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萧衍 > 梁武帝集 | 上页 下页
驳慈母服议制


  《礼》言慈母,凡有三条:一则妾子之无母,使妾之无子者养之,命为母子,服以三年,《丧服·齐衰章》所言慈母是也。二则嫡妻之子无母,使妾养之,慈抚隆至,虽均乎慈爱,但嫡妻之子,妾无为母之义,而恩深事重,故服以小功,《丧服·小功章》所以不直言慈母,而云“庶母慈已”者,明异于三年之慈母也。其三则子非无母,正是择贱者视之,义同师保,而不无慈爱,故亦有慈母之名。师保既无其服,则此慈亦无服矣。《内则》云:“择于诸母与可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此其明文。此言择诸母,是择人而为此三母,非谓择取兄弟之母也。何以知之?若是兄弟之母,其先有子者,则是长妾。长妾之礼,寔有殊加,何容次妾生子,乃退成保母?斯不可也。又有多兄弟之人,于义或可,若始生之子,便应三母俱阙邪?

  由是推之,内则所言诸母,是谓三母,非兄弟之母明矣。子游所问,自是师保之慈母,非三年小功之慈母也。故夫子得有此对,岂非师保之慈母无服之证乎?郑玄不辨三慈,混为训释,引彼无服,以注慈己。后人致谬,实此之由。经言“君子子”者,此虽起于大夫,明大夫犹尔。自斯以上,弥应不异。故《传》云:“君子子者,贵人之子也。”总言曰贵,则无所不包。经传互文,交相显发,则知慈加之义,通乎大夫以上矣。宋代此科,不乖礼意,便加除削,良是所疑。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