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叶德辉 > 书林余话 | 上页 下页 |
七六 |
|
《初学记》以明安氏桂坡馆刻大字为最善。同时又以活字摆印,书之大小与刻本同,此本流传极罕。余前撰《清话》,考安国世家,据安绍杰辑《安我素希范年谱》云:“安国铸活字铜版,印《颜鲁公集》、徐坚《初学记》等书。” 余以为《初学记》无活字本,谓年谱所述不明晰。后从子启藩得一本,即安氏活字版印者。乃知书本未经目睹,不可臆断如此。 又《太平御览》有明人黄正色序者,序略云:“吾锡士大夫有好文者,因闽省梓人用活字校刊。始事于隆庆二年,至五年才印其十之一二,闽人散去。于是浙人倪炳伯文居业于锡,毅然谋于郡邑二三大夫士,协力鸠工,锓诸梨枣,三阅寒暑。先是孙国子虞允一元力任雠校,忽于隆庆六年捐馆,弗克终事,苦于舛讹。同年薛宪副应奎仲子庠生名逢者,出所藏本,俾倪氏缮写付刻。余既嘉仲子能成人之美,且喜是书得以版行,为天下公器。” 据此,则当时活字本未成,而得倪氏校刻行世。 余藏此本,前有万历黄正色此序,又有万历甲戌小春吉旦苏熟后学周堂谨识。甲戌,万历二年也。又藏一活字印本,周堂识后末有字二行。其一行云“闽中饶世仁、游廷桂整摆”,其二行云“锡山赵秉义、刘冠印行”。其周堂识云:“是集从闽贾饶世仁等购得其半,半在锡邑郡伯顾肖岩、太学秦虹川家。二公博雅君子也,请于先君,欲合而梓之。先君曰:‘余志也。’遂躬校阅。未几,而先君作古矣。不肖堂惧先志之未酬,丐诸名硕,考订厘缉,遂成完书。”又云:“今所得活版仅百余部,与顾、秦二氏分有之。倘好事者藉稿于兹,更加精校,锓为不刊之典,是所愿也。”此本目录卷一卷四一叶,版心有“宋版校正闽游氏仝〔铜省字〕板活字印一百余部”,凡十六小字。卷第一一叶,版心字同。第十一卷版心小字云“宋板校正饶氏仝板活字印行壹百余部”。 余在沪市,见一活字印残本。第一本目录后有长方牌记,云“太平兴国八年十二月刊”,凡十字,作两行。版心鱼尾下有小字,云“宋板校正闽游氏仝板活字印一百余部”。校余藏本,目录后无牌记。殆为一本,于摆印时牌记或印或不印,未注重也。明刻本即据活字印者为底本,故周堂识刻本、活字印本均载之。因此知活字印本为全书,黄云才印其十之二三,不确也。 近日沪市又出明活字印本《唐人小集》五十家。余见数家,字画缺蚀不齐整,与华氏会通馆活字印本《容斋随笔》、《锦绣万花谷》相似。藏者故昂其值,争为宋本。以余所知,将及百家,不止五十也。明时活字印书如此广远,而皆在无锡一邑。至今三百余年,无锡犹盛行活字印本。此如常熟数百年多藏书家,皆乡先达流风余泽,有以兴起之也。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