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叶德辉 > 书林余话 | 上页 下页
六四


  ◎卷下

  石经为经本之祖。自汉熹平刻石立于太学鸿都,当时如汉末人注经,罕见征引。惟《公羊·昭二十五年》传,“既哭以人为菑”。何休《解诂》云:“菑,周埒垣也,所以分别内外卫威仪。今太学辟雍作侧字。”唐徐彦疏云:“今太学辟雍作侧字者,谓何氏所注者是菑字,今汉时太学辟雍所读者作侧字,云既哭以人为侧。”阮元校勘记云:“此即东汉熹平立石之公羊传也。”按汉末人经注惟此引一条。何劭公与郑康成、蔡伯喈为同时人,不知郑注《礼》时何以不及。据《后汉书·蔡邕传》,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据此,知当时太学石经,已为人所重视,劭公偶一引用之耳。自后魏正始立三体石经,唐开成立十二经石经,孟蜀广政立十三经石经,宋至和立二体石经,高宗南渡立御书石经于杭州学宫。此皆元明以前旧本,今惟开成石经独存。次则高宗御书各经,十存六七。然开成石经一误于乾符之修改,再误于后梁之补刊,三误于北宋之添注,四误于明人之磨勘。及至版本代兴,各相沿误。去古日远,伪体难裁。

  余尝欲据唐石经刊定四误,别为善本,以复古而信今。岁月蹉跎,有志未逮。偶从莫楚生观察处获见缩刻唐石经木本,止《易》、《书》、《诗》三经,似是未刻完之本。审其避讳缺笔,当刻于嘉、道间。是固先得我心,惜乎未见全经,即此三经亦流传极鲜也。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