸丑六月吉日,尊贤堂高昂霄告白”一行。 范氏岁寒堂。天历戊辰元年,刻《范文正集》二十卷、《别集》四卷,见《瞿目》、《杨录》。元统甲戌二年,刻《政府奏议》二卷,见《张志》、《丁志》、《陆续跋》。云:目录后有篆书图记,云“天历戊辰改元,褒贤世家重刻于家塾岁寒堂”。复古堂。后至元丁丑三年二月朔日,刻《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见《张续志》。影元钞本。 丛桂堂。至正壬寅二十二年,刻陈柽《通鉴续编》二十四卷,见《图书馆书目》。 严氏存耕堂。无元号壬午仲春,刻《和济局方图注本草药性歌括总论》四卷,见《森志补遗》。 平阳司家颐真堂。无元号癸巳,《新刊御药院方》十一卷,见《森志补遗》、《杨志》。朝鲜重刻本。 唐氏齐芳堂。无年号,刻金履祥《尚书表注》二卷,见《张志》。云:板心有“齐芳堂”、“存耕堂”、“章林书院”、“讷斋”等字。德辉按:《金仁山集附录》云:“晚年馆唐氏之齐芳书院,成《通鉴前编》、《濂洛风雅》等书。”齐芳堂当即唐氏齐芳书院。汪氏诚意斋集书堂。无年号,刻《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集》三十二卷、《纪年录》一卷,见《天禄琳琅》六。 余彦国励贤堂。无年号,刻《新编类要图注本草》四十二卷、《序例》五卷、《目录》一卷,见《森志补遗》。 麻沙刘通判宅仰高堂。无年号,刻《纂图分门类题注荀子》二十卷,见《天禄琳琅》六。云:卷后木记有“关中刘旦校正”一行。 精一书舍。延祐丁巳四年,陈实夫刻《孔子家语》三卷,见《森志》。 熊禾武夷书室。至元己五二十六年,刻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二卷,见《四库书目提要》。 崇川书府。至正辛卯十一年,刻李廉《春秋诸传会通》二十四卷,见《张志》、《瞿目》、《陆志》、《陆续跋》。云:序后有“至正辛卯腊月崇川书府重刊”木记。 商山书塾。至正甲辰二十四年,刻赵汸《春秋属辞》十八卷、《春秋左传补注》十卷、《春秋师说》三卷,见《瞿目》、《陆续跋》、《丁志》。《春秋属辞》十五卷,见《丁志》。溪山道人田紫芝英淑。至元癸巳卅年,刻《山海经》十卷,见《杨录》。至治改元,刻《四书疑节》十二卷,见《浙录》。云:卷中有“至治改元,溪山家塾”字。 平阳道参幕段君子成。中统二年,刻《史记集解附索隐》一百三十一卷,见《天禄琳琅后编》四、《钱日记》、《吴记》、《莫录》。云董浦序云:“平阳道参幕段君子成,求到《索隐》善本,募工刊行。” 云衢张氏。至治癸亥三年,刻《宋季三朝政要》六卷,见《森志》。刻刘时举《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见《陆跋》。刻李焘《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八卷,见《莫录》、元本。《缪记》。影元本。 盱南孙氏。无元号丁未,刻《详音句读明本大字毛诗》四卷,见《瞿目》。云:卷末有“盱南孙氏丁未孟夏刊行”一条。丁未非大德十一年,即至正二十七年。 建安蔡氏。无年号,刻《玉篇》三十卷,见《森志》、《杨谱》。云:总目末有“梅坡”鼎式印,“建安蔡氏鼎新绣梓”木记。 建安刘承父。无元号癸未,按:至元二十年、至正三年,皆癸未岁。新刊《续添是斋百一选方》二十卷,见《森志》、《杨志》、《陆志》、《陆跋》。 建安詹璟。至正己丑九年,刻赵居信《蜀汉本末》三卷,见《瞿目》。云:卷末有“建安詹璟刊”一行。 刘震卿。大德丙午十年,刻《汉书》一百二十卷,见《森志》。 龙山赵氏国宝。至大庚戌三年,刻《翰苑英华中州集》十卷,见《缪续记》。德辉按:是年平水曹氏进德斋亦刻是书,附《中州乐府》一卷。不知一时两刻,抑以刻板转售,亦或同时翻刻,疑莫能明也。以上各家多者刻数种,少者或一二种,皆极镂板之工,亚于宋椠一等。有阅两朝而犹存者,其一—— 刘君佐翠岩精舍,始元延祐至明成化。延祐甲寅元年,刻《周易传义》十卷,见《森志》。泰定丁卯四年,刻胡一桂《朱子诗集传附录纂疏》二十卷,见《钱日记》、《张志》、《瞿目》、《陈目》、《莫录》、《陆志》、《陆集》。前序末称“盱江揭祐民从年父书于建东阳翠岩刘氏家塾”。刻王应麟《三家诗考》六卷,见《杨录》。天历己巳二年,刻《新编古赋解题前集》十卷、《后集》八卷,见《天禄琳琅》六。至正甲午十四年,刻董鼎《尚书辑录纂注》六卷,见《陆志》、《陆续跋》。刻宋郎晔注《陆宣公奏议》十五卷,见《张志》、《阮外集》、《朱目》、《朱志》、《瞿目》、《丁志》、《陆志》。至正丙申十六年,刻《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见《森志》。永乐戊戌十六年,刻宋陈元靓《纂图新增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前集》二卷、《后集》二卷、《续集》二卷、《别集》二卷、《新集》二卷、《外集》二卷,见《陆志》、《陆续跋》。成化己丑五年,刻《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三卷、《脉要秘括》二卷,见《森志》。其一—— 西园精舍,始元至正迄明永乐。至正甲辰二十四年,刻元仇舜臣《诗苑珠丛》三十卷,见《天禄琳琅》六。永乐丙申十四年,刻刘向《说苑》二十卷,见《森志》。其一—— 梅轩蔡氏,始元至元迄明弘治。至元戊寅,前至元戊寅为十五年。当宋帝昺祥兴元年,后至元戊寅则顺帝四年。未知是前是后。刻《群书通要》七十三卷,见《阮外集》。云:不著撰人姓氏。有“至元戊寅菖节梅轩蔡氏刊行”图记。至元庚辰六年,刻元严毅《增修诗学集成押韵渊海》二十卷,见《天禄琳琅后编》十、《丁志》。弘治甲寅七年,刻《精选东莱先生左氏传博议句解》十六卷,见《丁志》。云:后有“弘治甲寅孟秋梅轩蔡氏新刊”十二字。此其世业近者百年,久者百五六十年。子孙继守书香,比于宋之余氏勤有,元之叶氏广勤,见下一则。抑亦书林之耆献欤。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