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萧绎 > 金楼子 | 上页 下页 |
志怪篇第十二 |
|
夫耳目之外,无有怪者,余以为不然也。水至寒而有温泉之热,火至热,而有萧邱之寒。重者应沉,而有浮石之山,轻者当浮,而有沉羽之水。淳于能剖胪以理脑,元化能刳腹以浣胃,养由拂蜻蛉之左翅,燕丹使众鸡之夜鸣,皆其例矣。谓夏必长,而蒜麦枯焉;谓冬必死,而竹栢茂焉;谓始必终,而天地无穷焉;谓生必死,而龟蛇长存焉。若谓受气者皆有一定,则雉有化蜄,雀之为蛤,蠰虫仮翼,川蛙奋蜚,鼠化为鴽,草死为萤,人化为虎,蛇化为龙,其不然乎?及其乾鹊知来,猩猩识往,太皥师蜘蛛而结罟,金天据九扈以为政,轩辕候凤鸣而调律,唐尧观蓂荚以候时,此又未必劣于人也。逍遥国葱变而为韮,壮武县桑化而为栢,汝南之竹,变而为蛇,茵郁之藤,化而为鳝;卢躭为治中,化为双白鹄;王乔为邺令,变作两蜚凫。谅以多矣。故作《志怪篇》。 秦青谓友人曰:“韩娥东之齐,至雍门鬻歌,既而余响绕梁,三日不绝。遇逆旅人辱之,娥因举声哀哭,一哭老少悲愁,三日不食。娥复举声长歌,一里抃舞,不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之。雍门人至今善歌。” 〔案:别卷载《金楼子》一条,其事同,其文互异,又不著篇名,附录于此以备考。薛谭学讴于秦□,未穷青之旨,于一日遂辞归。秦青乃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秦青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响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之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涕泣相对,三日不食。遽追而谢之,娥复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欢抃舞,弗能自禁,乃厚赂而遣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善哭,效娥之遗声。”〕 有人以优师献周穆王,甚巧,能作木人,趋走俯仰如人,顉其颐则可语,捧其手则可舞。王与盛姬共观,木人瞚其目,招王左右侍者。王大怒,欲诛优师。优师大怖,乃剖木以示王,皆附会革木所为,五脏完具。王大悦,乃废其肝,则目不能瞚;废其心,则口不能语;废其脾,则手不能运。王厚赐之。 穆王为起中天之台,郑卫奏《承云》之乐,月月献玉衣,日日荐玉食。幻人犹不肯舍,乃携王至幻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鼻口所纳,皆非人间物也。由是王心厌宫室,幻人易之耳。王大悦,肆志远游。 短人,在康居国北,男女皆长三尺。 夫余国有美珠,大如酸枣。 海中得一布褐,长三丈。 天下之大物,有北海之蟹,举其螯能加山焉。有东海之鱼焉,有海燕焉,一日逢鱼头,七日遇鱼尾。鱼产三百里,海水如血。 大月支及西胡有牛,名曰日及,今日割取其肉,明日疮即愈。故汉人有至其国者,西胡以此牛示之。汉人对曰:“吾国有虫,名为蚕,如人食桑叶而吐丝。”外国人莫不信有蚕。 东南有桃都〔案:《别卷》引此作“郁”〕山,山有大桃树,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桃,天鸡即鸣,天下之鸡感之而鸣。树下有两鬼,对树持苇索,取不祥之鬼食之。今人正旦作两桃人,以索中置雄鸡,法乎此也。 玉之精为白虎,金之精为车渠,枫脂千岁为琥珀,铜之精为奴,锡之精为婢,松脂千岁为茯苓。 大秦国人长十丈,小秦国人长八尺,一足国人长九寸。 女国有横〔案:《别卷》作“潢”〕池水,妇人入浴,出则孕,若生男子,三年即死。 神洲之上有不死草,似菰苖。人已死,此草覆之即活。秦始皇时,大苑中多枉死者,有鸟如乌状,衘此草坠地,以之覆死人,即起坐。始皇遣问北郭鬼谷先生,云:“东海亶州上不死之草,生琼田中。” 秦始皇闻鬼谷先生言,因遣徐福入海,求金菜玉蔬,并一寸葚。〔原注:“金菜玉蔬”四字,诸本同,然莫晓何义。案此条又见《箴戒篇》,原本多脱误,谨据《太平御览》校补。〕 秦王遣徐福求桑椹于碧海之中,海中止有扶桑树,长数千丈,树两根同生,更相依倚,是名“扶桑。”仙人食其椹,而体作金光,飞腾元宫也。〔案:原本云:“求一寸葚,尚云难得,岂知碧海中有扶桑树”云云。谨据《太平御览》校改。〕 豫章有石,以水灌之便热,以鼎置其上,灼食则熟。张茂先博物君子也,雷孔章亦一时之学士也,入洛赍此石以示张。张曰:所谓燃石也。余从兄劢为广州,尝致数片,煮食犹须烧之。 余丙申岁婚。初婚之日,风景韶和,末乃觉异。妻至门,而疾风大起,折木发屋。无何而飞雪乱下,帷幔皆白,翻洒屋内,莫不缟素。乃至垂覆阑瓦,有时飞堕。此亦怪事也。至七日之时,天景恬和,无何云翳,俄而洪涛波流,井溷俱溢,昏晓不分。从叔广州昌,住在西州南门。新妇将还西州,车至广州门,而广州殒逝。又怪事也。丧还之日,复大雨霔,车轴折坏,不复得前。尔日天雷震西州听事两柱,俱时粉碎。于时莫不战栗。此又尤为怪也。 荆州高斋,盛夏之月无白鸟,余亟寝处于其中。及移余斋,则聚蚊之声如雷。数丈之间,如此之异。 或世见,或世不见者,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徙,水之不绝者,生庆忌。庆忌状如人,其长四寸,衣黄冠,乘小马,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 北泽之精,生于虫者,一头两身,状若蛇。以其名呼之,可以取鱼鳖。此并涸水之精也。 齐桓公北征孤竹,未至卑耳之溪,见人长一尺,形具焉〔案:管子作“人物具焉”〕,右袪衣而走马前,左右皆不见。桓公曰:“吾事之不济也,岂有人若此乎?”管仲曰:“臣闻山神有俞如小儿〔案:管子作‘登山之神有俞儿者’〕,状长一尺而人形见此霸王之君兴,则山神见也。走马前,导之也。袪衣,前有水也。右袪衣,从右方可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公乃从右方而涉。既济水,公拜管仲于马前曰:“仲父圣人也。”管仲曰:“圣人先知无形,今已有形,臣非圣人也,善承教耳。” 桓公与管仲阖门而谋伐莒,未发而已闻于国。桓公怒,管仲曰:“国必有圣人。”桓公曰:“然,有艺席〔案吕氏春秋作‘有执跖耜而上视者’〕必是人也。”少顷,东郭郢〔案:吕氏春秋作“牙”〕至,桓公问曰:“子言伐莒也?”曰:“然。”公曰:“何以知之?”曰:“臣视二君之在台上也,口开而阖,是言莒也;举手而指,又当莒也。君有甲兵之色,臣是以知之也。” 山中有寅日称虞吏者,虎也。称当路〔案:抱朴子有“君”字〕者,狼也。辰日称雨师者,龙也。知其物〔案:抱朴子有“名”字〕则不能为害矣。山精如小儿而独足,足〔案:抱朴子作“走”〕向后,喜犯人名蚑,呼之即止。一名热〔案:抱朴子有“内”字〕六〔案:《抱朴子》作“亦”〕。可兼呼之。夜在山中见胡人者,铜铁精也。见秦人者,百岁木也。中夜见火光者,亦久枯木也。 外国方士能咒,能临渊禹步。龙浮出,有物长数十丈,方士咒之,即缩长数寸,掇取著壶中,辄有四五,以水养之。余国少雨,患者辄赍此龙往卖之,一龙直金十斤,取一头置水中,即兴云雨。 巨龟在沙屿间,背上生树木如渊岛。尝有商人依其采薪及作食,龟被灼热便还海,于是死者数十人。 海鸭大如鹅〔案:太平御览作“如常鸭”〕,班白文,亦名文〔案:太平御览作“交”〕鸟也。 水鹄:大而无尾,和鸣如鹄,声在水底。 鲸鲵一名海鳅,穴居海底。鲸入穴则水溢为潮来,鲸出穴则水入为潮退。鲸鲵既出入有节,故潮水有期。 用紫芝煮石,石美如芋,食之可更调和五味,下橘皮葱豉。名山之下生葱韮者,是古人食石种也。故语曰:“宁得一把五茄,不用金玉一车;宁得一片地榆,不用明月宝珠。”五茄一名金盐,地榆一名玉豉,唯二物可以煮石。 有树名独根,分为二枝,其东向一枝,是木威树;南向一枝,是橄榄树。扶南国今众香皆共一木,根是旃檀,节是沉香,花是鸡舌,叶是藿香,胶是熏陆。 地肺,荆州济江西岸安船处也。洪潦常浮不没,故云“地肺”也。其中有人焉,居南定县,足骨无节,觧,身有毛,卧时更相扶,然后能起。 晋宁县境内出大鼠,状如牛,土人谓之“鼹鼠”。天时将灾,则从山出游畎亩,散落其毛,悉成小鼠,尽耗五稼。 利水内有木材。元嘉中大水,有千余段木流出,斧迹未灭。俗曰:“汉将攻越,筑城伐木于利水。未运之前,一夜忽失数千段,咸为鬼所匿。今所流木,昔鬼匿之者。” 荥阳郡山中有巨龟,长八九尺,下有文字,前后足下各蹑一龟。有时踰山越水,咸观异之。 晋时营道令何潜之,于县界得一鸟犬,如白鹭,膝上自然有铜环贯之。 有清盐池,盐正四方,广半寸,其形扶踈似石。人耕池旁地,取池水沃种之,去勿回视,即生此盐。 太极山有采华之草,服之乃通万里之言。 孔子冢在鲁城北,茔中树以百数,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名者。传言孔子弟子既皆异国之人,各持其国树来种之。孔子茔中,至今不生荆棘草木。 东平思王冢在东平。民相传言,思王归国后,思归京师。后葬,其冢上松栢皆西靡。是时思王皆生埋所宠幸者,其号呼之声,后数十年犹有闻者。 修羊公止于华阴山,以道干汉景帝,〔案:《别卷》作武帝〕帝礼遇之,数岁,道不可得,有诏问修羊公何能,发语未讫,于床上化为白羊,题其胁曰“修羊公谢天子。”后置石羊于通灵台上。 合浦有康头山,山上有一头鹿,额上戴科藤一枝,四条直上,各长丈许。 地镜经凡出三家,有师旷地镜,有白泽地镜,有六甲地镜。三家之经,但说珍宝光气。前金楼先生是嵩高道士,多游名山,寻丹砂,于石壁上见有古文,见照宝物之秘方,用以照宝,遂获金玉。 凡有树木之变枝柯,南枝枯折者,宝在树南;西枝枯折者,宝在树西也。 凡藏诸宝,忘不知处者,以铜盘盛井花水,赴所拟地照之,见人影者,物在下也。 入名山,牵白犬,抱白鸡,山神大喜,芝草及宝玉等自出。〔案太平御览引地镜图曰:“夫宝物在城郭邱墙之中,树木为之变,视柯偏有折枯,是其候也。视折枯所向,宝有其方。凡有金宝,常变作积虵,见此辈便脱只履若衣以掷之,溺之即得。凡藏宝忘不知处,以大铜盘盛水,着所疑地行照之,见人影者,物在下也。”据此,则“凡有树木之变”以下三段,皆地镜经之文,因其文互异,谨录以备考。〕 有石连理生树,高一尺五寸,枝头叶皆紫,吴时人献以为瑞。 青龙元年五月庚辰,芝产于长平之习阳。六月甲子,许昌典农中郎将充奉以其事闻。色丹紫,质光耀,高尺八寸,散为三十六茎,枝干似珊瑚之形。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 魏明帝时,京兆人食噉兼十许人,遂大肥,不能揺动。其父曾作方长史,官徙送彼县,令共食之。一二年中,一乡为之敛。 东海有牛鱼,形如牛,剥其皮贯之,潮水至则毛起,潮水去则毛弭。 奇肱国民能为飞车,从风远行,至于亶州,伤破其车,不以示民。十年,西风至,复使给车遣归。 无腹国人,长而无腹。 甘水之间,有羲和国,有女子方浴于甘渊。 白盐山,山峰洞澈,有如水精,及其映月,光似琥珀。胡人和之以供国厨,名为君王盐,亦名玉华盐。大月氐国善为蒲萄花叶酒,或以根及汁酝之。其花似杏而緑蘂碧须。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鸾凤翼。八月中风至,吹叶上伤裂有似绫纨,故风为蒲萄风,亦名裂叶风也。 巴陵僧房中木愈翦疾,生终南山,有子伐之,疮随合。 *** 浣纱女死,三蛟至葬所。窦武母窆,蛇击柩前。罗含之鸡能言,西周之犬解语。合浦桐叶,飞至洛阳。始兴鼓木,奔至临武。乐安胡氏〔案:别卷引作“市”〕,枯骨吟啸,辽水浮棺。有人言语,鬼来求助。张林使鬼而致富,神女为董永织缣而免灾。怀德郡石解语,临川间山能啸。泗水却流,盖泉赴节。虫食叶成字,鹄口画作书。狐屈指而作簿书,狸群呌而讲经传。鼋头戴银钗,猪脾带金铃。成皋之鱼号慨,华阴之狗涕零。武昌郡阁杖有莲华。长安城阁斧柯生叶。黄巾将走,草作鸟兽之形;董卓欲诛,叶为人马之状。 有莘氏女,采儿于空桑之中。水滨浣妪,得子于流竹之里。陆机引军而牙折,桓元出游而盖飘。陨石于宋都,雨玉于薄邑。取董奉之杏,去即值虎。持归姜之橘,还辄遇蛇。益阳金人,以杖筑地而成井;遁水竹王,以剑击石而出水。夫差之女死,以玉壶送葬;韩重之女亡,以金罂赠别。石言于晋国,石立于泰山。神降于莘,蛇斗于郑。子文受於菟之乳,魏颗获结草之功。龙战于夏庭,树生于殷庙。会稽城门之鼓,击之声闻洛阳,遂得号为雷门。是何怪于妖祥之事,可殚言乎?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