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纪昀 > 纪晓岚文集 | 上页 下页 |
嘉庆壬戌会试策问五道 |
|
问:王弼注《易》,称即郑氏之本,然《文言》附乾、坤二卦末。《中兴书目》载郑氏《易》,惟存《文言》一卷,是《文言》自为卷矣。其故何欤?吴澄摘《系辞传》中有《文言》错简,然欤?否欤? 《尚书》脱简,刘向本有明文,后倡为《武成》《洪范》错简者,谁欤?今本《尚书》乃卫包改隶,薛季宣之古文《尚书》何自来欤? 郑樵、王质、朱子同一不信《诗序》,然说各不同。能分别之欤?《吕氏读诗记》所引朱氏之说,即是朱子,乃与集传不合。且集传序无一字,攻序是又何欤? 《左传》有后儒窜入者二处:其一为牵就汉姓,其一究何取欤?《春秋》析传附经,《左氏》为杜预,《穀梁》为范宁,《公羊》又谁所析欤? 《隋志》称《礼记》四十六篇,《月令》《明堂位》《乐记》乃马融增入,然《后汉书》载戴圣弟子桥仁作《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实在融前。《隋志》何所据欤? 元延祐中复科举,《易》《诗》《书》,皆参用宋儒,惟《礼记》专用古注疏,是何意欤? 圣代经学昌明,其各抒所见以对。 * 问:史家褒贬宜祖《春秋》,欧阳修《新五代史》书法谨严,而后人病其漏略,卒不废薛居正书。繁与简宜何从欤? 宋濂《元史》多沿案牍之文,世以为讥;宋祁《新唐书》多用雕琢之词,世又以为讥。其得失究安在欤? 《史记》《汉书》,《列传》多载词赋,后人以为近于总集;《新唐书》凡诏令皆不录,后人又以为失载王言。当以何为准欤? 刘知幾欲废表、志,是诚偏见,然如《宋书》之志《符瑞》,《魏书》之志释、老,《汉书》之表古今人,《唐书》之表宰相世系,亦未免徒酿繁文。如斯之类,能详数诸史之表、志,指其某例当删欤? 《明史·天文志》有图,盖测量非图则不解,故创是例也。亦有似此当增者欤?《后汉书》论后有赞,《元史》则论赞俱无,以谁为是欤? 诸生即翔步玉堂,备著作之选,其详悉以对。 * 问:《大戴礼》称孔子教哀公学《尔雅》,则其书古矣。乃多引周末诸子之文,何欤?邢昺之《疏》,以发明郭璞注也,乃往往注疏雷同,又何欤? 李焘以五音编《说文》,徐锴已先有是作,二书之异同优劣安在欤?皇侃《论语义疏》,所引《说文》多与今本不同,其故又安在欤? 《广韵》踵《唐韵》而作,颜元孙《干禄字书》,所列《唐韵》部分次序与《广韵》颇异,何欤? 陆法言《切韵》部分极严,唐代官韵定其某部通某部,宋代官韵又改定某部通某部,各有其人,能举其姓名欤? 言古韵者,一为吴棫,一为陈第,孰为是欤?言等韵者,一云始唐释神珙,一云始汉明帝时,孰为确欤? 小学之书,用以厘正训诂,考订音义,实穷经学古之关键。多士久沐圣化,必有悉其源流者,其详著于篇。 * 问:《周礼》一书尊为经矣,实则当日之政典也。沿而作者,史志谓之故事,今百不存一。其仅存者,《唐六典》《开元礼》,杜佑《通典》《政和五礼新仪》《大金集礼》《元典章》《明集礼》《明会典》而已。能举其梗概欤? 后人所补撰者,有《汉制考》《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能举其为何代何人欤? 《中兴礼书》《经世大典》《至正条格》,书虽尚存,世不多见,有博涉此僻本者欤? 我圣朝醲化懿纲,超轶三代,一切典制,因时损益,皆足为万世典型。以旧修《会典》一百卷,《事例》一百八十卷,止于乾隆二十三年,特命廷臣开馆纂修。多士鹊起登科,木天珥笔,即有天禄编摩之责,其准古酌今,约举前代之体例,备采择焉。 * 问:屈宋以前,无以文章名世者。枚、马以后,词赋始多;《典论》以后,论文始盛;至唐、宋而门户分,异同竞矣。齐、梁、陈、隋,韩愈以为众作等蝉噪;杜甫则云“颇学阴何苦用心”。李白触忤权倖,杜甫忧国忠君,而朱子谓李、杜只是酒人。韩愈《平淮西碑》,李商隐推之甚力,而姚铉撰《唐文粹》,乃黜韩而仍录段文昌作。元稹多绮罗脂粉之词,固矣;白居易诗如十首《秦吟》,近正声者原自不乏,杜牧乃一例诋之。苏、黄为宋代巨擘,而魏泰《东轩笔录》,诋黄为“当其拾玑羽,往往失鹏鲸”。元好问《论诗绝句》亦曰:“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凡此作者、论者皆非浅学,其抵牾必有故焉。多士潜心文艺久矣,其持平以对。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