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纪昀 > 纪晓岚文集 | 上页 下页
《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诗钞》序


  诗日变而日新。余校定《四库》,所见不下数千家,其体已无所不备。故至“嘉隆七子”变无可变,于是转而言复古。古体必汉、魏,近体必盛唐,非如是,不得入宗派。然摹拟形似可以骇俗目,而不可以炫真识。于是公安、竟陵乘机别出,么弦侧调,纤诡相矜;风雅遗音,迨明季而扫地焉。论者谓:王、李之派,有拟议而无变化,故尘饭土羹;三袁、钟、谭之派,有变化而无拟议,故偭规破矩。盖必心灵自运,而后能不立一法、不离一法,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

  门人蒋子士镕,尝以赵君渭川《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诗钞》求余序。年来笔墨委积,日不暇给,恒择其督之急者而先,应余诺而未作也。癸亥二月,蒋子遣专使来索,遂拨冗开读,三夕乃竟。见其诗根柢眉山,而精思陶冶,如花酿蜜,如黍作酒,得其神不袭其貌,卓然自为一家,天下之善学苏者,盖莫君若。长吟短咏,自憾其相见之晚也。

  惟是东坡才笔横据一代,未有异词。而元遗山《论诗绝句》乃曰:“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又曰:“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言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二公均属词宗,而元之持论,若不欲人钻仰于苏者,其故殆不可晓。余嘉庆壬戌典会试,三场,以此条发策,四千人莫余答也。惟揭晓前一夕,得朱子士彦卷,对曰:“南宋末年,江湖一派万口同音,故元好问追寻源本,作是惩羹吹齑之论。又,南北分疆,未免心存畛域,其《中州集》末题诗,一则曰:‘若从华实评诗品,未便吴侬得锦袍。’一则曰:‘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齿牙。’词意晓然,未可执为定论也。”喜其洞见症结,急为补入榜中。然则赵君诗之胎息于苏,其亦深知此意欤?

  赵君所与倡和者,余多未识。所识者,如李南磵,为余庚辰所取士;周书昌、戴东原、余秋室,皆以余荐修《四库全书》,入翰林;孙渊如为余读卷所取士,其人并学问、文章具有端绪。知赵君之友,益知赵君之诗矣。因拨落酬应,为书数行于简端。若夫词句之弇陋,则本非善步,加以急行,赵君谅之可矣。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