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张之洞 > 輶轩语 | 上页 下页
二四


  一、读古人文集

  ○读古集宜知体要。

  凡集中有奏议、考辩、记传文字中有实事者,须详览之。(往来书牍中有实事者、刻书序详载缘起者同。)其余凿空立论、流连风景之作,不必措意。

  ○词章家宜读专集。

  古人名别集俗称专集,须取全集观之,方能得其面目。一集数十百卷,不能一一精美,然必见其疵病处,方知其独到处也。中材下学,古集岂可胜读?止择最有名诸大家浏览之,取性所嗜者三两家,熟玩之可矣。(汉、魏人专集有数,明张溥汇集汉、魏百三名家,如力能购之,亦省寻求。)

  诗之名家最烜赫者,六朝之陆、陶、谢、鲍、庾,唐之李、杜、韩、白,宋之苏、黄、陆,金之元(好问),明之高(启)、李(梦阳),国初之吴(伟业)。又如唐之“四杰”、王、孟、韦、柳、高、岑、钱、刘、孟(郊)、张(籍)、李(商隐)、杜(牧),宋之欧、梅、王(安石)、范,元之虞、杨、吴,明之何(景明)、王(世贞)、李(攀龙)、徐(祯卿)、杨(慎),国初之施(闰章)、王(士祯)、朱(彝尊)、查(慎行),亦甚表表。(诗家太多,此约言之。)

  古文除世称八家外,唐之元(结)、陆(贽、虽多排偶,不得限以四六之名。)(禹锡)、孙(樵)、李(翱),宋之宋(祁)、张(耒)、叶(适),元之姚(燧),明之王(守仁)、归(有光),国朝之方(苞)、姚(鼐)、恽(敬)、魏(源)诸家,皆宜一览。

  诗文一道,各有面目,各有意境。大家者,气体较大,所造较深,所能较多耳。若谓大家兼有古今之长,此目未见众集之谬说也。虽杜与韩,岂能尽诗文之能事哉?

  ○文选宜看全本。

  烂熟固佳,即择优而读,案头亦宜常置一编。若坊刻《文选集腋》之属,讹脱璅碎,首尾不具,就之掇拾入文,无益有害。(胡刻精,叶刻亦精。)读文选宜看注。(李善注最精博,所引多古书,不独多记典故,于考订经、史、小学,皆可取资。五臣注不善。)

  学文选当学其体裁、笔调、句法,不可徒写难字。

  ○选本宜择善者。

  选本以御选唐宋《诗醇》、《文醇》为最精粹,且其书简约易购,能得殿本五色评点者尤豁目。此外,文以国朝姚鼐《古文辞类纂》最为善本,为其体例分明,评点精妙,校雠详审。(于此道求深者,《古文苑》、《唐文粹》宜读,宋、元、明至国朝,似此名目选本,各有一部,余力博涉可也。)诗选自唐及今,或各标一派,或各选一体,或求多取备,名目实繁,未为定衡通义。若郭茂倩《乐府诗集》,源流俱在。《全唐诗录》、《宋诗钞》,尚不繁重,亦无偏畸。再思其次,则《采菽堂古诗选》、沈选《五诗别裁》,虽有科臼,然平正不入恶道,且寒士易购,可为学诗津梁。若欲以诗文名家,总宜博览,徒恃选本无益也。

  姚选版本见存京师,(江南翻刻。)若外间不易得,亦宜就各选本中,视其篇幅稍多而又多有博大文字者读之。(如《古文雅正》、《续古文雅正》、《唐宋十大家》、《元明十大家》、《储选七种》、《古文眉诠》之类。林西仲选本不好。)若《观止》释义太陋,不足用。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