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徐陵 > 徐孝穆集笺注 | 上页 下页
齐国宋司徒寺碑


  无色之外,方为化城;非想之中,犹称火宅。〔《楞严经》:“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详《与李那书》。〕

  若夫众生无尽,世界无穷。〔《华严经》:“一切法界、虚空界等世界。”〕

  芬若披莲,〔《关令尹喜传》:“真人游时,各各坐莲华之上,一花辄径十丈。”〕

  远如散墨,〔《法华经》:“假使有一磨以为墨,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是诸佛土。若算师,知其数否?”〕

  善财童子,南行未窥;〔《华严经》:“善财童子问法于五十三,参善知识,而德云比邱乃第一也。”又:“善财童子欢喜顶礼,绕无数匝,殷勤瞻仰,辞退南行。”〕

  目莲沙门,北游不见。〔《盂兰盆经》:“目莲见其亡母在饿鬼中,即钵盛饭,往饷其母。”〕

  一一刹土,皆由业缘;〔《观佛三昧经》:“六日出时,此地皆悉烟出,从须弥山乃至三千大千刹土及八大地狱,靡不烧灭。”《未曾有经》:“罪业因缘相续不绝。”《百缘经》:“以是业缘,五百世中受毒龙身。”〕

  万万僧祇,终非常乐。〔《药王药上经》:“众僧得闻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不堕恶道。”《大集经》:“佛言:休息绮语,获十种功德。三常乐实事。”《隋书·经籍志》:“……入般涅盘,译言灭度,亦曰常乐。”〕

  天宫蹇产,〔《起世经》:“其天宫城内,雕饰受欲,其欢乐不可具说。”楚辞:“思蹇产而不释。”注:“蹇产,诘曲貌。”〕

  犹倾四大之风;〔树本曰:《圆觉经》:“此身四大和合,毛发爪齿,皮肉筋骨,脑髓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涎沫津液,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日妄身常在何处。”〕

  魔殿崔嵬,〔《楼炭经》:“在欲色二界中间,别有魔宫。”《华严经》:“如来即于口中放大光明,名无碍无畏,映蔽一切诸魔宫殿。”〕

  终惧三灾之火。〔《长阿含经》:“三灾上际云何?若火灾起时至光音天为际,若水灾起时至遍净天为际,若风灾起时至果实天为际。”〕

  朱楼宝塔,辉焕争华。〔《宣律师住持感应传》:“树神即将七宝来至尊所,以神力故,于一念顷即成四塔,高五十由句。又造真珠楼观及白银台,于此四塔内各造楼观,具八万四千。”炯曰:《西域志》:波斯匿王都城东百里大海边有大塔,塔中有小塔,高一丈二尺,装众宝饰之,夜中每有光耀,如大火聚。云佛涅槃百五岁后,龙树菩萨入大海化龙王,龙王以此宝塔奉献龙树,龙树受已,将施此国地造,庄饰严好,过佛在时,经百五十年,魔天烧灭,则当此土。〕

  既义畅中土,道流遐域,显默同归,华夷俱慕。自枕石漱流,〔见《谏罢道书》〕

  始终一概。悟智交养三十余年,春秋八十三。古人云“道存人亡”,法师之谓。凡我门徒,感风徽之缅邈,伤咨悟之永灭,敢以残见,扬德金石。铭曰:

  九流依真,〔《后汉书》:班固九流百家之言,靡不穷究。〕

  三乘归佛。〔见《与李那书》。〕

  道住绝迹,慈还接物。〔《白帖》:如来慈心,如彼大云荫注世界。〕

  孰是发蒙,〔《易》:初六发蒙。〕

  昭我慧日。〔齐王屮《头陀寺碑》注:慧日,喻明也。〕

  摄乱以定,〔《本相经》:年十九,逾城出家,学道勤行,精进禅定。〕

  辟邪以律。〔《齐尚统师传》:魏皇初三年,昙摩迦罗译出戒律。〕

  秦皇雄感,蔽理通情。王孙偏解,远死滞生。〔《太平御览》:《蜀本纪》曰:始皇陵有银蚕、金雀,以多奇物,故俗云“秦皇地市。”《汉书》:扬王孙学黄老之术,厚自奉养生无所不致。及终,令其子曰:“吾学臝葬,以反吾真,必无易吾意。”班固赞曰:“观扬王孙之志,贤于秦始皇远矣。”〕

  夫子之悟,万劫独明。寒暑递易,悲欣皋壤。〔《家语》:孔子出,闻哭声,至皋鱼也,曰:“吾有三哭:少而游学,以后吾亲,一;高尚吾志,间吾事君,二;与友厚而小绝之,三立槁而死。”《檀弓》: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炯曰:《庄子》:“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

  秋蓬四转,春鸿五响。孤松独秀,德音长往。节有推迁,情无遗想。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