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纪昀 > 庚辰集 | 上页 下页
诗书至道该


  ※余栋

  程行谌《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

  盛代崇文治,彤庭辟石渠。
  将求裨道德,永念属诗书。
  雅颂中声在,典谟心学摅。
  微言根性命,余绪识虫鱼。
  载笔从稽古,谈经足起予。
  专门推伏郑,待诏引严徐。
  逸作还搜讨,遗编更补苴。
  雅言夫子教,载道复谁如?

  起四句总括,中八句分贴,末四句总收,极为工整。佳在隐含得“道”字,不泛咏诗书。

  或疑“严、徐”与“诗书”无涉,不知题本《集贤院》诗。“专门”句收足题面,“待诏”句转合题意;“搜讨”“补苴”,皆稽古论思中事也。

  彤庭〓见前《更达四门聪》诗。

  石渠〓《汉书·刘向传》:“会初立《穀梁春秋》,征更生受《穀梁》,讲论五经于石渠。”注,师古曰:“《三辅旧事》云:‘石渠阁,在未央大殿北,以藏秘书。’”

  中声〓《国语·周语下》:“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韦昭注:“考,合也。谓合中和之声,而量度以制乐者也。”《荀子·劝学》篇:“诗者,中声之所止也。”杨倞注:“诗谓乐章,所以节声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春秋传》曰:“中声已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

  心学〓《朱子语类·尚书一》:“舜禹相传,只是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就这心上理会也。”

  微言〓《前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

  性命〓王应麟《困学纪闻》:“《仲虺之诰》,言仁之始也;《汤诰》,言性之始也;《说命》,言学之始也。”

  余绪〓《吕氏春秋·贵生》篇:“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绪余以为国家。”

  虫鱼〓《旧唐书·经籍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陆玑撰。”《新唐书·艺文志》:“《毛诗草木虫鱼图》二十卷。开成中,文宗命集贤院修撰,并绘图象。”

  载笔〓见前《禁林闻晓莺》诗。

  稽古〓《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孔安国《传》:“若,顺;稽,考也。能顺考古道而行之者,帝尧。”

  谈经〓文中子《中说·周公》篇:“刘炫见子谈六经。”

  专门〓《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胜从父子建,字长卿。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又从五经诸儒问与《尚书》相出入者,牵引以次章句,具文饰说。胜非之曰:‘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建亦非胜为学疏略,难以应敌。建卒自颛门名家。”注:“师古曰:‘颛,与专同。’”

  伏郑〓《汉书·艺文志》:“《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迄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秦燔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兴,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隋书·经籍志》:“汉初,又有赵人毛苌善《诗》,自云子夏所传《诂训传》,是为《毛诗》古学,而未得立。后汉有九江谢曼卿,善《毛诗》,又为之训;东海卫敬仲,受学于曼卿,先儒相承,谓之《毛诗》。序,子夏所创,毛公及敬仲又加润益。郑众、贾逵、马融并作《毛诗传》,郑玄作《毛诗笺》。”

  待诏〓扬雄《甘泉赋序》:“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李善注:“诸以材术见知,直于承明,待诏即见,故曰‘待诏’焉。”

  严徐〓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晚属天飞,比严徐而待诏。”李善注:“《汉书》曰:‘严安、徐乐上疏言世务。上召见,乃拜乐、安偕为郎中。’”

  逸作〓《史记·伯夷列传》:“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司马贞《索隐》:“轶,音逸,谓见逸诗之文,即下《采薇》之诗是也。不编入《三百篇》,故云逸诗也。”

  搜讨〓韩琦《答陈舜俞推官惠诗求全瓦古砚》诗:“宜乎今日难搜讨。”

  遗编〓孔安国《尚书·序》:“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载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篇之义,世莫得闻。至鲁恭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声,乃不坏宅,悉以书还孔氏。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隶古,更以竹简写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伏生又以《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于《顾命》,复出此篇并序,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其余错乱磨灭,不可复知,悉上送官藏之书府,以待能者。”

  补苴〓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

  载道〓《周子通书·文辞第二十八》:“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