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叶德辉 > 书林余话 | 上页 下页 |
六六 |
|
日本松崎鹤雄书来问版本之事,云书版有双线、单线、白口、黑口、鱼尾、耳子等名,往往见于藏书家书目及诸家题跋文中,不详其义,亦不知其在版中何处。乞余答复。 余向撰《书林清话》,以为此等处无关要义,故亦略之。今松崎鹤雄越国修问请益,不敢以其琐屑置而不言,因为书复之。 略云:书边四围之阑为线,版中上下处为口,版心有□形为鱼尾,边阑上有小匡附着两旁者为耳子。线有双,有单。黑口有大,有小。何谓双线?如四围边阑内重出一细线纹者,是谓双线。若仅有边阑而无内线者,是谓单线。黑口大小者,版心上下刻一直线,上在鱼尾上,下在鱼尾下。粗者填满版心,是谓大黑口;小者刻一微线,是谓小黑口。盖所以表识版之中心,以便折叠时有准绳也。无此线者,则为白口。鱼尾之黑口亦因之。亦偶有两歧者。大抵双线白口多宋版;单线黑口南宋末麻沙本多有之,至元相沿成例。明初承元之旧,故成、弘间刻书尚黑口。嘉靖间书多从宋本翻雕,故尚白口。今日嘉靖本珍贵不亚宋、元,盖以此也。 大抵此类版心,书名只摘一字,下刻数目。其白口、小黑口空处,上记本叶字数,下记匠人姓名,不全刻书名也。全刻书名在万历以后,至我国初犹然。鱼尾有双,有单,双者上下同;单者上刻一鱼尾,下则只刻一横线纹。亦有版心全系黑口者,则鱼尾以外皆粗黑线,如元张伯颜本《文选》及明刻宋章如愚《山堂考索》之类。此则匠人以意为之,不为定式也。耳子以识书之篇名,始宋岳珂之刻《九经三传》。 今武英殿之仿刻《五经》本,其式犹存,他书则罕见。若释藏之所刻支那本,则每半叶一方围,中无版心、直线、鱼口等。明时浙中径山寺、云栖寺所刻诸释经、释典为多,初不知其何所依仿。至乾、嘉时,金农刻己作《冬心先生集》,陈鸿寿刻己作《种榆仙馆集》,用竹简式作直线阑。此则不古不今,类于向壁虚造,镂刻虽精,然吾无取焉尔。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