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刑昺等疏。原为上中下三卷,后增释至十一卷,分19类,第一类又分上下篇,共20篇。尔雅是中国最早的词典,大约成书于先秦时期,后经不断增益,到郭璞作注,基本成型。最后7篇草、木、虫、鱼、鸟、兽、畜,保存了590多种动植物知识,是后人学习和研究动植物的重要著作。 “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后被儒家视为经典,为《十三经》之一。 (2025-8-13,独孤氏整理,初校,补缺字) |
![]() |
·叙 |
·尔雅序 |
·尔雅卷上 |
·释诂第一 |
·释诂下 |
·释言第二 |
·释训第三 |
·释亲第四 |
·释宫第五 |
·释器第六 |
·释乐第七 |
·释天第八 |
·释地第九 |
·释丘第十 |
·释山第十一 |
·释水第十二 |
·释草第十三 |
·释木第十四 |
·释虫第十五 |
·释鱼第十六 |
·释鸟第十七 |
·释兽第十八 |
·释畜第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