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远书城 > 张之洞 > 輶轩语 | 上页 下页 |
| 二三 |
|
|
|
一、读诸子 ○读子为通经。(以子证经,汉王仲任已发此义。) 子有益于经者三:一,证佐事实。一,证补诸经伪文、佚文。一,兼通古训、古音韵。然此为周、秦诸子言也,汉、魏亦颇有之。至其义理虽不免偏驳,亦多有合于经义可相发明者,宜辨其真伪,别其瑜瑕,斯可矣。唐以后子部书最杂,不可同年而语。 ○读子宜求训诂,看古注。 诸子道术不同,体制各别,然读之亦有法。首在先求训诂,务使确实可解,切不可空论其文,臆度其理。(如俗本《庄子因》、《楚辞灯》、《管子评注》之类,最害事。)即如《庄子》寓言,谓其事多乌有耳,至其文字、名物,仍是凿凿可解,文从字顺,岂有著书传后,故令其语在可晓不可晓之间者乎?以经学家实事求是之法读子,其益无限。大抵天地间人情物理,下至猥琐纤末之事,经、史所不能尽者,子部无不有之。其趣妙处,较之经、史,尤易引人入胜。故不读子,不知瓦砾糠秕无非至道;不读子,不知文章之面目变化百出,莫可端倪也。(今人学古文以为古文,唐、宋巨公学诸子以为古文,此古文家秘奥。)此其益人,又有在于表里经、史之外者矣。 ○读子宜买丛书。 诸子切要者,国朝人多有校刻善本。(多在丛书中。)其未及者,明人亦多有仿宋重刻单行本。但枝节求之,即五都之市,亦须积年累月始能完备,将何日读之耶?为学者计,只有多买丛书一法,购得一书即具数种或数十种,其单行精本徐图可也。明刻丛书极为荒率,脱误固然,其专辄删改最为大害。然不闻陶渊明语云“慰情聊胜无”耶? 明刻若《汉魏丛书》,(凡四刻,后出愈多,刻不精,然易得。)为子部大辏。(《津逮秘书》,古传记甚多,力能购者不可不蓄。)其余有《四子》、《六子》、《十一子》、《二十子》之属,皆坊间所有,此外甚繁杂,(《汇刻书目》备载之。)今皆微矣。(《品汇秘笈》,删本,不好。)近时刻本有《十子全书》,(此书名甚陋,而习见价廉,中有善本,且皆旧注,惟批语不雅。荀、谢校《淮南》、庄校《庄子》,附释文,皆好。)通行易得。至国朝人丛书,率皆精好,二孙(星衍、冯翼)、孔(继涵)、二卢(见曾、文弨)、毕(沅)、黄(丕烈)诸家尤胜。(聚珍版书亦丛书类,间有古子。)惟其书体例不一,不专子部,或止一两种。(《戴氏遗书》、《郝氏遗书》、《孔顨轩所著书》,竟是一人所著,而中有注解、古传记。)然其中有精校本、精注本、足本、孤本。学者过市,遇丛书可检其目,多古籍者万不可忽。(坊行《秘书廿八种》,粗恶误人,不可看。) |
| 梦远书城(my285.pro)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