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叶德辉 > 书林清话 | 上页 下页 |
书节钞本之始 |
|
古书无刻本,故一切出于手钞,或节其要,以便流观,如《隋志》所载梁庾仲容《子钞》,其书虽佚不传,而唐魏征《群书治要》、马总《意林》,固其流派也。宋有曾慥《类说》、无撰人之《续谈助》,元有陶九成《说郛》,明有陆楫《古今说海》,其体例颇相类,而于卷帙少者,无所渻删。(周亮工《书影》:“余幼时在金陵,闻旧曲中老寇四家有《说郛》全部,以四大厨贮之。近见虎林刻本才十六套,每一种为数少者尚全镌,多者咸为逸去,每一集有存不四五叶者,陶氏当时即有去取,未必如此之简。此刻未出时,博古之士多有就寇氏钞录者,及此刻出,不知者以为《说郛》尽于此,更不知求其全,余尝言,自刻本《说郛》出,而《说郛》亡矣。”)《四库全书提要》入之子杂家、杂纂杂编之属,盖本《隋志》之例。至刻本书之节钞者,宋坊行有《十七史详节》,托名于吕祖谦,然未有及于他书者。 魏了翁节录《五经正义》为《五经要义》,是为节钞义疏之始,正以义疏过繁,故摘其要以便省览,然未有及于经文者。乃周密《癸辛杂识》云:“廖群玉九经本最佳,凡以数十种比校,百余人校正而后成,然或者惜其删落诸经注,反不若《韩柳文》为精妙。又有《三礼节》《左传节》《诸史要略》,及建宁所开《文选》,其后又欲开手节《十三经注疏》、姚氏《战国策注》、《坡诗》,皆未及入梓,而国事异矣。” 窃谓吾人读书,正苦浩博,钩玄提要,如魏氏之节钞《五经正义》,亦未始不可为课程;若删节《三礼》《左传》,并及其他古书,此三家村学究之所为,而不谓南宋末已有此陋习。然则明人如胡文焕、陈继儒之流,又何责焉。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